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新县气温适中、气候适宜,来新县游客热情高涨,旅游市场供需两旺,游客人数和综合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假日八天,全县共接待游客144.5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7亿元,较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20.1 %、15.2 %。其中,自驾游成为假日旅游主要出行方式,全县共进入外来车辆21.8万辆次,接待自驾游客109.6万人次,占游客总量的75.8%。河南、湖北、北京、江苏、安徽是前五位主要客源市场,游客占比达72.6%。全县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无重大旅游投诉事件,无安全事故发生,“双节”期间实现了“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的预期目标。
一、红色旅游持续火爆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新县考察调研四周年,又时值第十个烈士纪念日,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许世友将军故里等红色景区和红色线路异常火爆、宾客如云。
箭厂河、泗店等革命旧址群渐露锋芒、游人如织,返乡探亲的群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游客纷纷携家人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全县红色游人数达92.5万人次。
二、全域旅游持续向好
随着近年来新县先后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入选“中国最美全域旅游典范县”“中国最具红色文化旅游名县”,多家单位入选河南省百家文旅消费新场景,让“九镇十八湾、全域游新县”品牌叫响全国,假日期间,新县中远程自驾游、长线游客明显增多,京、皖、苏、浙、沪等外省车牌号大幅增长,游客分布呈多点多线、全面爆发的格局。
假日八天,县内各大停车场车辆爆满,景区内外人流涌动,无景点旅游蔚然成风,除重点20家A级景区外,各旅游廊道、登山步道、乡野田园、休憩驿站、公园广场、水库湿地等非景点区域客流大增。全县客流量和综合收入同比增长都在15%以上,“有区无界、有门无票、有景无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更加凸显。
三、乡村旅游百花齐放
假日期间,新县乡村旅游势头强劲,以“观农景、赏农俗、干农活、品农味”为内容的“乡村休闲游”占据“超级假日”的半壁江山,“九镇十八湾”乡村景点车水马龙,各停车点位均达到最大承载量。
田铺大塆创客小镇、西河湾等乡村景点平均每天接待游客均超过2万人次,以水塝院子、枫杨树下为代表的乡村民宿群成为全国网红打卡地,带动全县民宿经济大爆发。8天来,全县800多处农家乐座无虚席、126家民宿入住率均达85%以上,西河湾民宿群、田铺大塆民宿群等精品民宿入住率达100%。全县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89.6万人次,占游客总量的62%。
四、夜游经济活力十足
假日夜间,县城内公园广场人山人海,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街区灯火辉煌,古街新貌与群众文化相得益彰,地摊经济蓬勃发展。大别山露营公园、西河湾等景区夜间烧烤、小吃、民宿、露营等产业活力十足,充满烟火气息的乡村夜生活备受游客青睐。
首府街区、潢河环路、四桥文体区、大别山美食城等区域门店企业针对黄金假日提供“不打烊”服务,全时段满足游客和群众需求。部分特色小店店主借助抖音平台“附近推广”功能,假日期间采取24小时轮流直播,向游客广泛推广“新县味”系列产品。
五、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假日期间,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精心“备货”,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展览、活动吸引观众游客,让游客找到了全新的假日打开方式,平均每天进馆超过2.6万人次。
“花灯邀明月·欢乐度中秋”儿童主题手工活动、“团圆中秋·欢度国庆”悦读马拉松活动、“百场演艺进景区”以及《美丽中国》千人广场舞等特色活动持续开展,新县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各项比赛如火如荼,博物馆发动小小讲解员为游客做志愿讲解服务,既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提升了其综合素质,又打造出新县讲解服务的特色品牌,“红城文艺轻骑兵”“非遗进景区”巡演活动好戏连台,既让往来游客感受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又品尝到了新县传统文化盛宴。
六、露营旅游趋势明显
随着青年人旅游观念的改变,“微度假”“微旅游”“小众游”成为新时尚,新兴目的地和出游方式不断涌现,黄毛尖省级森林公园、郭家河湿地公园及将军山等地成为青年露营的首选,将心乐园、钱河湾湿地公园成为假日“新宠”。
“赏秋色、拍秋景”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自媒体达人的假日新体验,观鸟、品茶、徒步、摄影等“主题”派对随处可见,三五好友“小团体”出行特征明显,武汉、黄冈、信阳、驻马店等周边城市的自驾游客络绎不绝。
七、假日经济全线飘红
假日期间,旅游消费增长明显,“后备箱经济”持续升温。全县宾馆、酒店、农家乐、乡村民宿全部爆满,人均消费突破700元。铁皮石斛、山茶油、葛根粉、杭白菊、八月札、野柿子、猕猴桃等本地特产备受热捧;住农家旅馆、吃农家饭菜、购农副产品成为假日旅游新体验;从红色纪念品到手工艺品,从“将军菜”到“酸辣粉”,特色文创商品成为游客返程首选,“六味陈香”“大塆印象”“银杏树下”等文创商品销售火爆。
假日八天,全县农副产品、文创商品销售额达2.26亿元,农家乐、民宿营业额逾4亿元,3万多名乡村旅游从业者从中受益,人均增收2000多元,假日经济飞速增长,有效巩固了全县脱贫成果,加速了乡村振兴步伐。
组织保障
一是细化工作部署。9月25日下午,县委、县政府召开2023年全县中秋·国庆假日旅游市场和安全生产工作会;9月27日上午,新县文广旅体局召开系统假日旅游市场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通过连续多轮会议对假日市场形势进行反复研究和充分预判,对假日市场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和部署,要求各乡镇、景区、旅游重点场以及公共服务场所提前谋划、积极行动,做好应对筹备工作。
二是加强监管服务。文广旅体局建立中秋·国庆“四包一”服务举措,确定由分管副局长、业务人员、辖区乡镇长以及涉旅企业责任人组成假日旅游市场服务小分队,保证涉旅企业做到安全保障放心、服务周到贴心。县文广旅体局市场管理股及执法大队联合公安、交通、消防、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抽调执法人员280人次,深入全县各景区、酒店、旅行社、KTV、游乐园等文旅场所开展多轮联合执法和督导巡查行动,指导经营单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应急演练,严厉查处失信经营、黑导黑车、食品卫生不达标等违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确保市场安全有序。
三是高效应急应对。为有效疏导交通,确保游客进的来、散的开、出得去,新县行动迅速、应对及时。整合公安、交通、城管、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力量,成立假日旅游应急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坐镇,乡镇主要领导深入一线指挥,全县党员干部上路疏导交通,通往田铺大塆、西河湾、郭家河湿地公园等客流集中沿线的乡镇、村(居)干部全部上路引导车流,利用公安应急指挥平台、智慧旅游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布天气预警、交通运行和景区承载量等出游提示,引导游客错峰出行。各景区客流高位增长、持续火爆,实现有效调度、秩序井然。
四是完善要素配套。对全县游客中心、旅游驿站、车站广场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再提档、再升级,对全县道路交通指示牌、全域全景图、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进行再排查、再更新。县城、乡镇临街单位、企业和商铺的停车场、厕所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严格落实“一把手所长制”,对全县738座旅游厕所加配保洁人员,明确“一厕一人”,确保24小时干净无味,24小时厕纸、洗手液免费供应。发布文明旅游倡议书、十一出行温馨提示,号召本地居民让路于客、让景于客、热情迎客、真诚待客,为游客营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赢得广大游客的点赞认可。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