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平台发布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重大考古新成果,北宋州桥重见天日。至此,深埋于历史风尘中的州桥与千年未动过的中轴线,终于抖落一身黄沙,露出本来面貌!日前,开封市图书馆重磅荐书——《汴京州桥的历史记忆》!
《汴京州桥的历史记忆》是开封考古及文化历史研究丛书之一,由开封市图书馆委托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兆鹏教授主编。
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宋]王安石《州桥》
图中为州桥石壁上的海马祥云图案
一城宋韵,八朝开封。开封作为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北宋时期,繁华的汴河两岸商铺云集,每逢夜晚,“两岸夹歌楼,明月光相射”,皎月沉底,登桥赏月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州桥明月”也因此成为了“汴京八景”之一。
作为东京城胜景的见证者,北宋之后的岁月里,州桥历经重修改建。黄河泛滥导致汴河淤塞日渐严重,明朝末年一场洪水灌城后,汴河与州桥彻底在开封地面上消失。到了清朝,开封城重建,州桥却故迹难寻。2022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取得重要进展,沉睡地下的开封州桥终于再次露出真容。
州桥是历史,也是文学。《水浒传》里,但凡写到京城里发生的事,州桥总是频频出场,成为故事背景。这是“青面兽”杨志卖刀的地方,也是林冲被刺配沧州道时经过的地方。在诗人王安石、梅尧臣、范成大的笔下,州桥是反复吟咏的对象。
图片
《汴京州桥的历史记忆》这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历史追思”,旨在考察州桥的历史变迁,引经据典还原北宋州桥商圈的繁华景象。从杨志卖刀到文治之道,从“海马”石壁到“华夷图石”,全书以细腻的笔触讲述州桥见证的历史风云和人物故事;第二部分“诗词存照”,从文学角度对20余篇歌咏州桥的诗词曲赋进行了详细注释和全面解读,以便读者阅读欣赏,并藉此了解州桥在古人心中的印象和地位。
本书还邀请专业插画师根据书中内容精心绘制配图插画,使本书既有学术性,又兼具可读性。
责任编辑:李辰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