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近殷墟甲骨文

  殷墟是甲骨文的故乡,汉字的发源地。殷墟甲骨文是中国成熟的系统文字,目前我们大概发现了有16万片,能够单体认出的字大概在4500字左右,能够识读的大概在1500字左右。甲骨文主要是当时的王室或者贵族用于占卜的文字,内容非常全面。据悉,甲骨文有三次重要的发现都在宫殿区,比如,1936年的 YH127坑、1973年的小屯南地和1991年花园庄东地H3甲骨,这些甲骨总共出土了上百片,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甲骨文的发现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近殷墟甲骨文

  甲骨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找到,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只当作包治百病的药材“龙骨”使用,把许多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磨成粉末,浪费了许多极为有价值的文物。后来,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时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百余年来,安阳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约16万块。

  甲骨的占卜流程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近殷墟甲骨文

  甲骨一般是商王室或贵族用于占卜的载体。商人占卜前,首先会将选好的龟甲或兽骨整治,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钻凿出一些长槽和圆孔备用。占卜的时候,由贞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巫师用一根燃烧的木炭去灼烧这些凹槽。灼烧之后,甲骨的正面便会产生一些“卜”字形的裂纹,而贞人便是根据裂纹的走势来判断吉凶,随后把有关卜问的内容记录在甲骨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卜辞”了。

  经过一段时间,积攒的甲骨会被保存起来存入特制的窖穴里。所以今天我们发掘的甲骨片大多是集中在一起的,这也成为了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近殷墟甲骨文

  第一,证实历史。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中国早期国家——商朝的存在,甲骨文上的信息给后人提供了最原始最真实的商代实事生活;证实了《殷本纪》的史料价值,使《史记》之类历史文献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其意义不仅局限于商史。

  第二,促进文明。对中国文化史的完善,对汉字形成和演变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民族的历史只有在出现文字之后才可以被叫作文明史,之前叫作史前社会。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它的发现使得中华文明史的起始时间大大地提前。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