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地方动态

洛阳:“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建设稳步推进

  “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是洛阳市重点交通项目,其建设情况一直备受关注。11月6日,记者从洛阳市交通事业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574.6公里,剩余约850公里计划于2025年年底前完成建设。

  我省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将打造四大一号旅游公路,分别是“黄河古都”“太行天路”“生态伏牛”“红色大别”,“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项目名列其中。2022年,洛阳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谋划实施该项目,目前已初步建成“主线串联、支线循环、联通景区、贯通城乡”的全域旅游公路网,打造出独具洛阳特色的旅游公路品牌体系。

  “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规划1条主环线、4条联络线、18条微循环道路/支线,共计约1400公里,涉及汝阳、嵩县、栾川、洛宁和宜阳5县及28家3A级及以上景区,串联片区内70%的景区、景点、示范村,其他30%通过微循环道路连接,惠及235万群众。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574.6公里。

  ●主环线全长约500公里,主要利用现有G311、G343等3条国道,S314、S315等6条省道及部分县乡道,组成连接汝阳、嵩县、栾川、洛宁、宜阳的环线,构建“快进”旅游路网环线体系,实现片区内全部4A级及以上景区自“快进”网络离开,在15分钟内可到达。其中,路域提升309.5公里、改扩建126.8公里、新建11.6公里、老路利用49.4公里。

  ●4条联络线全长279.2公里,利用现有G241、G344、G208等3条国道和S243省道,连接主环线与景区,对区域内的快速交通提供支撑。其中,路域提升162.2公里、改扩建117公里。

  ●18条微循环道路全长657.6公里,利用现有道路和新建路段,将主要景区景点及旅游资源连接,串联片区内成熟景区和潜在旅游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其中,路域提升71.5公里、改扩建321.9公里、新建241.1公里。

  ●规划游客服务中心4处,结合现有游客服务中心或客运站布设游客服务中心,在现有功能基础上拓展交通旅游服务,目前已完成;规划驿站32处,依托旅游资源,为公路游客提供个性化、体验化服务,目前已完成26处。(洛报融媒记者:赵硕 通讯员:杨鹏)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