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今后文化工作的方向,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新征程上更要发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满满的信心和斗志,谱写新时代文旅发展新篇章。
博爱县文化资源丰厚,发展潜力巨大,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省级以上作家、摄影家、美术家协会会员超过200人以上,是省书法之乡、全国武术之乡。立足本土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关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总要求,沿着总书记擘画的文化发展方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方向,创作出服务人民、歌颂时代的文艺精品;我们要进一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润民心;要坚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行业经过3年疫情冲击洗礼,供给端和需求端以及供给模式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主动求变应变,尽快适应文旅市场新形势,在文旅复苏大趋势中抢得先机。
一、强化项目支撑,做强文旅市场载体
一是扎实推进续建项目,确保如期完工。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做好内部展陈设计;确保青天河游客中心项目、景观瀑布和水上乐园项目2023年五一前建成投用;推进青天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二是做好新开工文旅项目,确保总投资22亿元的博爱县北部山区康养水系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的青天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和总投资4900万元的青天河水电站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总投资460万元的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三是谋划储备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或培育1家文旅文创企业;引进探花庄、许湾等乡村旅游运营企业,盘活乡村旅游资源;谋划乡村康养旅游专项债项目和应急广播专项债项目。
二、坚持龙头景区带动,扩展文旅市场容量
重点提升青天河和月山寺景区品质,进一步发挥龙头景区带动效应。我县的青天河景区在疫情期间和“7.20”洪灾过后,一直在蓄力提升,实施了系列景区提升项目,其中景观瀑布项目为全国独有,明年旅游旺季前可以建成投用,将极大提升景区品质。游客中心项目已经成型,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拓展景区容量,提升景区服务能力。月山寺景区重点打造“八极祖庭”核心品牌,2022年我们申请到52万元八极拳国家非遗专项资金,用于八极拳传承弘扬,计划进一步优化提升八极拳展演活动,扩大八极文化影响力,与太极文化双璧辉映。
三、推动乡村旅游升级,扩宽文旅市场空间
以西部旅游环线和月寨路为主线,打造北部山区乡村旅游集群,将许湾、于庄、探花庄、江岭、小底等特色村落串珠成链。重点在探花庄、江岭村、青天河村打造太行民宿群,引进市场化运营模式,以创建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为抓手,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示范村,充分利用青天河景区吸附客源红利,形成北部康养旅游示范区。谋划实施于庄、许湾特色村提升项目,发挥于庄、许湾山水风光优势,打造丹河沿线特色亲水乡村旅游带。
四、坚持文旅文创融合,培育文旅新业态
实施文化振兴工程,鼓励文艺创新,每年选拔3至5个书画、戏剧、舞蹈、歌曲等代表作品参加省级比赛,确保取得名次;打造花间巷夜间消费特色街区,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刺激文化消费;建成“鄈城书画院”,定期开展书画创作展览,打响“书法之乡”文化品牌;建成柏山“酒器博物馆”,与柏山缸制作工坊、柏山缸文创产品展厅和柏山红色教育基地融合形成柏山文旅融合示范点;开展文创产品评比选拔活动,每年评选出10个最具创意的文创产品,给予相应的扶持和奖励,进而促进清化面塑、上庄姜制作工艺、清化竹器制作工艺等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激发全社会文创热情。
五、打造品牌营销矩阵,增强文旅市场影响力
一是办好特色节会,全力做好“樱桃节”“冬桃节”“红叶节”3个特色节会,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形成博爱特色节会品牌;二是利用好电商平台,发挥博爱电商之乡优势,将博爱特产推销出去;三是打造新媒体宣传高地。与县融媒体心中合作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宣传博爱非遗项目和文创产品。开展博爱文旅抖音大赛,鼓励群众录制传播博爱人文山水视频;完善博爱文旅微信公众号,定期推介博爱文旅动态。(博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娄紫娟)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