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记者从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综合大数据监测、抽样调查和区县(市)统计,全市共接待游客1683.2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4.6%。实现旅游收入92.8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52.3%。其中,接待市外游客1137.5万人次。
机票预定超2019年 热门景点场场“爆满”
“去哪儿”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飞往郑州的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约两成,酒店预订量增长约3.6倍。在十一假期酒店带动力排名中,郑州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正举办亚运会的杭州。携程大数据显示,假期首日,郑州即上榜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第9位和“周边游热门目的地”第9位。美团大数据显示,郑州为全国TOP5的热门到达地。与此相呼应,郑州多个热门旅游景点“爆满”,一票难求。
此前刚刚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首批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10月1日至5日连续5天,18场主剧全部售罄,12万座次座无虚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长假,来自省外的游客相比往年同期大幅增长。“只有河南”已经凭借口碑吸引到更多外地游客。
长假期间,全省客流量增幅最大的是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43.21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393.76%。来自湖北的游客王女士表示:“早就听身边朋友推荐了银基,假期就带全家来这儿‘躺平’了四天,河南人民很热情,玩的很尽兴。”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提供给正观新闻记者的一份资料还显示:80、90后的亲子家庭是度假区的主要客群,占比超七成,省外游客占比达53%。
另据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郑州伏羲山风景区的日平均接待游客量达到了4万多人,车辆1万多台,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伏羲山雪花洞等景区还举办了丰收节、山货节、秋游嘉年华等活动,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新增旅游场所客流量乘长假东风“起飞”
长假前一天,郑州海昌海洋旅度假区正式开园。百名外籍演员、千名演职人员,每天带来百场演出,打造一个声乐光影交织的海洋世界。尽管标准门票价格优惠后为每人次239元,但园区门口依然每日大排长龙。相关数据显示,开业首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长假前三天,入园游客达7万人次。
长假前的9月26日,管城区推出了两条首期商都文旅游览路径。第一条是东线游径,主题为商都文化体验游径,以商都文化探源为主,民俗文化为辅,用历史文物串联商都遗址博物院、文庙、东城垣遗址博物馆等10个景点。第二条是西线游径,主题是休闲市井烟火游径,以特色美食为主,非遗文化为辅,由顺城街、管城街、平等街、南学街等几条老街区组成。长假期间,管城区举办了北顺城街烟火美食节,承载着老郑州味觉记忆、汇聚管城烟火气的北顺城街人潮涌动,舞狮表演、木偶巡游、乐队演出等各种精彩节目轮番上阵,百年老店、各式精美街边小吃摊热情地迎客。
9月29日起,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临时体验区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展示出老国棉厂的车间、机器、照片、生活用品等物件,不少退休职工回到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回忆青春,也有不少新市民慕名而来追寻郑州城的这段光辉岁月。
多家场馆顺应游客需求推出延时服务和“定制游”
为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参观需求,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国保”单位,郑州二七纪念塔长假期间连续多日延时开放至21:00。这是二七塔建成52年来首次面向公众进行夜间开放。据二七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国庆期间还开放了二七塔顶层,观众可通过步梯登至塔顶瞭望郑州城市夜景。
银基动物王国将假期的营业时间从每日10小时延长为12小时,为游客带来超长体验。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也将开放时间延长至21:00,院长郭磊介绍说,长假期间还推出了多种“博物馆+”活动,如博物馆+沉浸剧、博物馆+非遗、博物馆+数字化等,为民众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
荥阳市黄河岸边的高村乡是河阴石榴原产地和核心产区,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今年受天气影响,原本中秋节前成熟的石榴直到长假期间才开始大面积成熟,却正赶上“近郊游”热度。当地推出“精品采摘路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此外,郑州二七商圈长假期间单日客流突破55万人次,客流量、销售量均实现了开门红,全省乃至全国的游客涌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郑州“买买买”。家住洛阳的索女士就趁着长假到银基广场挑选了几件衣服。“到处都是人,排大队。”她说,“既旅游了,也购物了,主打一个获得感。”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