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过精细化考古发掘,在王城岗大城中北部发现了围绕着夯土边界的类回廊遗迹,禹都阳城聚落结构初露端倪。”1月5日,在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王城岗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马龙说,这一发现提示大城在龙山文化时期或曾利用夯土修建宫殿,这一发现为禹都阳城图景的复原提供了新材料。
王城岗遗址位于嵩山南麓颍河谷地中,东起五渡河西岸、西至八方村、北依王岭尖、南抵颍河北岸,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发现于1951年,1976-1981年的发掘发现了两座龙山晚期小城,并发现有夯土基址块、奠基坑、青铜器残片、玉器和文字等。
2002-2005年,王城岗遗址新发现一座面积34.8万平方米的龙山晚期大城,同时发现了祭祀坑、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重要遗存,并在大城里发现几处大型夯土基址。这里成了夏文化研究探索的重要遗址。
马龙说,王城岗遗址证明了中原地区在龙山时代晚期已迈入文明社会,大城可看作是雏形国家政治实体的中心所在,是探索中原地区从龙山时代万国林立的态势中崛起为二里头时代天下核心的关键遗址之一。
2020年起,王城岗遗址作为“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点项目,考古人员通过勘探和发掘相结合,以及多学科合作,不断深化对王城岗遗址的文化内涵的认识。截至目前新发现龙山晚期、二里头、商周、汉等时期遗迹146个。2022年,新发掘面积近五百平方米,在大城内有一系列重要发现。
其中,在大城东北部新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仓储和祭祀遗迹。“结合2021年在此区域发现的出玉器的祭祀坑和2002年发现的祭祀坑,可以认为大城东北部区域(W5区)或是龙山文化时期王城岗大城内的仓储区和祭祀区。”马龙说。
2022年初,在王城岗大城内发现有二里头文化时期首见的石凿加工作坊等手工业生产设施,发现有多处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方形小型半地穴式建筑,结合2020年发现的带散水的大中型建筑、2021年发现的除二里头遗址外仅见的兽面纹陶方鼎等祭祀遗存,考古人员认为,王城岗遗址在二里头时代仍为二里头王国里较重要的地方中心城址。
此外,在王城岗大城内还发现二里岗时期的大型建筑F6和祭祀有玉钺、玉觿、贝币和成组箭镞的祭祀坑。
马龙表示,结合近三年发现的二里岗时期的玉戚、大卜骨、原始瓷尊、夔把杯等高等级遗物及大城内的二里岗时期的壕沟G9,改变了以往认为王城岗遗址到二里岗时期已衰落为普通村落的认识,我们认为二里岗时期的王城岗遗址或为一处军事据点。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