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地方动态

来河南洛阳瀍河,很解chán!

  汉字“瀍(chán)”,只有一个意思,就是指洛阳的瀍河。

  当你念出这个读音时,嘴角微微上扬,这是穿透时空的会心微笑——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北魏泥塑佛面造像,就出土于瀍河区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自西周至北魏,这里曾是多个朝代的京畿之地,即将开馆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再次让瀍河备受瞩目。

  来到瀍河,打开数千年的历史画卷,有数不清的故事等你倾听。

  三面环山,一面邻水,洛阳地跨黄河两岸,伊河、洛河、瀍河、涧河穿行其中,构成洛阳“山河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独一无二的格局。

  在这4条河流中,瀍河最短,全长只有30多公里,但它与洛阳的历史息息相关。

  当年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南北大运河,瀍河也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渠首段的一部分。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以大运河的拱形元素为基本架构,展示了隋唐大运河中心洛阳的城市地位、大运河开凿的技术成就及带来的文化繁荣。

  进门处黑旋转楼梯、正对门口的运河墙、进门右手边第一个展厅的3D运河流动背景……都是拍照打卡的绝美背景图,成为洛阳“网红热门打卡地标”之一。

  瀍河虽不算长,但往下一“捞”,便能感受到它的“厚度”。

  瀍河两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十几处古代人类生活遗址,比如从距今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窑遗址,到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时期的班沟遗址,以及众多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

  千年前,北宋史学家司马光途经这里,看到曾经壮丽繁华的汉魏古都已是残垣断壁,不胜唏嘘:“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汉魏洛阳故城在当时不仅是全国的都城,也是同一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重要的国际性商贸大都市,还被誉为客家祖源地。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以汉魏洛阳城遗址为中心,主体建筑造型提取自汉魏时期宫殿建筑元素,屋檐元素的巧妙设计,让博物馆在威严庄重之余,又平添一丝灵动之美。

  “孔子入周问礼”碑

  遗留下的众多古迹,仿佛是历史留下来的一扇扇时空之窗。

  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记载着两千年前孔子入周问礼的史实的“孔子入周问礼”碑,还有位于瀍河回族区东通巷北头西侧的老子故宅……

  行走中不经意间看到的墙头砖瓦,都有可能采撷一段经典佳话的历史碎片,对话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这个春天,当牡丹尚未盛放之时,洛阳的顶流浪漫,属于瀍河与洛河交汇处的“瀍壑朱樱”。

  图源:小红书@时光的宝物

  “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朱樱塔因附近遍植樱桃树,春日红花葳蕤而得名。姑娘们身着唐代汉服,在潋滟水光与缤纷樱花之间打卡留影。

  这处洛阳八小景之一,据说是女皇武则天赏花踏春的地方,在万木逢春之时,满沟遍壑尽是樱花盛开。

  拍过了照,再来听一段传说吧!

  勒马听风街

  话说东汉末年,曹操在洛阳瀍河西岸设立兵营,关羽骑着马来打探军情,他紧勒马缰,屏住呼吸听风中的响声,就听出了曹操大军有多少人,于是留下了“勒马听风街”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还曾被网友评选为“全国最好听的街道名字”之一。

  瀍河区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铜驼暮雨”,位列洛阳八大景。诗豪刘禹锡自称是“籍通金马门,家在铜驼陌”。晋代陆机《洛阳记》记载:“金马门外聚群贤,铜驼陌上集少年。”看来从那时起,这里便是年轻人的欢聚之地了。

  如果你走在铜驼暮雨商业街上,依然会看到众多青春面孔。灯笼、驼铃、鼓墙、灯柱等历史文化元素一一展现在你的面前,有古色古香的韵味,亦有丝绸之路文化的融合。

  “新国潮、年轻态、夜经济”,是瀍河洛城中街的新标签。唐风售货亭和花车能瞬间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唐风市集的热闹繁华。

  民俗是地域文化的沉积,不妨走进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匾额博物馆里,触摸民间工艺、刺绣服饰、生活器具、匾额、木雕……方寸间一览千年,领略河洛大地上的“小日子”。

  来瀍河,当然要解馋!在熙熙攘攘的热闹街巷里,不仅能欣赏保留着千年韵味的青砖黛瓦,还有引人垂涎的夹马营烧鸡兔肉、麦盛斋糕点、马坡烧烤等风味美食。

  要说洛阳的汤哪里最负盛名,老汤客们一定会说“到瀍河去”!马杰山牛肉汤制作技艺是非遗传承项目,牛肉汤配饼丝,吃到嘴里辣油味、面香味在嘴中炸裂开来,就一个字“爽”!

  街角公园,河岸树荫,或许你还会和某位“高人”打个照面。洛阳心意六合拳拳势如雷动风响,掂起轻重,定身如揳橛,声烈势壮,显示出阳刚之美,二鬼捧跤、威风锣鼓、抖空竹、河洛糖画等民俗艺术则让人忍不住叫好。

  这就是洛阳瀍河,一个能让你解chán的地方:访古意之潺潺,寻诗意之缠绵,品味蕾之馋涎。

  趁着初夏时光,快来定义你的专属瀍河记忆吧!这里已做好准备,等你为“瀍”字增添新的理解。

  (图源:洛阳旅游、美丽新瀍河、文化瀍河)

责任编辑:张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