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两会声音 | 王爽:建议支持中大型文旅企业上市融资

  今年1月以来,旅游业快速复苏,加速回暖。尤其是春节以来,全国多地景区客流爆满。但是,总体来看,当前文旅行业的复苏仍然面对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文旅行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对恢复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爽建议,进一步加大文旅产业扶持力度,助推文旅产业复苏及高质量发展。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仍面临三大挑战

  王爽认为,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潜在影响远未消除。

  作为受疫情冲击最早、最大、最深的行业之一,过去三年文旅产业的供应链遭到重创,景区经营全面亏损,从业人员大量流失,整个行业失血过重,复苏困难。

  王爽用数字来说明文旅行业受到的冲击。她说,近三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均是2019年的50%左右,而收入更是低于人次数的增长。虽然2023年春节压抑许久的旅游需求集中爆发,但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整体数据也仅为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70%左右。

  从经济大环境来说,经济增速放缓导致文旅产业复苏艰难。

  王爽分析,近几年,全球债务危机加剧,经济增长衰退几率持续增大。联合国预测2023年经济增长将是十年来最低水平,约1.9%。而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居民就业率与收入水平的增长同时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依附性特点的产业,文旅产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产业衰退、经济降速,旅游行业绝不可能独善其身。

  最重要的是,文旅行业自身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未来将集中爆发。

  王爽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文旅产业发展迅猛,但产业本身也存在“先天不足”,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短板成为制约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

  在体制机制方面,我国的旅游资源及产品供给市场化改革不足,盲目投资现象突出,存在一定的产业泡沫。如2016年,国内游投资规模达到19.5万亿,相当于此前40年投资总量的数倍,快速膨胀导致产业“消化不良”。

  在结构方面,文旅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滞后,跟不上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导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长期存在。受疫情影响,这些深层次矛盾将在一定时期内突出地表现出来,对产业造成深刻影响。

  文旅产业处于深刻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

  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王爽认为,当前也是文旅产业深刻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

  一方面,疫情加速行业洗牌,产业结构正在优化调整。

  经过三年疫情,很多文旅产品停滞烂尾,一些市场认可度不高的旅游项目被淘汰,个别旅游景区倒闭破产,文旅市场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条正在全面优化,文旅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经受住疫情冲击和考验的景区,表现出较高的品质和较强的发展韧性,未来将在引领行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另一方面,文旅市场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王爽认为,文旅产业的“人海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传统的门票商业模式已不可能让旅游业重回黄金时代。在国家号召旅游景区门票减免的政策导向下,非门票收入成为未来旅游景区实现增长的重要引擎,这就需要景区持续创新。

  以清明上河园为例,近年来通过夜游、高科技体验产品、住宿产品的持续升级、扩容,目前非门票收入在2023年春节长假期间达到了总收入的46%,同比增长173%,已经达到了国际主题乐园景区的优秀标准。

  旅游偏好的改变,将深刻影响旅游投资方式和供给行为,创新创造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创新离不开持续性的投入,而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缺乏融资抵押物等客观困难,都成为了制约文化旅游企业发展的长期瓶颈。

  建议给予文旅产业系统性政策支持

  “未来的文化旅游产业,将作为我国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在谈到未来文旅产业的发展前景时,王爽说。

  因此,在三年疫情打击过后,需要尽可能地全面扶持行业生存与发展,让普遍生存困难的中小文旅企业度过难关。对此,王爽提出三个建议。

  首先是税务减负支持,建议将文旅企业的所得税率由25%降至18%。

  王爽认为,文旅行业属于传统服务业,就业容量大,人员密集度较高。未来随着文化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企业对于高素质人员的需求持续增加,与之伴随的就是用人成本必将不断攀升。

  因此,王爽建议将文旅企业的所得税率由25%降至18%,从而降低企业纳税负担。

  “此措施一方面鼓励企业练好内功,想方设法增加营收,提高效益,为社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鼓励企业确保员工的稳定性,多用人,留住人,解决更多的就业和民生问题。”

  二是证券市场支持。建议支持中大型文旅企业上市融资,将文旅行业明确纳入上市鼓励的行业白名单,适当调整业绩审核标准。

  王爽认为,中国旅游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不高,产业资源整合度不够强,资金周转不快,回报周期相对比较长。很多旅游企业的发展都受限于资金,都是以当地的一个景点来做经营,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实现高成长,就会受到制约。

  当前,民营旅游企业,常规融资依然比较困难,文旅企业在上市融资方面还受到较大的体制性约束。

  王爽建议,支持中大型文旅企业上市融资。将文旅行业明确纳入上市鼓励的行业白名单,鼓励符合上市条件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文旅企业,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和上市需求,选择不同的上市板块,通过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适当调整业绩审核标准。对于疫情影响严重、业绩大幅波动的文旅行业、企业,可由中国证监会、沪深交易所进一步完善审核规则。给与受疫情影响业绩大幅下滑企业一年恢复期,由专业机构对企业进行核查,对于已完全恢复且持续盈利能力(或持续经营能力)未发生变化,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支持申报IPO;对于报告期三年业绩因疫情影响存在大幅波动的情况,相关审核或注册工作正常推进。

  三是金融政策支持。王爽建议,引导各类产业基金投资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纳入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范围,鼓励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盘活存量文旅资产,发行REITs,推动旅游基础设施从资产投资、融资、管理到退出全过程形成资金闭环,为旅游投资建立资本循环体系,推动文旅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王爽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文旅企业探索新融资模式,推动知识产权、景区收益权、旅游建设用地使用权、文旅在建项目等抵(质)押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记者:白刘阳)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