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濮阳杂技之“走钢丝”:“难”与“美”相结合的技术

  濮阳杂技的传统技种有形体表演、平衡技巧、耍弄技巧、动物驯化、幻术表演、高空节目、乔装表演、软硬气功、滑稽、口技等,主要以形体技巧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濮阳杂技得到各级政府重视,优势节目不断推出,逐步奠定了它在全国的地位。

  平衡造型类技目是濮阳杂技的主流,走钢丝是其中一种。

  走钢丝,是我国传统杂技节目,汉代称“走索”“铜绳伎”,三国、魏晋称“高縆”“踏索”,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就有“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的双人走索描写。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开始统称走索为走钢丝。

  钢丝从支撑的硬、软方面可分为硬钢丝、软钢丝,从高低方面又可以分为高钢丝和低钢丝。表演走钢丝时,演员要靠两只胳膊掌握身体的平衡,软钢丝因为左右飘摆的幅度较大,所以比硬钢丝完成动作的难度也要大得多。走钢丝是“难”与“美”相结合的技术,“难”是因为这种平衡技巧难以取胜,“美”是因为它把运动中的形体美醒目地展现在一根细细的钢丝上,从而使得这一节目具有独特的魅力。

濮阳杂技之“走钢丝”:“难”与“美”相结合的技术

“巧手”走钢丝(资料图) 濮阳日报社供图

  濮阳杂技的走钢丝,在传统技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内容。濮阳市南乐县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刘梦轩表演的走钢丝堪称一绝。他除了在钢丝上能连翻几个跟头外,还能在钢丝上头顶一摞瓷碗骑着独轮车前走后退,还可以在钢丝上顺躺、横躺、左右悠忽(小悠忽是指边悠忽边走,大悠忽是指左右悠忽180度)。此外,濮阳大型杂技情景剧《水秀》中表演的《高空走钢丝》节目,达到了青出于蓝的艺术效果,也深受广大观众所喜爱。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