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叫响一座城!
卧龙岗文化园
短短一年间,“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这句城市形象宣传语,跃然成为南阳的文旅品牌,广泛传播于大江南北,流行于市井百姓间,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光顾南阳。
——上半年,全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2.112亿元,旅游人数达5162.45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41.68%、29.26%;
——今年“十一”长假,全市共接待游客774.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7亿元;
——来自携程的报告显示,南阳“十一”酒店整体订单预订量同比暴增11倍,其中酒店订单达到去年同期153倍!
在全国各地文旅业“花样式内卷”中,深居中原腹地的南阳,何以能脱颖而出、手握“流量密码”,除了得天独厚的山水、人文和康养优势这一根本之外,也得益于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在南阳落地开花。
千年文脉 厚重南阳让人仰止
南阳是一座有着5000年文明史、2700多年建城史的文明古城。
踏入古城南阳,在领略一路繁华盛景的同时,又仿佛走进时光隧道,千年沉淀的历史清晰可见,触手可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
从李白“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到白居易“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嵌在诸葛草庐门头的雕花里,映在医圣文化园的红墙上,藏在古风犹存的梅花寨老城中,也掩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律动下……
走过南阳人耳熟能详的魏公桥,恍若踏上古时通往汴洛官马大道的行程,感受千里路云的遥远,你可以听到曹操在这里被张绣偷袭的历史传说,还能听到田汉先生和鲁迅先生对桥下汉代石刻的一往情深;走过卧龙岗下因刘备“三顾茅庐”时经过而得名的三顾桥,又仿佛回到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
在南阳,关于桥的故事还有很多。无论是坐拥“石雕水怪、镇妖宝剑和鲁班石”三奇的琉璃桥,还是尚存古风韵味的仁济桥,都已化为古城历史的一部分,伫立城市一隅,默默续写着未完的使命,在日月流光中承载着古城的记忆,也将城市的脚步延伸向远方。
桥如此,路亦然。城里的一条条道路,一条条街巷,无不尘封着悠远的历史往事。漫步瓜里津路,你会阅读到古老白河“南阳第一渡”的繁华过往,这里有“宛洛古道”和“许南古道”上的车马喧嚣,也有大诗人李白留下的华美诗句。当然,你还可踏上申伯大道、信臣路、范蠡路、邓禹路、仲景大道、张衡大道、孔明大道,感受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相生。
从2000多年前一路走来,南阳城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它铸造了“冶铁中心”的辉煌,托起了“南都”“帝乡”的鼎盛;它创造了“富冠海内”的繁华,留下了“天下名都”的印记;它更滋养了无数名人志士,名留青史,让人敬仰。
内乡县衙
南阳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不仅拥有中国最早的古长城——楚长城,全国存量最多、规模最大、建馆最早的汉画石刻艺术博物馆——汉画馆,还拥有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南阳府衙,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衙——内乡县衙,当然,还有医圣祠、武侯祠等名人祠堂。
如今,这些都沉淀为城市印记,成为南阳城市的精神符号。在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征程中,南阳从未停止对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市委书记朱是西明确指出,要擦亮南阳的文化名片,提升城市内涵,加强文化元素注入,加快文化地标建设,彰显城市底蕴,提升城市文化的“软实力”。
创意驱动 沉浸式体验成新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南阳市高度重视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市七次党代会更是把文旅康养融合列入“十大行动”强力推进。
南召五朵山景区
发展文化旅游、推进文旅融合,表面看是在产业层面,背后承载的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使命。面对着年轻人更加青睐个性化、趣味性、体验式文旅产品的大趋势,如何让那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火起来?南阳用行动亮出抢眼答卷。
今年9月,在渠首举办的南阳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个名为《锦绣中华》的节目,因“汉宫舞女”灵动的舞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刚柔并济的楚风汉韵,迅速出圈,网上关注度达4.3亿人次。
这是南阳按照“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发展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南阳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推动文物遗存具象化和活化的生动诠释。
今年以来,全市围绕青年型友好城市,打造例如医圣文化园“红墙”等更多青年人喜欢的网红打卡点,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丰富夜间消费供给,积极发展剧本杀、露营、低空飞行等新兴业态。其中,以南阳府衙为场景的“府衙秘闻”沉浸式剧本杀体验项目,好评如潮。
以数字化为“翅膀”、以沉浸式体验为手段,把历史文化挖掘好、传承好、展示好,文旅转型才有不竭动力。汉代是南阳的鼎盛时期,南阳打造汉文化城市IP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打造汉文化城市IP,南阳市更是集中发力,聚焦“两汉文化看南阳”,充分发挥好卧龙岗文化园、医圣文化园、南阳府衙博物馆、张衡博物馆、赊店古镇等特色文旅IP作用,通过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等方式,加快打造建设大型实景演出。
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着汉服免费游景区”“非遗里的南阳”等文旅项目,开发“国医仲景”“三国天下”“汉画动漫”“考古盲盒”等系列产品,推动汉文化主题影视城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两汉文化看南阳”的共同认知,推动以“汉文化”为主题的服饰、饮食、民俗等文创产业全链条延伸发展,让南阳汉文化成为全国知名的城市IP。
全域旅游 构建文旅发展全新业态
“一水带山水,一圣带四圣”。当前,南阳市正全力围绕这一品牌定位,着力打响南阳仲景、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四个品牌。这意味着,一场全域旅游的大戏精彩开启,南阳旅游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霜染老界岭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加之南阳市将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作为全市“十大行动”之一,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南阳正加快由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产业强市转变。目前,卧龙岗文化园全面开园,医圣文化园即将全面开放,黄山遗址考古公园获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华侨城、中华恐龙园项目顺利签约,宋港旅游码头、荆紫关古镇综合开发、宋金商业街遗址等项目有序推进……
文旅文创产业作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产业”,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的“扬名产业”,有着“一业兴带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今后,南阳市将在创意上做文章,在全域化上下功夫,积极构建“一城两带五区”的文旅发展格局,聚焦建设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持续促进文化旅游与教育、农业、工业、体育、医疗、中医药等领域融合发展,构建文旅发展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向“全域、全季、全民、全业态、全要素”迈进,力争到2025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年均增长15%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1000多年前,李白健笔一挥,绚烂了盛唐的南阳。如今,千万南阳人正勠力同心,用文旅文创的创新之笔书写着这座千年古城新时代的诗和远方。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