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哪吒之魔童降世》刷新国人对国产动画认知,《唐宫夜宴》让河南火爆“出圈”……国潮当前,与文旅融合日益紧密,带来了新一轮发展契机。

  “国潮”掀起现象级热潮

  在大国崛起与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国潮”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方式和生活态度,慢慢渗透到大众生活中。

  “中国故事”正在通过极具创意的形式、年轻化的表达,成为越来越多品牌的选择,融入到消费领域,尤其是受到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生活的“95后”与“ 00后”的青睐。

  根据人民网研究院与百度联合发布的《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国潮在过去10年关注度上涨528%,从经典国货到中国智造,再到文化、科技全面开花,国潮走过三个阶段,如今的国潮已经迈入3.0时代。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微博中关于“国潮来了”的话题,达到了305万讨论、47亿阅读量的巨大规模。抖音中关于“国潮”话题的视频有33.8亿次播放量,已成为“现象级”热潮。

  国家也积极鼓励国潮品牌建设和消费,2022年7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挖掘中国文化、中国记忆、中华老字号等传统文化基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新生消费群体消费取向研究,创新消费场景,推进国潮品牌建设”。

  “国潮+沉浸式文旅”

  成为疫情下的商业流量新密码

  随着国潮的兴起,旅游业也不断探索国潮新玩法、新产品,以文化赋能为依托,植入国潮IP,从穿汉服免费畅游旅游景区,到形式多样的国风国潮主题文旅活动,“国潮+文旅”跨界融合产品不断涌现。

  随着沉浸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国潮兴起带动存量商业“活”化,寒潮下的存量商业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开展“国潮+沉浸式文旅商”造景升级,深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位于西安曲江曼蒂广场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自2022年5月开业以来,长期占据抖音热搜榜前三,更在2022年国庆七天黄金周同时登顶“抖音吃喝玩乐榜”、“大众点评榜单热门榜”、“美团趣玩榜”以及“马蜂窝汉服拍摄地排行榜”,迅速成为西安乃至国内现象级的文旅商IP。

  借助爆款影视IP,找准自身差异化定位改造。

  《长安十二时辰》影视剧曾为西安带来超17%的客流量,而长安十二时辰街区项目,正是由陕文投集团联合影视IP方娱跃文化、餐饮专业运营团队永兴坊共同建设,通过在曼蒂广场这一存量物业中注入知名IP,以打造唐文化旅游新标杆为目的进行的改造升级。

  曼蒂广场位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唐城墙遗址公园的“四唐”之中,尽管周边特色唐文化旅游项目林立,但贴近日常生活的市井文化类项目尚属空缺,而《长安十二时辰》影视剧就将长安市井生活进行了精彩重现。

  因此,该项目以“市井商街”的差异化定位,在总建面2.4万㎡的空间里,打造了集全唐空间游玩、唐风市井体验、主题沉浸互动、唐乐歌舞演艺、文化社交休闲等为一体的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体验街区,与周边景点缺乏消费场景、皆为辉煌宫廷的景区区别开来,这次改造直接让原先无人问津的商场街区成为人山人海的唐街。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图片来源:《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公众号

  全感官全体验设计,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唐风市井生活。

  项目以“唐食嗨吃、换装推本、唐风雅集、微缩长安、情景演艺、文化盛宴”等六大沉浸式场景为核心,从一个时辰出发,精耕一日十二序列内容,形成“十二时辰业态各异,一年四时景致不同”的独有项目效果。

  通过“12”维度的系列亮点体验内容,“12处长安场景”、“12条长安街巷”、“12道经典菜品”、“12味地道小吃”、“12个长安礼品”、“12位唐朝人物”、“12场特色演艺”、“12场沉浸故事”、“12个唐朝节日”,形成九个系列合计108个项目亮点,在建筑、软装、钱币、人物、服装、语言、音乐、故事等领域构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唐朝时空,让游客踏入街区即是“大唐人”。

  除此之外,还可以租汉服、做唐代妆造,而且设置NPC百余人,除了真实的历史人物李白、王维、狄仁杰等,还有影视剧中的人物张小敬、崔器等,在与NPC互动下,让游客深入其中感受人物、故事和情感,真情实感地体验拥有一个“唐朝朋友”的感觉。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图片来源:《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公众号

  文旅商高度融合,创造多个盈利增长点,打造新消费综合体。

  项目占地三层,建筑面积2.4万㎡,打造出由“热门剧集IP+沉浸式娱乐+主题餐饮+国潮零售”组合而成的新消费综合体。

  负一层为“攒星揽月·畅飨长安”主题的原汁原味全唐市井生活体验空间,

  这里集聚了100余种唐长安城的美食,各类唐朝手作、文创店铺、银器、琉璃、香料、唐绣、陶器、三彩、木作等汇聚于此。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图片来源:《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公众号

  一层是以“和合之美·风雅长安”为主题的唐风主题互娱休闲空间。

  在南北中庭公共区域的三大舞台,各种特色演出将“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场景进行完美呈现。与此同时,大型沉浸式演绎游戏“大唐永不眠”,带领游客体验12个经典故事剧本。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图片来源:《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公众号

  二层是以“花萼相辉·夜宴长安”主题文化宴席体验空间。

  游客能够在长安十二时辰充分享受到“观一场唐风唐艺、听一段唐音唐乐、演一出唐人唐剧、品一口唐食唐味、玩一回唐俗唐趣、购一次唐物唐礼”的一秒入唐体验。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图片来源:《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公众号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收入包括门票收入、街区消费以及包间餐饮服务三部分,项目方还建立了线上、线下会员体系,打造私域流量,游客可以从平民做起,一路做到宰相甚至更高,不同等级的游客进来会有不同的体验。

  这种身份还会衍生到线上交易环节,线上产品销售、商城、直播都已陆续开启,实现多渠道变现。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戏精桃花源》主题商业

  《戏精桃花源》是由北京戏精文化打造的国风大型沉浸式主题商业空间,项目于2022年3月上线,位于北京东三环富力广场, 场地面积4000余平,共有上下两层。

  项目以五柳先生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为设计灵感,引入与“国风”主题相契合或有意愿契合的商业品牌,通过沉浸式空间内容、实景演员、剧情演绎以及线下游戏,结合零售新业态,打造属于年轻人的沉浸式娱乐休闲空间。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图片来源:《戏精桃花源》公众号

  “桃花源”沉浸式场景打造,白天夜晚游不同。

  《桃花源记》IP本身具备一定的神秘感,让人产生更多探索的欲望,其内核是一个纯朴美好的村落,能够触达体验者们的情感共鸣。

  项目团队在其描写的美好景象的基础上突破想象,赋予了更多不可思议的建造设想。

  鳞次栉比的街道、有主有次的桃源建筑、桃源中央的参天桃花树、承载记忆的门氏医馆,门店、演员、服化道具等都是服务于“桃花源”世界观。进入“桃花源”,游客就是“戏精”。

  “桃花源”白天与夜晚的项目也有所不同。

  白天客流较多,客单价较低,主要为消费者进行解密等情节剧本的演绎;晚上则注重通过舞台布景,灯光表演等装置,视听设备带领消费者进入情境,客单价较高。不同的表演形式充分地利用了项目的空间,不仅解决了客户问题,也成为了项目一大特色。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图片来源:《戏精桃花源》公众号

  沉浸式玩逛演吃买,场景与品牌相互赋能。

  项目将沉浸式场景、剧情演员、故事游戏、入驻店铺,通过游戏串联起来,消费者可以在真人NPC的互动和帮助下完成任务,在游逛的同时还完成了游戏体验。

  因客群定位为35岁以下年轻人,项目入驻了近30家知名年轻国风品牌,这些品牌或被植入桃源场景,或被写进解谜剧情。

  品牌与场景的相互融合,让体验者在玩逛演吃买的过程中完全不出戏。例如,“靖十三饮子铺”为全国首家旗舰店,还原了宋朝《东京梦华录》的古法茶饮,荔枝膏水、白瓷梅子汤、银雪皇菊汤等一经推出即成爆款。

当国潮碰上沉浸式 掀起文旅新风潮

图片来源:《戏精桃花源》公众号

  “国潮”的背后是供给的创新,要满足客户对品质、文化、个性、体验等消费的创新需求。

  如今不少案例已经说明,打造新奇有趣的沉浸式体验,正成为盘活存量商业的流量密码,如今“国潮”之风正盛,要做到“好风频借力,助我上青云”,尤为需要注意:

  一是在城市中心的存量商场进行再次更新和改造,要讲好“中国故事”,将国潮IP转化为商业IP;

  二是做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沉浸式体验,通过主题景观、演艺内容、消费业态、文化线索、故事玩法、真人互动、科技手段等有机融合,营造国潮沉浸式文商旅体验吸引线下客流,将文化场景转化为消费场景,助推线下商业焕发活力。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