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旅大会 > 千帆竞发 奋勇争先

濮阳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成绩及亮点

  近年来,濮阳市切实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持续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古迹91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0项;市级公共文化场馆13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868个。

濮阳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成绩及亮点

濮水小镇夜景

  为更好的利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濮阳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则融”的原则,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戚城遗址保护条例》《濮阳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濮阳市旅游产业专项发展行动方案(2010-2020)》,构建文旅融合大格局,推动了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以杂技为主体的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河南省杂技文化出口基地,拥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6家,全省重点文化企业1家,A级景区12家。仅2019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20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32%。特别是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富集独特的优势,大力发展节会经济,打造“游龙都、看杂技、赏黄河、品美食”等精品项目,有效实现了濮阳杂技、旅游、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10万余人就业,综合效益正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发展潜力巨大。

濮阳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成绩及亮点

中原杂技博物馆

  文化活动品牌效应日益突显

  举办各类杂技大赛、张氏恳亲大会、龙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成为知名文化品牌。连年开展“戏曲进校园”“公益演出下基层”,其中“戏曲进校园”工作经验入编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被中国阅读研究会授予“书香濮阳”荣誉称号。

濮阳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成绩及亮点

全民阅读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颁布实施濮阳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戚城遗址保护条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工作成绩斐然。非遗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开通全国首部非遗保护热线,被评为第二批省级传统戏剧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

濮阳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成绩及亮点

戚城文物景区

  杂技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被被河南省命名为唯一地市级杂技文化出口基地,形成了综合演艺、人才培养、旅游体验、衍生品开发的全产业链条。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院校——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最大的专业剧院——水秀国际大剧院,最大的产业园区——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最大的海外演出基地——美国布兰森剧院,全国行业实力最强的杂技龙头企业——河南省杂技集团。

濮阳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成绩及亮点

杂技剧《水秀》

  全域旅游开发初见成效

  围绕龙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杂技文化等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增加文化旅游内涵。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20家、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2家、休闲观光园区3家、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2家。

濮阳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成绩及亮点

毛楼生态旅游区听涛观澜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