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农历正月十六,阔别三年的安阳桥庙会回来了。
独具特色的传统小吃,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小巧精致的民间手工艺品......沿着安阳市安漳大道一路步行向西,只见道路两侧布满各式各样的小摊位,前往安阳桥的游客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安阳桥庙会是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盛会。庙会主会场位于安阳河两岸,南北、东西绵延3公里,覆盖周边十多条街巷。按照习俗,庙会当天,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逛庙会、折柏枝、游袁林。
据说,安阳桥庙会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原来安阳桥南端有一座大王庙,每到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集聚到这里烧香磕头,同时伴随着有小摊贩,民间杂耍。安阳桥一带的船家、商家为保佑自己行船平安、事业兴旺,就兴起了农历正月十六叩头庙会。
吕村饸饹面算得上是庙会上最火爆的小吃之一。“到目前为止,您这儿大概卖了多少碗面?”一家饸饹面摊位前排起长龙似的队伍,记者走上前问。
“往年我们都会大致记一下,今年压根儿顾不上记录。今年庙会的食材提前好几天便开始着手准备,昨天下午,逛庙会的人就已经多了起来。”摊主申师傅忙到头都顾不上抬,他边干活边说,庙会暂停了三年,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特别多。
“如今逛庙会,不仅可以吃到安阳本土小吃,买到传统的非遗手工艺品,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和各种休闲娱乐的‘网红’游戏。”安阳市民李女士说,一别三年,今年带上孩子一起逛庙会,让孩子近距离感受新时代的庙会文化。
除了本地人,慕名前来逛庙会的外地人也不在少数。“早就听说安阳桥庙会十分热闹,在庙会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买不上的小玩意儿。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来自山西长治的刘先生带着一家人来逛庙会,老人买了黄连木树苗,给孩子买了“转转响”吉祥鼓,一家人都尝了饸饹面和炸血糕。
“折柏枝,溜百病”,是安阳桥庙会必不可少的项目。溜百病,也称走百病、丢百病、散百病。人们携柏树枝到安阳桥上散散步,以趋吉避凶,扫除百病。柏树枝带回家可以挂在自家门口,起到驱邪的功效。
“对于安阳人来说,逛了安阳桥庙会,春节才算圆满。”安阳市民杨先生说。(记者 赵阿娜)
责任编辑:陈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