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古代建筑是一部厚重的历史著作,一座古城就是一幅跨越古今的历史画卷。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风雨,铸就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古代重要都城——河南商丘古城。商丘古城堪称中国古城池建城史的天然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以建筑的形式保留了珍贵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商丘历史文化的瑰宝。
商丘古城中山南大街升级改造实现雨污分流 白鹏 摄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管理工作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商丘市名城办、市名城保护中心正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全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工作。持续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补齐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短板,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触摸到遗产的温度,感受到文化的魅力。”2023年11月21日,商丘市名城办负责人说道。
主动作为,沟通衔接。商丘市名城办、商丘市名城保护中心组织学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相关文件和政策,加强与各县(市、区)主管部门对接,收集相关资料,发放专项工作督办通知单,现场督导督办,督促未完成县(市、区)推进此项工作,并帮助查摆落后原因,协助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尽全力促进赶上工作进度。
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旧址 白鹏 摄
深入调研,澄清底数。为摸清已公布历史建筑现状,商丘市名城办、商丘市名城保护中心对全市范围内已公布95处历史建筑、商丘市政府相关部门认定公布和纳入保护的农业(水利、工业)遗产开展实地调研工作,进行全面摸底,实地查看现状、保护利用情况和档案资料。调研小组工作人员坚持走遍了每个点位,了解其历史沿革,广泛听取各县(市、区)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村委会负责人等多方意见、建议,力争掌握客观翔实的真实现状情况。
召开会议,聚力共商。商丘市名城保护中心组织召开全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工作会议,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相关内容进行了集中再学习,还对全市范围内历史建筑、农业(水利、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实地调研情况进行了通报,与会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参会人员实地观摩了商丘古城内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情况、示范点规划设计和建设情况、民居提升改造情况等。
初见成效,持续发力。提高认识,达成共识。通过工作的开展,全市主管部门统一了思想,形成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实现保护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推动商丘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共识。商丘市名城保护中心还开办了《名城商丘》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商丘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情况等内容。(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白鹏)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