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地方动态

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开馆

  4月21日,位于洛阳市九都路东段山陕会馆的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开馆迎客,洛阳再多一处文化地标。

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开馆

  作为万里茶道在洛阳的遗产点之一,山陕会馆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其依然完整地保留着最初的建筑布局。随着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开馆,游客可在欣赏会馆内精美的琉璃照壁、廊檐木雕及各式石雕构件的同时,透过内容丰富的展览陈列,追寻万里茶道留给洛阳的繁荣与兴盛。

  1.4万余公里万里茶道,跨越亚欧大陆

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开馆

  除了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还有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从洛阳经过,那就是万里茶道。

  为什么叫万里茶道?它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在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第一部分,大家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电子地图、互动设备等,详细了解关于万里茶道的历史及其在全国的各个遗产点。

  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馆长聂晓雨介绍,17世纪末,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万里茶道兴起。它南起福建武夷山,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从伊林(现二连浩特)进入现蒙古国境内,然后辗转延伸至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全长1.4万余公里,是历史上跨越陆地距离最长的商贸通道。

  “彼以皮来,我以茶往”是万里茶道上著名的谚语,说的是清朝的互市政策——用中国的茶叶交换俄罗斯的皮毛、呢子、毛毯等。

  从福建武夷山到俄罗斯恰克图,从温山软水的江南到漫天飞沙的大漠,从云深林密的山野到苍茫辽阔的草原,从古老繁盛的东方到热情开放的西欧,一片片小小的茶叶,满载着茶香与商人的殷切希望,打通了一条兴盛200多年的“世纪动脉”。

  洛阳是万里茶道水陆转运重要节点

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开馆

  在这条“世纪动脉”上,洛阳的位置至关重要。在该博物基本陈列的第二部分“天下之中茶道重镇”中,洛阳的商贸区位优势一目了然,堪称万里茶道水陆交通转运的核心之地。

  查看展厅内的万里茶道详细线路图不难发现,其在河南境内的线路,以洛阳为中心展开。茶叶等货物沿水路进入河南,先抵达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随后走陆路北上,经方城、汝州等地至洛阳。

  为什么要运到洛阳?聂晓雨介绍,作为元、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和交通要道、军事重地,洛阳是晋商南下、徽商北上、陕商东进的必经之地,是陆上丝绸之路、隋唐大运河的枢纽城市。在这里,大宗货物能快速完成水陆转运、集散交易。

  从孟津渡口渡过黄河,万里茶道在河南境内的主要线路就基本结束了,开始翻越太行山进入山西。

  万里茶道带动洛阳商贸繁荣

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开馆

  驼队马帮、冰雪风沙……在这条连接中蒙俄三国的国际贸易长路上,曾上演无数商旅传奇。这些传奇的主角,以来自山西的晋商为主。南来“烟酒糖布茶”,北来“牛羊骆驼马”。明清时期,拥有大量马匹、骆驼、牛车的晋商,成为连接南北方需求者和供给者的“中间人”、万里茶道的主要开辟者之一。

  随着茶道日益繁荣,囊丰箧盈的商人们开始在沿线重要城市建设自己的会馆,用以联络乡谊、聚会议事、沟通信息等。洛阳的山陕会馆,就是他们商业活动的见证之一。山陕会馆内的碑刻显示,当年捐银建馆的山陕商家有千户之多,而清代洛阳人口不过20余万,可以想见,当时晋商、秦商在洛阳所占的商业比重之大。

  在该博物馆展览中的“茶道与洛阳商贸”部分,大家可以详细了解当时洛阳繁华的商业场景。万里茶道给商人们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让自隋唐后逐渐冷清的洛阳商业市场再次兴旺起来。据《洛阳市志·商业志》记载,到了康熙中后期,洛阳已成为陕甘地区与中原、南方各省商品流通的重要通道。嘉庆、道光年间,全国各地汇聚于洛阳的行商坐贾有千家之多,年经营额估计有四五百万两白银。

  多国联动推动万里茶道申遗

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开馆

  目前,我国已联合蒙古、俄罗斯展开万里茶道跨国申遗行动。

  在该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第三部分,绿色的时间轴如同一缕茶香,带领大家了解茶叶的起源、发展及申遗过程。在这一部分,大家还可以看到从唐代至明清时期的茶具,了解古人烹茶乐趣。

  除基本陈列外,“春风哆茗 读懂茶票——中国茶票史话”也正在该博物馆展出。现场共展出不同时期的各类茶票300余件,如清朝咸丰年间的茶引(朝廷允许的茶叶购销凭证)、民国时期的茶农票和茶号票、官茶票等,集中展现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开馆

  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正常开放,您可关注微信公众号“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在参观服务中预约该博物馆门票。(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见习记者 李晓楠 文/图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