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在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巍馆员介绍了南阳市陈棚墓地发掘收获,发现30多座汉代墓葬,集中出土了一批原始瓷器,这在南阳极为罕见。
陈棚墓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孔明路东侧,东距白河约300米。为配合南阳市宛城区第三片区陈棚社区改造项目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2年2至3月对该区域进行文物钻探及考古发掘,共发掘汉代墓葬31座,其中土坑墓15座、砖室墓16座。土坑墓中9座有墓道,为甲字形竖穴土坑墓;6座无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砖室墓中4座有墓道,12座无墓道。土坑墓葬具均为一椁一棺或两椁一棺,人骨均腐朽,部分仅存痕迹。砖室墓分单室和双室,青砖砌筑,砖墙砌法为两顺一丁或三顺一丁,铺地为顺砖平铺或人字形平铺。本次发掘共出土随葬器物300余件,主要有铜器、陶器、原始瓷器等。其中陶器组合以鼎、壶、盒(土坑墓)和仓、灶、井(砖室墓)为主;原始瓷器出土40余件,器型有鼎、大壶、小壶、钫壶等;铜器主要有铜盆、铜镜、铜熏炉、印章、弩机及铜车饰件等。
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初步判断,这批墓葬均为两汉时期,土坑墓的时代约为西汉中晚期,砖室墓的时代大致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其中,M20与东邻编号M2东西并列相邻,形制方向一致,随葬器物类同,推断是夫妻异穴合葬墓;M27与北邻编号M26南北并列相邻,形制相同,随葬器物类同,亦为夫妻异穴合葬墓。本次发掘出土原始瓷器40余件,原始瓷处于陶器向瓷器过渡的阶段,最早出现于商代,一直流行到东汉时期。在东汉之后,随着工艺的进步,才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历年来南阳地区原始瓷器发现较少,集中出土极为罕见,象征着墓主人一定的身份和地位。陈棚墓地的考古发掘成果,为研究南阳盆地乃至中原地区汉代墓葬、汉文化及原始瓷器的发展演变等提供了新资料。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