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灯火》和《少年司马光》:光山少年的“艺术蜕变”

  编者按:“新时代种子计划”是中国儿艺于2022年开创的全新创作方式:通过采撷当地最有价值的历史人文故事(土地上的种子),由国家剧院艺术家创作,由国家剧院艺术家与当地孩子共同完成首演,之后,再将这个被艺术赋能的极具个性的作品(茁壮的幼苗)“种”回属于自己的土地上,由当地师生不断排演,形成当地学校的戏剧传统,进而形成普及性戏剧生态,让“种子计划”作品伴随一代代孩子共同成长。

  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期间,中国儿艺为河南省光山县的孩子创排了《灯火》和《少年司马光》两部以光山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为土壤的“种子计划”作品,在中国儿艺艺术家的全程指导下,由光山县的师生表演完成。两部作品将在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闭幕式上首演。

  谈到一个孩子的变化,感受最深的除了家长,就是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们。近期,《灯火》和《少年司马光》剧组邀请孩子们的老师观看剧目连排,看着自己的学生在艺术的陪伴下逐渐蜕变,专注且自信地表演,老师们或惊讶、或骄傲,更多地则是感动与欣慰。让我们来看看老师的眼中,戏剧给孩子带来的变化。

《少年司马光》连排现场

  刘振宇在《少年司马光》中扮演的是金锁这一角色,从孩子在剧中的表现看,让我对这个孩子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课堂上的振宇是一个稳重、不善表现的孩子,但今天他向我展现了他阳光、自信的一面,从他与小伙伴对视时的眼神交流、肢体动作的表现我看到了那种散发在他身上的“光”的自信,可见他对所扮演角色的理解既准确又到位。振宇的变化离不开导演和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帮助,让我们光山的孩子、县一小的孩子从小在心里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少年司马光》连排现场

  姚梓昊在班里是一个内敛乖巧、听话懂事的小男生,但在饰演百福一角时,我看到了他调皮可爱、古灵精怪的另一面。我想是戏剧表演把他本来活泼可爱的天性给释放出来了,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听着他的每一句台词,我都能感受到属于孩童的天真无邪,最后希望他继续潜心努力,争取在闭幕演出中大放光彩!

《少年司马光》连排现场

  我班里王赟博和谢欣然两个“小豆包”参演了《少年司马光》,看了孩子们的表演,真是惊讶于孩子的改变。王赟博是班里很优秀的孩子,但是还是缺乏自信,在表达上和行为上会比较胆怯,平时肩好像总也打不开、不够挺拔。今天看到的他落落大方、行动迅速,紧跟着表演在走,和我对视的时候更是信心满满,我相信有了这次的经历,王赟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肯定能更上一层楼。欣然是班里最小的孩子,一直行动比较慢,像个努力的“小蜗牛”。这次表演中我看到了一个认真又努力的欣然,目光中多了一份坚毅,小动作也少了,在和我交流的时候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作为老师,我们和家长一样都希望孩子能全面发展,经过这次艺术的熏陶,孩子的性格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庆幸孩子们有这样的好机会,也为他们的改变而开心。

《灯火》连排现场

  我是邹梦祥的班主任,他在《灯火》里饰演匡永寿。平时我给他的评价就是没个正形儿。但在“高手”的调教下,我觉得他今天非常有形儿。整个演出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一个演员非常地专注,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包括每一句台词,都很投入。不论是民不聊生、黑暗的那种气氛,还是对光明的渴望、为寻求光明而战斗的勇气和决心,大家都演出来了,非常有感染力。

《灯火》连排现场

  我是马成和胡浩洋的班主任,看完《灯火》这部剧我感觉意犹未尽,一方面我感到我的两个学生在这个组里变化很大,展现出了他们不一样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学校教育还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这样的发展机会,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更好的影响。我也希望在组里的学生回学校后,可以把这种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传播给更多学生,给他们的人生带去更好的影响。

《灯火》连排现场

  我的学生汪晨晨原来在班里就是个活泼开朗、多才多艺的女孩,今天看了《灯火》的表演,感谢马导又给她在艺术方面带来了质的提升,也感谢导演通过这种方式给我们县的孩子带来艺术教育。今年我在教七年级语文综合课的时候,讲到家国天下,我给大家讲的爱国故事就是匡氏子弟的故事,今天看到这个故事被搬上舞台,还是由我们本土的演员来演,给我的感触更加深刻,新时代的热血青年就要用新的方式报效祖国。(采访整理:占敏 刁静 图片:胡淙堃 烁铭)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