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烙画制作技艺源远流长,是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主要分布在商丘宁陵一带。
宁陵“葫芦烙画”起源于1878年,截至目前传承至第六代,已有百年之久传承历史,烙画之所以做到葫芦上是因葫芦的谐音是“福禄”代表一种平安吉祥文化。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葫芦烙画”,以葫芦为载体,烙刻为手段,辅以针刻、彩绘、镂空、浮雕等工艺,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突出“以铁为笔,以火为墨”的艺术特征。应运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可以烙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达到艺术和自然生物的完美结合。
葫芦烙画,其制作工艺复杂,对葫芦原料、烙笔、烙画方法的掌握比较讲究。采用优质葫芦,纯天然、纯手工制作,既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严谨的写实效果,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葫芦烙画有“绿色工艺”之称。葫芦烙画艺术家用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同时也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
宁陵葫芦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国葫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弘扬宁陵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翟志伟先生在葫芦烙画基础上开发了“丝宣烙画”、“宣纸烙画”、“木板烙画”等等更加丰富的非遗产品。同时,也将宁陵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未来葫芦烙画的产业发展,翟先生表示:希望从现在一百多亩扩展到三百多亩,再逐年增加到千亩规模,让全国各地游客走进千亩葫芦基地就能看到各种样式的葫芦。也希望能把翟楼村变成“翟楼葫芦小镇”、“中原葫芦第一村‘’,带领家家户户种葫芦,在不远的未来将翟楼葫芦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