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河南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掠影④|
浚县古城夜市喧 “烟火”沸腾新魅力

  摘要:一个地区夜晚灯光亮度与它的GDP成正比,夜间经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成为城市GDP的新轴心。近年来,浚县古城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与再创意,推进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依托特色文化,通过夜间环境设计与打造,大力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经济,形成独特的古城“夜”市喧IP。2022年发布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河南省有四个单位获此殊荣,浚县古城位列其中。

河南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掠影④|浚县古城夜市喧 “烟火”沸腾新魅力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浚县紧抓机遇推动文旅融合转型升级,蓄力打造浚县古城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以“‘烟火’沸腾起·古城夜市喧”为主题,创新发展夜游、夜演、夜娱、夜食、夜购、夜宿等夜间文旅消费产品,不断提振文旅消费市场信心,加快文旅消费市场复苏回暖,激活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2019以来,策划举办开展夜间文旅活动约400余场,文化旅游消费354.2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11.9亿元。

  一、高度重视,加强工作领导。一是政府主导,上下参与形成合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财政、文旅、商务、工信、统计等县直部门及相关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齐心抓,旅游景区自主抓,责任单位具体抓”的高效工作格局。二是政策助力,释放文旅消费潜能。为促进古城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发展,制定《浚县全域旅游规划》《关于促进文旅消费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浚县支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发展政策为古城景区松绑、减压、助力,

  二、项目为王,激活发展动力。争取公共文化、文物保护、市场恢复等上级文旅资金5997万元,实施灾后重建和文旅重点项目68个80.81亿元。其中,投资3.32亿元的浚县游客集散中心、投资2.8亿元的粤海酒店、投资2.54亿元的古城街区肌理修复、投资1.45亿元的黎阳公馆文化主题酒店、投资2500万元的古城街区灯光亮化、投资1500万元的庙前片区复建修复,带动了旅游环线、旅游功能、绿化景观、消费业态全面提升,完善文旅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拓展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功能。

河南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掠影④|浚县古城夜市喧 “烟火”沸腾新魅力

  三、六大特色,营造极致体验。一是特色灯光。以品文化、游古城为主线,利用光、影新技术对景区景点内树木、店面门头、园林绿地、地标建筑等实施灯光造景,通过节庆灯会、“千年运河,天下粮仓”光影秀等活动,提升游客的视觉体验。二是特色演出。将民间社火、西路大平调、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戏剧、潮玩潮酷等元素深入融合,分时段举办电音狂欢节、木偶狂欢节、社火展演大赛、国风华服大赛等,让游客每次夜游古城都有新鲜感。三是特色娱乐。“县衙断案”、“王员外招亲”、汉服快闪秀等互动式演出让游客梦回前朝,身临其境;县前街的泥咕咕、皮影戏等非遗文化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体验非遗魅力;翰林府的古装人物秀、关公机甲出动沉浸式体验项目,带给游客视觉震撼;西城门游乐场、网红小火车等娱乐项目,增加了街区夜游的互动体验;汉服、COSPLAY爱好者与网络红人自发表演的街舞、演唱、曲艺等节目,为游客展示了独特的浚县风采。四是特色饮食。利用浚县传统技艺制作特色美食,打造特色美食形象店——黎阳子馍、社火锅、晒咖啡等,西大街、西城门广场开展夜间摊贩式餐饮,吸引游客“味蕾”,促进人流聚集。五是特色购物。依托庙会、泥咕咕、大运河等文旅资源,联合企业开发玩偶、T恤等文创产品30多种;以西大街西北片区为核心区域,打造特色文创集合店——黎阳风物集,并塑造古风集市、名家书画、非遗文创商店、汉服体验店、民宿客栈、特色餐饮、精品零售等文旅商圈。六是特色住宿。景区打造品牌酒店、主题酒店、特色精品民宿等多元夜宿类型,周边配套建设有华景国际酒店、格林东方酒店、家天下君悦酒店陌上轻居酒店等品牌酒店;马家院、留间客栈、隐沫酒店等特色民宿和文化主题酒店,让游客玩的开心,住的安心。

河南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掠影④|浚县古城夜市喧 “烟火”沸腾新魅力

  四、强化配套,提升景区质量。古城景区优化配套设施和服务,重点完善交通、停车场、厕所、公共WiFi覆盖等服务设施,做好夜间文旅场所交通服务保障及环境卫生维护,加强移动支付、实时信息推送等智慧服务,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夜间文旅消费需求。一是夜间交通通达。全力提高交通通达度,建立集公交、出租、网约等为一体的景区交通线路网,方便游客集散;景区配备停车场,满足夜间游客需求,高峰客流时间,周边道路上划有临时停车位,为商圈和夜间文旅消费创造便捷交通条件。二是智慧服务完善。古城景区为三钻智慧景区,利用智慧化管理系统将景区客流量统计、实时监控、语音讲解和应急广播、应急呼叫等功能纳入系统,实现了人流监控、预警分析及行程引导,提升景区整体运行效率。三是环境干净整洁。建立健全的卫生制度,配备保洁人员120余名,每月不定期开展卫生检查。设有分类垃圾箱400余个,布局合理,数量充足,日产日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四是移动通信便捷。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在古城设有信号基站,5G网络覆盖率达100%,无线AP32个,可实现WIFI上网,景区商户线上支付覆盖率超过95%。

河南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掠影④|浚县古城夜市喧 “烟火”沸腾新魅力

  五、叫响品牌,提高社会影响。古城依托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塑造特色文化IP品牌,以“民俗大赏?玩转古城”“夜游古城?夜享生活”“‘浚’觅味道”“不夜黎阳?燃情仲夏”等特色文旅活动为抓手,推出沉浸式灯光秀、非遗展演、实景演绎、戏曲展演、街头艺演等文旅娱乐项目135项,引进文创产品、美食小吃、酒店民宿、文创市集、酒吧书屋等精致业态48种,商户913家,为古城夜间经济发展聚集更多人气。拍摄《嗨,夜!|首站:运河古城 千年回响》《大运河之歌》等媒体节目30余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古香古色、五彩斑斓、热闹非凡、门庭若市、异彩纷呈的浚县古城。景区内餐饮、住宿、文娱项目、商品销售等为周边居民增加就业岗位1300余个,解决就业4500余人。夜间文旅经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文旅产业实实在在成为了惠民和富民产业。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落实中央要求的政治担当,是助推“两个确保”、谱写城市建设绚丽篇章的重要支撑,对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文物保护、增强文化自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浚县古城进一步丰富古城业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充分挖掘文旅资源,增强夜间文旅消费的体验感,延伸文旅消费链条,全力打造文商旅深度融合、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贡献力量,为促进我省文旅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