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喜欢解谜,考古学家更是如此。
双墓道、十米墓深、陪葬品众多,当1923年新郑李家楼大墓横空出世时,对它主人的猜测就已经开始。
这无疑是一座国君墓,但是郑国国君众多,作为国之重器的莲鹤方壶,墓主到底是郑国哪位大咖?这个谜,一解就是100年。
原来,李家楼大墓出土的文物中,能进行断代研究的铭文少的可怜,只有一件铜方炉上刻着“王子婴次炉”几个字。而王子婴次,经考证是楚国的官员,也就是说,这件文物是楚国的东西,又怎么会跑到郑国的大墓呢?
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周朝,在诸侯国中,郑国虽然不大,但是根正苗红,它的第一任君主是周宣王的弟弟。西周末期社会不稳定,郑国为了自保,从陕西搬家到河南,建都于郑,也是今天的新郑。
郑庄公雄才大略,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但庄公死后,郑国陷入内乱,国力不复以往。
后来的的郑国,无奈在楚国和晋国夹缝中求生存,一会儿做楚国跟班,一会儿当晋国小弟,在晋楚争霸最猛烈的时期,郑国频繁倒戈,几乎每隔15个月,就要挨打一次。然而,这也为郑、楚、晋三国的交流提供了机会。而莲鹤方壶也正体现了这种交流,在它身上我们看到传统周文化、楚文化、晋文化三种风格完美的融为了一体。(素材)
艺术上的融合改变不了郑国处境的艰难。
郑成公十年,夹缝中的郑国又一次背晋投楚,引发了著名的鄢陵之战,之前提到的王子婴次之炉可能就是楚国战败逃遁时遗留在郑地的,但也不能就此判断墓主就是郑成公。因为从国势的角度来看,只有郑简公在位时,名相子产辅政,两亲晋楚,国力增强,才能与新郑器群的规模相匹配。
其实,莲鹤方壶的主人是谁也许不那么重要了。它见证了郑国的成败荣辱,带着春秋的烽烟埋葬了千年。
估计连它自己也想不到,刚出土没多久,又在辗转中亲历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直至新中国诞生。想一起重走这段旅程吗?咱们下期接着聊!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