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地方动态

淇县:满城文韵景正新

  一种文化,可以“倍增”多种业态——从封神文化主题实景演出、“封神”人物景区巡游到“封神”影视元素情景再现,封神文化让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文旅产业迸发出新活力。

  多张“名片”,让淇县走入更多人的视野——2023年年初以来,淇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得国家级文旅品牌荣誉7项、省级文旅品牌荣誉18项。

  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朝歌(今淇县),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2023年年初以来,淇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精神,坚持以文化城、以文兴旅,扎实推进文旅大发展,用优秀历史涵养城市气质,文化传承创新、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千年古城正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

淇县:满城文韵景正新

朝歌老街实景演出受欢迎

  文化资源扬美名

  封神元素惊天下,千年文化贯古今。

  从电影《封神第一部》火爆全国引发淇县的出圈出彩,到封神故事发生地淇县的搜索热度环比增长10倍的火热数据;从来自全国多地的游客纷纷前来寻找封神“淇”迹,到淇县被命名为河南省封神文化之乡……2023年年初以来,踏着文旅和鸣的节拍,“封神之地·古都朝歌”魅力绽放,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抓住2023年暑期电影《封神第一部》上映的机遇,淇县审时度势、谋深虑远,坚持上下一心,用创意整合文旅资源、用活动演绎朝歌传奇、用流量书写“封神”传奇,让“若问古今奇幻事,请君来看朝歌城”成为引流“秘籍”。

  深度挖掘封神文化,让历史遗存焕发光彩。淇县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会议,并多次举行专家座谈会、研讨会、论坛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自己关于淇县封神文化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观点,让更多人了解淇县封神文化,收集更好传承封神文化的意见建议。朝歌一号线、朝祖园、卫国遗址公园、玄鸟桥、平康桥等地名,则是淇县将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创新融合的生动展现。在对封神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中,淇县先后投资500余万元,主要对朝歌遗址公园、朝歌老街等景区进行改造提升,使之与文物风貌相融合,留住古都朝歌的神韵。

  聚焦封神文化大力宣传,让文化资源名扬天下。观看电影《封神第一部》的观众,可凭电影票免门票游览淇县的旅游景区,抖音、微信、微博、视频号等平台推送的“封神文化游”攻略层出不穷,邀请文旅达人、文化名人到淇县采风……在举行文旅推介会的同时,淇县利用新媒体矩阵制订了常态化线上宣传方案,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与网络达人、鹤壁籍文旅名人等深度合作,宣传推介特色文旅资源,展示淇县封神文化资源文旅名片。

  打造沉浸式体验,让“封神”元素可触可现。推出高品质《大商朝歌》《朝歌盛世》《封神“淇”迹》实景演出,再现电影《封神第一部》中的经典情节,开展“魅力朝歌·封神之夜”嘉年华、“活力朝歌·封神之旅”自驾游、“盛世朝歌·封神之梦”主题穿越、“文化朝歌·封神之约”有奖征文等活动,推介封神探秘游、封神乡村游、朝歌古城游等主题旅游线路……淇县以文脉传承创新、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文旅花样营销的独特发展新路,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让朝歌文化“活”起来。

  文旅品牌提形象

  回归自然,驾车一路领略美丽的“车窗风景”;租间民宿,冲杯咖啡放松疲惫的心灵;一头扎进乡村听乡村文化达人讲述当地特色风俗和文化;以莫大的勇气挑战云梦山悬空玻璃走廊……旅游选择淇县,不同游客群体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之所向。

  这风景背后,是淇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因地制宜、以文兴业,用好优势、突出特色,持续推动旅游品牌建设,奋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久久为功。

  淇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庆军介绍,2023年年初以来,淇县先后获评全国生态旅游典型县、国家一级图书馆、河南省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河南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河南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河南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河南省百家文旅消费新场景等国家级文旅品牌荣誉7项、省级文旅品牌荣誉18项,“淇县”二字走入更多人的视野。

  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一个个荣誉的获得,让“封神之地·古都朝歌”文旅品牌形象更加丰富多彩,让朝歌故事更受欢迎。

淇县:满城文韵景正新

《封神“淇”迹》实景演出现场

  文化惠民增福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淇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建设,给出了高分答案:高质量推进淇县文旅大发展,围绕太行山区打造一条南太行旅游观光带,围绕淇河水系打造一条生态旅游廊道,围绕小说《封神演义》打造擦亮“朝歌”名片,切实以“一山一水一著作”,构建“一带一道一古城”,激活淇县文旅全域发展新动能;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供需对接,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打造精神高地,提升民生福祉,全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获评全省优秀,综合成绩居全省第一方阵。

  奋斗不止、脚步不歇,方能书写更多封神“淇”迹。2023年年初以来,淇县通过首届朝歌封神文化节、世界林氏根亲文化节、云梦山草原风情音乐节、朝阳山登山节、古灵山花海风车节、黄洞红叶节、封神“骑”迹自行车赛等节庆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上了一场场文旅盛宴,源源不断地为文旅市场注入活力。如今,以节造势、以节聚人、以节惠民的作用日益显现,淇县已形成“多节共生”态势,“节庆+”正成为激发旅游市场活跃度的新动能。

  目前,淇县正积极筹备春节假期特色文旅活动,着力以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带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构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持续火爆”的市场局面。

  郭庆军介绍,淇县目前正在积极筹备“我到朝歌过大年”淇县新春民俗文化旅游节。届时,围绕封神文化主题,淇县将开展冬游朝歌、民俗社火表演、朝歌夜游体验、“朝歌有礼”文创产品展销、书香朝歌文化惠民等活动,推出朝歌封神文化主题灯展、封神文化社火表演、朝歌文创商品大赛、朝歌华服秀等,营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让文化传承融入百姓生活,让游客和市民来朝歌过年。

  可以预见,有了“我到朝歌过大年”淇县新春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的加持,淇县2024年春节期间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将一片光明!

  文化瑰宝添魅力

  从云梦山景区的《武士迎宾》、古灵山景区的《纣王降香》,到朝阳山景区的《大商盛宴》、摘星台景区的《万国来朝》等情景演绎,淇县各大景区纷纷亮出“看家绝活儿”,各类演出既古亦新,美幻惊艳。

  作为千年古城,淇县沿袭了朝歌的气质,特色建筑古朴厚重,游人、商户着古装,钗环叮当,风雅到极致。

  夜幕降临,漫步在朝歌老街,美食小吃香味诱人,文创文玩琳琅满目,灯牌点亮夜色,摊位人声鼎沸。

  到赵庄村体验网红乐园的趣味,到大石岩村感悟红色精神,到鲍庄村住民宿、看山水……从朝歌古城到特色景区再到美丽乡村,旅游新业态活力迸发。

  创造性转化,赓续文脉;创新性发展,业态多元。

  为更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淇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坚持文旅融合业态多元发展。该县围绕“文化+旅游”“非遗+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业态,将封神文化、鬼谷子文化、根亲文化、传统非遗等融入到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中,打造“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鲍庄营地,推出云梦山鬼谷子文化研学游、大石岩红色精神励志游等研学课程,举办朝歌封神文化节、朝阳山登山节等,让景区景点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使文创园区、特色街区、实景演艺、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星罗棋布,实现景、城、乡协调互补,既有产业支撑,又有文化看点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记者:王玉姣 通讯员:侯亮 张小燕)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