9月17日晚,四代演员同台献艺的豫剧《朝阳沟》在郑州上演,一票难求。
自1958年公演至今,《朝阳沟》从中原大地传唱大江南北,总计演出近5000场。每当“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知心话”“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等唱段响起,观众都会轻打拍子、跟着哼唱。
与其说《朝阳沟》是一部豫剧,不如说它是河南的一个文化符号和时代印记。作为新中国的“青春之歌”,尽管剧中时代背景已经远去,但其中闪耀的现实主义光辉,仍为今天文艺创作带来诸多启示。
生活有多深,水平有多高
“纪念杨兰春诞辰100周年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葵回忆了一段往事:
当年,《朝阳沟》直到演出前,还没有全部完成。现场工作人员跑上舞台,冲着满场观众说:“同志们,稍等一会儿,还有四句唱词没编呢!”
台下哄堂大笑。笑声中,杨兰春编好了唱词,也在情急之中想出了《朝阳沟》的剧名。
任何艺术形式都来自生活。看似用7天时间写成的经典《朝阳沟》,背后何尝不是深厚的生活积淀。
登封大冶朝阳沟村原名曹村,是杨兰春的创作基地。在这里,他白天与群众一起担水上山、下地劳动,晚上串门拉家常,村里人的身世、脾气、语言,甚至走路姿态全部收纳心中。
《朝阳沟》里都是生活的影子:“拴保”就是当地一个年轻人的名字;“前腿弓,后腿蹬”的锄地动作源自村里知青卢忠阳;老支书、拴保娘、二大娘都有人物原型……《朝阳沟》今天看来依然生动鲜活,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它能够传唱半个多世纪的关键所在。
如今,朝阳沟村仍是河南豫剧院三团的生活体验基地,三团也保留着每年3个月时间深入生活,至少1个月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传统。“骑马观察不如下马看花,下马看花不如亲自种花,一切都是为了离生活再近些。”三团团长贾文龙说。
奖不奖的,观众能记住比啥都强
评判一部作品是否经典,获奖与否并不是唯一标准。《朝阳沟》没拿过什么大奖,却活在老百姓口碑里。
高洁、杨华瑞、柳兰芳等耄耋之年的演员在演出前接受采访时说:“奖不奖的,观众能记住比啥都强。”
从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文艺是为什么人服务的”答案一直清晰明确,那就是为了人民。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朝阳沟》从流行到经典,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实践。剧中拴保、银环、老支书、巧真等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有着与观众共通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每位观众都能在剧中人物身上找到身边人甚至自己的影子。正是对人民生活的细微体察、对社会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这部作品才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集体记忆,直抵人心。
“有生活、有真情、有真爱、在人间,正是老百姓百看不厌的原因。”已故河南豫剧院三团老团长、《朝阳沟》导演之一许欣一语中的。
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关在象牙塔里,“把手指甲都绞出水来”,也创作不出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小二黑结婚》《香魂女》《焦裕禄》《村官李天成》等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现代戏经典剧目,正是河南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赞歌。
创作在于艰苦磨炼,艺术生命在于革新
《朝阳沟》能够超越时代,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不是偶然产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杨兰春思索、酝酿《朝阳沟》花了一年时间。随后,大大小小修改不下数百次。他还在豫西豫东调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吕剧、武安落子、道情等多种戏曲元素,创作出“亲家母对唱”“人也留来地也留”“高兴得我心里没法说”等经典唱段,形成了“清新、明快、活泼、热烈、豪放”的新风格流派。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如今青春版《朝阳沟》里,老支书、拴保娘、银环妈等角色洋溢着老一代农民迈入新社会的惬意,而银环、拴保则更多展现了新青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追求。反映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步伐,这种理念一直未变。
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文艺发展重要命题。
当前,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依然存在,脱离群众、千篇一律等问题时而有之,与时俱进的现代豫剧也面临着“走进剧场像进了棉花地,都是满头白发”的窘境。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打造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需要文艺工作者力戒浮躁之气,感国运变化、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精益求精搞创作,大胆创新破难题。
正如主动拥抱互联网的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所说,“践行着上一代老艺术家没有完成的课题,让豫剧成为一张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名片,路还很长”。
戏比天大,情比海深
9月17日晚最动人的一幕,出现在86岁的“拴保娘”高洁,89岁的“银环妈”杨华瑞,85岁的“银环”柳兰芳与青年演员康莎莎、薛海燕等一起亮相时。
虽然“银环妈”不能“一蹦三尺高”,“亲家母”要被搀扶着上下舞台,但她们对戏剧的热爱、对舞台的虔诚,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省委书记王国生在观看演出后勉励主创人员,要热爱这部经典,发扬老一代艺术家戏比天大的敬业精神,把豫剧真正打造成中原更加出彩的文化名片。
“戏比天大”,常香玉大师这句至理名言,激励着一代代河南豫剧人致敬经典、传承经典、弘扬经典。“深入生活、真切体验、讴歌人民、传承创新”的精神在豫剧人中代代传承,老中青少四代演员手手相传、口口相授,就连河南豫剧院三团新建成的剧院,都以“朝阳沟”为名。
“我们这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新一代豫剧人是幸运的。”第三代拴保饰演者盛红林说。
经典永流传,不仅在于作品质量过硬,更在于继承者的弘扬。
当晚演出结束,四代演员携手谢幕,第一代银环妈、拴保娘满头华发,四代银环、拴保们英气勃发。
那一刻,全场起立,掌声雷动。
这掌声,既是感谢,又饱含期待,期待豫剧有更多“朝阳沟”。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