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共服务 > 演展信息

安阳隋代张盛墓全虚拟展览在河南博物院官网正式上线

  昏暗的灯光下,沿着斜坡墓道往前走,墓室门口白色陶瓷镇墓兽瞬间映入眼帘,墓室四周砌砖结构浑然大气,伎乐俑、日用陶器等文物摆放有序,恍惚间,古灵精怪的“唐宫小姐姐”在这里翩翩起舞……2月13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国内文博界较为罕见的全虚拟场景复原展——安阳隋代张盛墓全虚拟展览在河南博物院官网正式上线,轻点鼠标,便可“一键”直达安阳隋代张盛墓现场,这里真实重现当年墓室场景,带给观众沉浸式、交互式体验,令人震撼。

28.jpg

  大家肯定还记得前两年火爆出圈的舞蹈《唐宫夜宴》吧?这支舞蹈灵感原型来自于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正是出土于张盛墓的13件隋代绘彩陶伎乐女舞俑,它们姿态各异,形象生动,踞坐演奏,长裙铺地,共同组成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型宴乐演出场面。

  采用三维重建技术打造的张盛墓3D虚拟场景,依托出土文物、当年考古发掘现场记录,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三维建模技术,通过游戏引擎,实时渲染,将墓穴内部形态、砖墙纹理、墓道地面、文物质感等各个细节精细呈现,让文物、空间分布、场景布置一目了然,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以任意漫游的角度带领观众了解隋代初年社会生活,深切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1959年5月,安阳豫北纱厂附近发现了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张盛墓。据墓志记载,墓主张盛,字永兴,南阳白水(今河南省南阳)人。隋立国后,张盛从县令一步步升至征掳将军、中散大夫。其夫人王氏先卒于开皇六年,开皇十五年与张盛合葬于相州安阳城北五里白素乡。张盛墓出土的各类随葬品192件,除了文武官吏、仪仗、镇墓兽、伎乐、僧俑以及生活用具外,还有很多日用器物的模型。这些随葬品是隋代初年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31.jpg

  张盛墓距今约1400年,由于自然和社会等因素变化影响,该墓室遭到了损坏,原貌早已不复存在,但其出土的一系列文物弥足珍贵,不少被认定为国宝。为了向公众最大程度地还原隋代的墓葬形制和经典文物,河南博物院利用数字化技术追寻重现当时场景。依托当年考古发掘记录,展现出3D虚拟场景和190余件文物各自方位,并对重点文物通过多形式进行介绍解读。3D虚拟场景以更加严谨、新颖和沉浸的方式,不断提升互动体验体验感和信任度。

  据悉,手机版“张盛墓”体验场景也即将推出。接下来,河南博物院还会根据张盛墓的研究成果继续丰富虚拟展的内容和功能,不断进行针对性优化,使其真正实现还原历史场景、创新虚拟展形式,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再上新台阶。(记者:温小娟)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