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旅大会 > 媒体聚焦

三问河南文旅的“诗和远方”

  疫情防控期间,一部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迅速在海内外走红,作为杜甫故里,巩义走进世界观众视野。

  但提到杜甫,更为人们熟知的还是成都杜甫草堂。数据显示,成都杜甫草堂游客接待量长期居全国人文历史类景区前列,是游客到成都的必打卡地。

  有网友问:“杜甫生长在河南,最知名景点却在别处,是不是该反思一下?”

  这样的疑问远不止这一个。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河南还有一些迫切问题需要思量和解决。

  今日召开的全省文化旅游大会,无疑将为破解这些疑问提供宝贵契机。我们相信,开拓创新、迎难而上、真抓实干,这些问号终将被一一拉直。

三问河南文旅的“诗和远方”

巩义市杜甫故里。(资料图片)

  有数量为啥少“留量”?

  夜幕降临,街灯亮起,霓虹闪烁。人们换上旗袍、礼服,悠然漫步“民国街道”。突然人声鼎沸、警笛鸣响,黄包车夫从身边飞驰而过。当你还未回过神来,一场盛大歌舞绽放眼前……

  这不是电影镜头,而是郑州建业电影小镇给你的真实体验。在这里,三重时空、四幕好戏、八大场景让游人“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不仅看戏、更要入戏”,真正享受一场沉浸式穿越之旅。

  尽管因疫情防控限流,“五一”假期,电影小镇仍然接待游客5万人次——群众对高品质文旅项目的需求如此强烈。

  没有需求,供给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正是深入研究受众需求和市场供需,郑州建业电影小镇在谋划之初就提出“本土元素、电影感触、人文情怀”的理念,设计好一部“高颜值、沉浸式、穿越感”的“大戏”,既一站式满足“吃喝玩乐购游娱住”全方位需求,又将文化元素融进视、触、听、演交互体验中,润物细无声。

  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河南,从来不缺文化资源、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更不缺深藏潜力的巨大旅游市场。仅今年“五一”假期,全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692.11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五。

  既有资源又有市场,但这么多年过去,表现抢眼的仍是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等传统景区。这两年,尽管出现了像建业电影小镇、洛阳夜游龙门、新县田铺大塆创客小镇等这样既有“流量”又有“留量”的旅游项目,但与我省海量的文化旅游资源相比,还不足以支撑河南文旅高质量发展。

  5月6日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指出,要整合旅游资源,从需求侧聚焦重点项目,运用现代表达手段,提升旅游项目内涵。

  从需求侧入手,深刻把握不断变化的文旅需求,在产业结构、产品转化、市场运作等宏观层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观念转变开始,变“端菜”为“点菜”,让实践的检验、群众的点赞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标准,不断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

  从满足受众需求出发,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文化从书本里走出来、活起来,让沉浸于美好体验中的游客走进来、留下来。

  数量、流量、“留量”,河南文旅任重道远。

三问河南文旅的“诗和远方”

淮阳平粮台城址鸟瞰图(资料照片)

  有“好牌”为啥缺“招牌”?

  5月5日,周口淮阳平粮台城址成功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隔两日,我省考古界再次传出重大新闻: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消息一出便迅速霸屏。

  既有来自大自然馈赠的美丽山水风光“三山一岳”,又有让人骄傲的历史文化内涵,秀外慧中。河南文旅天生一手“好牌”,理应打造出与之相匹配、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得响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围绕“老家河南”这一文化旅游品牌,我省推出了云台山、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及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但多年来唱主角的一直是这“老几样”。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出境游用户出发省份TOP10排行榜中,河南位列第五,但在入境游热门目的地省辖市TOP10排行榜中,我省没有一座城市上榜,严重不平衡,凸显了河南文旅品牌竞争力方面的突出问题。

  比如,重名气轻开发。原本在今年春季上映的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是迪士尼公司继动画版《花木兰》大获成功后,对这一品牌的再次“深耕”。本是属于我省的文化IP,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在别人手中发光发热。

  比如,重门票轻文创。门票收入依然是文化旅游收入的重头戏,许多文物、非遗资源还沉睡在库房、展厅里,既没有开发成有品质的文化产品,又没有打造出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比如,重开发轻管理。缺乏龙头企业,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屡见不鲜。亟须在营造发展环境、吸引文旅高端人才流入和扶持优惠政策等方面积极探索等。

  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李立新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牢牢把握“中华源·老家河南”的定位,围绕黄河游、古都游、功夫游、姓氏根亲文化游等,制定一批品牌规划、提炼一批文化符号、做强一批龙头项目,让“古”的“今”起来、“活”起来,全面提高文旅产业竞争力、产品供给力、品牌影响力,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人们期待,不断把“好牌”拼成“金字招牌”,打造出更多有“高原”又有“高峰”的文旅产品,不断提升“老家河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问河南文旅的“诗和远方”

2019年9月19日,新县田铺大塆一景。郝源 摄

  有“珍珠”为啥穿不成“链”?

  著名的“将军县”新县1612平方公里的红色热土,扼两淮而控长江,襟荆楚而屏中原。曾经,怎么把游客留下来成了亟待攻破的难题。

  发展全域旅游,就是最好的答案。黄毛尖看杜鹃,苏河赏芍药,大别山露营公园相约亲子游,武占岭体验户外运动项目……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建设红色经典、绿色生态、古色乡村三大片区,“九镇十八湾”魅力彰显。

  从“单打独斗”到“美美与共”,效果显而易见:今年“五一”假期短短5天,新县共接待游客7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8.7%。

  这只是河南全域旅游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着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河南提出通过全域谋划、因地制宜、丰富要素,发展全域旅游。仅2017年,全省就有16个市县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但同样面临风口,并不是所有地方、所有人都能“飞起来”。受思想观念、经济基础、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有的地方面临产业基础薄弱问题,有的地方面临企业投资与政府政策存在目标差异问题,有的地方面临资本与贫困人口双重压力,旅游发展参与难度大的问题。

  “河南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一地珍珠,颗颗晶莹剔透,但需要细心打磨,由点及面,穿珠成链,变一处美为处处美,为不同的客人打造不同的产品。”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从长远看,“全域旅游”必将产生巨大的全局效应,但短期内少数景区的损失难以避免。这不仅考验着地方的大局意识和牺牲精神,更考验着有关部门的智慧与勇气。

  “穿珠成链”发展全域旅游,要走出大水漫灌、粗放增长,通过统一规划、集约管理告别单一盈利模式,延长产业链,让旅游拉动二次消费。景区门票降价已成大势所趋,二次消费升级的自主改革迫在眉睫,焦作云台山打造了全国第一个景区IP“云逗逗”,符合互联网时代游客场景消费、情绪消费的深层次需求。

  “穿珠成链”发展全域旅游,要避免遍地开花、大同小异,减少省内景点的重复竞争,彻底打破同质化怪圈。比如,栾川、嵩县、西峡、淅川、鲁山、卢氏等6个贫困县成立了伏牛山全域旅游扶贫联盟,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形成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带动上下游多个产业发展。

  其实,现在流行的智慧旅游,恰似一根无形的“线”,能改变景区碎片化、分散化发展状态。目前全省已有400多个A级景区入驻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吃喝玩乐”全链条智能化链接,向着“一部手机在手,畅游河南无忧”迈进。

  以自然资源为骨、以文化为魂,串联起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的格局,比如,看完许昌三国文化,再看洛阳大唐盛世,又看开封东京梦华,真正实现全盘共赢,让游客念念不忘、走一城又一城。

  树立全空间、全要素观念,把文旅融合发展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结合起来,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这串“珍珠项链”,将璀璨夺目、经久不衰。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文化资源是可持续的资源。在文旅行业逐步复工复产、重新出发之际,我们探问“留量”、聚焦“招牌”、触摸“项链”,目的便是砥砺河南文旅放眼未来,去攀登和收获高质量发展更加绚丽多姿的“诗和远方”。


责任编辑:郭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