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薪火传,
奋斗青春谱华章。
中原大地上的红色印记,
诉说着奋斗者的精神丰碑。
河南,这片承载着革命星火与建设奇迹的土地,
正用一条条红色线路串联起历史的波澜壮阔。
红色基因里的中原力量
河南的红色文化资源厚重而鲜活。
从焦裕禄“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到红旗渠“自力更生”的壮举,每一种精神都凝结成中原大地的精神坐标。
亲民爱民的时代丰碑
焦裕禄精神
推荐点位:焦裕禄纪念园位于开封市兰考县城北关原黄河故堤沙丘上,由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组成,是宣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主阵地。
太行山巅的奋斗史诗
红旗渠精神
推荐点位: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克服艰难条件,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是贯穿红旗渠的主色调,是凝聚人心的红,也是热血灌溉的红。
革命烽火中的信仰之光
大别山精神
推荐点位: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以红色为基调,以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千”字为建筑造型,以百位将军雕像和鄂豫皖红色根据地地图、30万烈士英名为浮雕,全面展示鄂豫皖纪念根据地形成、发展和不断壮大的过程。
迎难而上的坚定气魄
愚公移山精神
推荐点位:王屋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愚公的故乡,愚公挖山的故事因《列子》的记载和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愚公移山的故事广为传颂,愚公移山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奋勇前进。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再来回顾这片热土上曾发生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串联起一个个红色旅游景区。
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英雄们驰骋沙场、奋勇拼搏的壮烈场面浮现在眼前,也必将被人们永远铭记于心。
朱德出太行展览馆
一张张泛黄的图片、一件件陈旧的实物、一页页残缺的文字资料,无不诉说着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精神。在这里学习体验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
为纪念刘邓大军渡过淮河,挺进大别山,再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波澜壮阔的历程,修建了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纪念碑、广场和革命烈士陵园。
箭厂河革命旧址
这里是鄂豫皖工农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箭厂河乡也被誉为“中原将军乡”,现存多处红色革命旧址。
许世友将军纪念馆
许世友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因其卓越才能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深受世人敬仰,目前这里已成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维山将军故里
郑维山将军故里景区紧扣红四方面军发展史及郑维山将军传奇的一生,主要景点有将军石、将军故里、红四方面军将士纪念馆、将军亭、红军洞、碑林等。
何家冲
红二十五军曾在罗山县何家冲的这棵大银杏树下集结、誓师出征,从此踏上了长征路。这里三面环山、峰峦叠嶂,含闪闪红星门等40余个景点,独特的人文文化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堪为红色旅游的经典。
红色线路里的追梦印记
奋斗者的丰碑,既镌刻在历史长卷中,更矗立于乡村振兴的田野上。
让我们在黄河与青山的交响中书写青春,汲取前行的力量。
千年治黄史诗,百年红色传承
推荐点位: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上坝体最长、库容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世界级水利工程,为国家4A级景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环保样板工程。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亲近母亲河、观瀑小浪底。
从革命老区看乡村振兴
推荐点位: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这里有一个依山傍水、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田铺大塆。从一颗红心为革命,到红色旅游遍地红,再到特色农产品成为新网红,这里见证着时代发展的变迁。
红色文化生态旅游造就多元产业
推荐点位:裴寨村地处太行山丘陵地带,曾是贫困村,通过发展红薯产业、服装产业、光伏产业和乡村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等方式,现已成为产业多元、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从红色地标到乡村振兴
推荐点位:沙格寨村,位于清丰县双庙乡政府东北3公里处。2017年来,沙格寨村依托红色基因,独辟蹊径,相继建设入村寨门、军旅乐园、祥云剧社、支前物品展览馆、支前文化长廊,修复还原后方医院、傅家选将军旧居、军民剧社,全力打造“支前文化村”红色旅游项目,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红色线路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
让我们以脚步丈量中原热土,以心灵触摸奋斗者的精神丰碑,成为历史的追忆者、未来的创造者。
奋斗吧,青年!
(图源:大河网、河南新闻广播、文旅之声、濮阳日报《文产·影像》周刊)
责任编辑:张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