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如花绽夜空,流星似雨洒峦崇。
“确山铁花”又称“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的美誉。
在古文中记载:“喧嚣落幕街巷里,日西沉,夜初寂。村外河边,坩炉已伫立。男女老少出门来,皆噤声,齐望去。开场鞭炮声震地,炉火红,人声急。往来穿梭,铁水冲天起。绽向夜空化星斗,铁如花,火如雨。”这些语句描述的就是打铁花时热闹喧嚣的场面。这是一场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也是一场狂野与浪漫交织之下的民间“焰火”。
打铁花的起源
打铁花起源于中国明代,与当时的炼铁业和民间信仰有密切关系。在明代,炼铁业蓬勃发展,铁匠们为了庆祝丰收、祈求平安,便通过将炼铁过程中产生的铁水击打,创造出璀璨的火花效果。
这种表演形式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庆祝活动,具有驱邪避害和祈福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打铁花也展示了铁匠们精湛的技艺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打铁花 | 民间艺术
打铁花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表演前,要在空阔的场所,搭出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布新鲜柳枝,绑满烟花鞭炮和起货等,花棚顶部正中竖起一个丈余高的杆子,称为“老杆”,老杆顶上也绑上长挂鞭炮、大型烟花,称为“设彩"。
打铁花时,打花者头戴反扣着的、起防护作用的葫芦瓢,赤裸上身,一手拿着盛有铁汁的上棒,一手拿着未盛铁汁的下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击上棒。十几个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往来于熔炉和花棚之间,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棒棒相连,络绎不绝,万千星光从天空下散落,承载着千百年文化的传承与浪漫,1600℃的铁水打造出一场视觉盛宴,一道惊险与美妙并存的奇观。
打铁花 | 非遗传承
杨建军是驻马店市确山铁花传承人,早在1980年前后,杨建军就开始了对“确山铁花”绝技的追寻。当时,他找到民国时期“确山铁花”会会长、70多岁的老铁匠李万发,拜他为师,学习打铁花绝技。师傅去世后,为了展示中断数十年的打铁花绝技,杨建军费尽了周折。当他听说西山沟有一家私人铸造作坊有冶铁用土炉子时,就与师兄徐长海一起找到那家作坊。开始,作坊主人不借,他们一次次拜访,终于感动了主人,使打铁花活动如期举行。1988年春节,杨建军让中断26年之久的“确山铁花”重新面世,引起轰动。
为了表演时的安全,他还对烟花鞭炮的质量、品种、配置、摆设以及花棚搭设、柳枝摆放等,都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使“确山铁花”表演更具魅力。杨建军对初学打铁花技艺的年轻人更是言传身教。
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当焰火在黑夜点燃,化作眼前万般璀璨星光,群山万壑、千树繁花、柳枝簌簌,皆隐入晦暗星河。寸寸明灭,化作声声祝福。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