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工业遗产变身国家级街区,靠啥吸引年轻人?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位列其中。

  至此,河南省已有7个街区成功晋级“国家队”。

  从废弃工厂到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里不仅承载着老郑州人的集体记忆,也是河南文旅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破茧重生迎蝶变,新业态、新场景撬动大流量,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这些年经历了什么?

  图源:郑州晚报

  再添文旅新地标!

  河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

  2022年,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德化步行街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之一。

  2023年1月,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七盛角旅游休闲街区、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岸上旅游休闲街区入列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2023年11月,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鼓楼特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广州市场步行街入列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2025年3月,河南籍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又添新成员——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

  图源: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

  洛阳古城青石板路上摇曳的汉服裙摆,是洛阳古城最动人的风景;清明上河园畔的七盛角,将《东京梦华录》里的繁华市集搬到了现实;云台山脚下的岸上村,打造了民宿长街,聚集了 60 余家各具特色的主题民宿;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从曾经生产 "中州牌" 肥皂的老厂房,如今摇身一变成为 24 小时不打烊的城市地标。

  这些旅游休闲街区,不仅是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更是中原文化的具象化展示。

  流量密码:修旧如旧,新必新潮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 “郑州旅游攻略”,油化厂创意园是出现最多的词条之一。这里的红砖烟囱、复古储皂罐、工业风打卡墙,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如今的园区日均客流量已超过3万人次,妥妥的 “流量收割机”。

  图源: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

  回忆起1952年建厂的郑州油脂化学厂,曾是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中州牌” 肥皂和 “福乐尔” 香皂远销全国。随着时代更迭,老厂房虽逐渐沉寂,却以另一种姿态唤醒老郑州人的回忆。

  直到2019年,金水区启动城市更新,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市场参与”的模式,引入130多家文创、餐饮、手作店铺,让老厂房焕发新生机。

  图源: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

  如今,园区以“修旧如旧,新必新潮”为核心理念,整体兼具历史感和现代活力。园区不仅保留了3万㎡苏式建筑群,还无不体现出Z世代的影子。这里有2条主街、7条副街、5个主题市集,集工业展示、非遗体验、国潮换装、酒吧剧本杀、街头艺术、街舞滑板等业态于一体,堪称 “城市微观光” 的样本街区。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指出,城市休闲的核心在于主客共享的生活场景营造。

  当暮色浸染郑州油化厂的红砖烟囱时,篝火晚会的民谣弹唱准时响起。音乐人皇甫抱着吉他坐在储油罐改造的舞台上,台下游客举着手机围成圈,火光在苏式红砖墙上映出流动的光斑。

  在这里,烟囱变身霓虹灯地标,储油罐改造成艺术展厅,生产线遗存设备成了历史文化馆的“活教材”。这种“工业废墟+现代设计”的混搭,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图源: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

  文化觉醒:小众创意催生百万流量

  如果说工业风是街区的“骨架”,那么百余家特色店铺就是它的“血肉灵魂”。

  从最初的十几家店到如今的百余家店,从非遗体验馆到国潮换装店,从剧本杀酒吧到街舞滑板公园,油化厂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文艺青年”“斜杠主理人”带着热爱扎根。

  这百余家店铺涵盖了文化展演、艺术展厅、非遗体验、匠人手作、花吧插艺、酒吧剧本杀、街头艺术、国潮换装、街舞滑板、小剧场等多种文旅新业态。

  图源:郑州晚报

  走进街区,总能看到一群年轻人在油化厂的标志性建筑——铁锈四罐拍照打卡。

  更有意思的是,在铁桶的中间还藏着一家中原特色文创店。爱情市集、非遗手作课、读书会、主题派对......这里将文创产品、河南特产同社交活动结合在了一起,让顾客在购物之外还能参与社交。

  “我们打造的不仅是购物空间,更是情感孵化器。” 该文创店的主理人郜先生说。这种“文化盲盒 + 沉浸式社交”模式,每天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打卡。

  图源:郑州晚报

  当Z世代主理人用热爱点亮工业锈带,当小众创意催生出百万流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街区的重生,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觉醒。那么,在竞争国家级称号时,河南其他旅游休闲街区应如何挖掘和突出自身的独特文化元素?

  “国家级称号首先意味着国家级的地位、价值和影响力,在文化挖掘的过程中,要立足于街区所在城市的历史、民俗、艺术等,提炼具有地标性和重大意义的文化主题,像郑州德化街展现的是郑州从近代商埠到国际都市的变迁,开封七盛角突出的是北宋市井文化,都是难以复制的在地文化IP。”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相关专家认为,在竞争国家级称号时,要根植在地文化,比如安阳应把握好甲骨文这一超级IP,南阳可围绕玉文化打造国际化玉风情街区等。

  同时,在打造旅游休闲街区IP时要不断创新文化消费场景。旅游休闲街区作为密集型消费场所,将文化元素转变为视觉符号,通过建筑、小品、装饰等营造氛围只是基础,要注重创新文化与商业、科技、艺术、潮流等元素融合,如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街区设置工业风主题剧本杀,敦煌夜市推出数字壁画NFT藏品并与文创产品联动,上海黄河路围绕电视剧《繁花》推出限量版“宝总泡饭”套餐等,形成特色化的文化消费新生态。

  业态创新:

  让文化带得走、用得着、记得住

  图源: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塑造文旅文创新品牌。提升黄帝故里、老家河南、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IP影响力,增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效应。加快建设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实施隋唐洛阳城等重点项目,支持郑州、开封创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开展文旅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拓展文博研学、休闲康养、数字演艺等文旅新业态。

  近些年,河南文旅的创新已形成“老城更新 + 产业赋能”的独特路径,郑州油化厂的“工业遗产 + 文旅新业态”、洛阳洛邑古城的“汉服经济 + 沉浸式体验”、开封鼓楼里的“宋词 IP + 夜间经济”,构成差异化的新场景、新业态矩阵。

  图源: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

  随着游客越发青睐于沉浸式、互动性、个性化以及能产生情感共鸣的旅游产品,河南省旅游休闲街区如何更好的进行业态创新?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相关专家建议,首先要强化数智赋能。如运用 VR 技术,将街区历史场景进行复原,形成虚实结合的故事氛围;运用AI、体感交互等,开发定位寻宝、跨时空对话、虚拟社交等互动游戏,强化趣味性和游客参与度;运用全息投影、智能炫屏、XR舞台等手段,创新演艺形式,打破传统舞台边界,形成个性化观演体验。

  其次是丰富夜游业态。对于“白天宅、晚上嗨”的年轻人来说,街区夜游至关重要。通过光影叙事、夜间市集、夜间音乐社交、夜游非遗、夜间情绪疗愈空间等多元化业态组合,强化文化浓度、科技热度和社交密度,形成夜间潮玩集聚地。

  最后是延伸文创链条。注重将在地文化符号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实现“游购一体”。街区文创产品要朝着情感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深化,包括治愈系文创,如解压印章、萌系设计等;智能文创,如AR明信片、3D打印模型等;绿色文创,如废瓷再生、环保材料等,真正实现“让文化带得走、用得着、记得住”。

责任编辑:张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