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 鹤壁:“年味”里的非遗

  “年味”里的非遗,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静灶膛。送的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

  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这一天人们开始扫尘、祭灶、剪窗花、拜灶神、吃灶糖,每一项节俗背后,无不流淌着心中的“年味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逛逛鹤壁“年味”非遗好物好礼吧!

  浚县子馍

鹤壁:“年味”里的非遗

  浚县子馍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子馍也叫做石子馍,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子馍采用的都是上等面粉,配上油、葱花等制成火烧,然后再加入肉丝放到烧得滚烫的鹅卵石上面炕熟,最后浇入鸡蛋烤熟即可。油酥咸香的火烧,配上丝丝嫩滑的鸡蛋和肉丝,吃上去外焦里嫩。

  浚县八大碗

鹤壁:“年味”里的非遗

  浚县八大碗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清乾隆年间,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八大碗属于满汉全席之一的“下八珍”。《满族旗人祭礼考》记载: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请。浚县八大碗沿袭满族口味,并结合汉人饮食习惯。包括四荤四素,四荤为腐乳肉、小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以皮渣、海带、粉条、豆腐为主,经过独特的工艺制作而成。

  吴氏花生米

鹤壁:“年味”里的非遗

  吴氏花生米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始于清代中后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选用本地大花生及名贵中药,先将花生用八大料水浸泡腌制,然后捞出晾干,在大铁锅中加入黄河故道的细沙与花生籽同加热翻炒,火候适中,翻搅按同一个方向,直到花生籽在热沙中如漂浮,里熟皮不脱,晾干后食用。

  炸面虾

鹤壁:“年味”里的非遗

  浚县炸面虾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一种面多虾少、酥脆焦香的油炸食品,主要销售于正月古庙会期间。炸面虾的制作经过腌制河虾、调制面糊、油炸等过程,是浚县脍炙人口的传统美食。

  马氏懒渣

鹤壁:“年味”里的非遗

  淀粉食品制作技艺(马氏懒渣)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淇县地方风味食品,精选纯净的红薯淀粉、矿物质水、秘制天然配料和食盐。成品外观晶莹、有弹性、形状不规则,油性十足、口感温润。

  大湖九河黄酒

鹤壁:“年味”里的非遗

  大湖九河黄酒酿造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原料用精选的黍米、小麦等,所用水是大胡得天独厚的古井泉水,然后须经过“夏曲、秋晾、冬酿、春馏”,可酿出黄酒。

  “正事”纯粮酒

鹤壁:“年味”里的非遗

  “施家沟纯粮原浆酒酿造技艺”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施家沟烧酒坊承袭传统古法之酿酒技术,并结合经验与现代化设备所酿造的高粮酒,经地窖贮存,窖内先天自然之阴冷空气使酒中成分在长年相互调和吸收后自然醇化,去芜存菁,酒质芳香、甘冽、醇厚适口,酒龄越长风味愈显香郁醇和,回甜愈陈愈香,乃酒中极品。近期推出新品“正事”纯粮酒,其特色是:芳香浓郁、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回味悠长。

  王家辿野生红椿

鹤壁:“年味”里的非遗

  王家辿野生红椿古法腌制技艺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王家辿特产野生红油香椿色泽红亮,味道鲜美,曾为历代皇家贡品。2018年被公布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香椿酱精选优质红油香椿古法秘制,最大限度保持香椿的风味。

  缠丝鸭蛋

鹤壁:“年味”里的非遗

  许家沟缠丝鸭蛋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鹤壁特产“三珍”之一,曾为贡品。此鸭蛋煮熟后,蛋黄呈黄红色,切开可见内有缠绕着的一圈圈不同的色环,由外及里绕着中心,故称“缠丝鸭蛋”,有“金丝伴银线,精品缠丝蛋”之美誉。缠丝鸭蛋含微量元素,营养独特,口感细腻。

责任编辑:毛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