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图片新闻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2023年6月18日,在河南省洛阳市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内,自助盖取文创印章的游客络绎不绝。这套该博物馆创新推出的文创印章,通过印章对应的9件博物馆馆藏物品,讲述隋唐大运河的故事。

  大三彩骆驼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大三彩骆驼印章 (受访者提供)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大三彩骆驼 (受访者提供)

  这枚印章的原型大三彩骆驼高65.5厘米、宽42厘米,昂首张口呈嘶鸣状,双目圆睁,四肢结实有力,立于长方形底板之上。骆驼的双峰间垫有黄、白、绿釉色花斑毡垫,双峰从毡垫的圆孔中露出,整件器物施白釉,骆驼鬃毛施黄釉。该博物馆馆长白雪介绍,它形体硕大、保存完好,造型生动逼真,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唐三彩作品。

  陶侍女俑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陶侍女俑印章 (受访者提供)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陶侍女俑 (受访者提供)

  这枚印章的原型是陶侍女俑。整件器物为红陶胎,表面残留白色陶衣。女俑面庞丰腴、五官小巧,身着交领宽袖襦衫,下着齐胸曳地长裙,露出上翘的鞋尖。在“她”的衣袖及长裙上可看到刻出的衣褶,双手隐藏在袖口中。

  黄釉执壶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黄釉执壶印章 (受访者提供)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黄釉执壶 (受访者提供)

  执壶又称“注子”,出现于中唐时期,是一种酒器,可注酒于酒杯中。这枚印章的原型唐代黄釉执壶高25厘米、宽16厘米,圆口、溜肩,短短的壶嘴与半环状提梁相对,双耳、斜鼓腹,平底、圈足。器物整体施黄釉,釉色纯正,釉面光滑,造型工整优美,整体端庄大气。

  隋代石狮子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隋代石狮子印章 (受访者提供)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隋代石狮子 (受访者提供)

  印章的原型隋代石狮子是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隋唐洛阳城宫城遗址内。它高96厘米、长60厘米、宽46厘米,双目圆睁,张口露齿,鼻孔外张,前肢伸直,五爪着地,后肢屈坐,呈蹲坐状,整体看起来敦实稳重,健壮有力,同时又显得憨厚可爱。石狮颈部浮雕有螺旋纹鬃毛,尾巴浮雕出松散的茸毛,十分有特点。这件文物是隋代皇宫建筑艺术审美的体现,弥足珍贵。

  铁锚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铁锚印章 (受访者提供)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铁锚 (受访者提供)

  印章上的铁锚属于洛阳运河二号古沉船,高63厘米、宽31厘米,为锻造。锚柄为八棱形,柄末端较细,内套一大铁环,可连接锚链。柄端出四锚爪,其中一爪尖套有一圆环,用于起锚。铁锚用铁链连接在船上,将锚抛入水底,可使船暂时停泊。

  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印章 (受访者提供)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 (受访者供图)

  这枚印章上的古沉船于2013年在偃师洛河北岸被发现,经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将其命名为洛阳运河一号,是迄今为止洛阳地区首次发现的古代沉船。出土时,船体长度约20.14米,首尾宽度分别为1.2米和1.48米,中部较宽,宽度为3.48米,残存最高处为1.42米左右,船身最大高度1.08米。它由13个船舱组成,在船的首尾设置有生活仓,中部设置货仓,是一艘小型内河客货两用运输船。

  白雪介绍,船体使用的木料较杂,有柏木、松木、榆木等,应该是民间工匠地取材建造而成。在船中和船首设置有双桅,动力是人力和风力共用,在遇到浅滩、风力不足和搁浅时,需纤夫合力将船拖行。根据碳14初步测定,这艘船应属明清时期。

  楼船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楼船印章 (受访者提供)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楼船 (受访者提供)

  楼船,是中国古代的战船及官船,因高船首宽、外观像楼而得名。楼船四周建有约1米高的矮墙,以防御敌人兵器的攻击,矮墙上开有箭孔和矛穴,士兵可以从箭孔、矛穴向敌方射击和搏斗。楼船最上面一层顶部竖有幡帜以壮军威,还设有金、鼓、旗帜用于指挥、联络。

  这枚印章的原型是该博物馆内的楼船复原船,按照1∶2的比例自古代楼船复原而来,船长19.5米、宽5.7米,深1.9米、高8米、主桅高13.6米、首桅高11.3米、船载重60吨左右,造船所用的木材为巴劳木和菠萝格木。

  盐铁使印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盐铁使印印章 (受访者提供)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盐铁使印 (受访者提供)

  印章的原型盐铁使印是一枚铜质方形官印,可能为唐代晚期的器物。盐铁使是唐代中期以后特置的官职,以管理食盐专卖为主,且兼掌银铜铁锡交易,多特派大臣充任或由淮南节度使兼任,常驻扬州。唐代最著名的盐铁使为刘晏,他在任时,盐铁之利一度成为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

  胡人骑马俑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胡人骑马俑印章 (受访者提供)

洛阳:9枚文创印章讲述隋唐大运河故事

胡人骑马俑 (受访者提供)

  印章的原型胡人骑马俑头戴幞头,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身着绿釉窄袖束腰长袍。马背上的胡人,双臂弯曲抬起,双手握拳,作驭马状。马俑四肢健壮、双耳直立,马身有金色彩绘痕迹,其优美华丽的造型,充分反映出唐代人对马的喜爱。(洛报融媒记者:智慧 通讯员:曹琥)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