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梵羽御璗——雀金绣文化艺术展”于8月16日上午在洛阳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研究院主办,洛阳雀金绣研究院承办,展期3个月。
雀金绣是中国古代皇家和佛教专用的高等级织绣工艺,以雀羽线和金缕线为主要材料,配以多种色线,采用编织、雕塑、缂金等多种手法织绣而成。
据洛阳博物馆展陈部主任黄超介绍,此次展览展出了洛阳雀金绣研究院近年来的扛鼎之作,以“宫廷御用”“莲生妙相”“文人雅趣”“时代新貌”四个部分向观众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雀金绣非遗技艺的最高水平,及其在当代发展创新的最新成果。此外,龙门石窟唐代造像、洛阳博物馆相关藏品也在展览中有重要呈现,以更为沉浸的视角帮助公众理解雀金绣的起源和发展。
洛阳是雀金绣的主要发祥地,此项技艺源于战国、盛于隋唐、臻熟于晚清民国。洛阳雀金绣研究院作为雀金绣非遗技艺的传承者,对濒临失传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挖掘和记录,并致力于从事材料和工艺革新的试验,推动雀金绣在河洛大地再次焕发生机。(记者:郭歌)
【展览部分作品】
刻金犀牛
45cm×103cm
2021年
历时一年
观音三十二应身像
124cm×240cm
2023年
历时六年
重叠
61cm×85cm
2023年
历时一年
清供图
160cm×106cm
2020年
历时三年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