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飘香迎国庆。国内特别是南阳市有三个县局部出现个别输入型疫情,旅游重点县西峡县静态管理三天,对旅游市场影响较大。前三天晴空万里,气温较高,游客热情高涨,出游人数明显增多,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后四天阴雨绵绵,气温突降20余度,严重影响游客旅游出行。旅游市场整体回暖,10月1日至7日,全市共接待游客594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6%;实现旅游收入21.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5%。五星级饭店出租率为46%,四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为45%,三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达到65%。整个假期各级机关值班值勤人员在职在位,尽职尽责,全市文化旅游市场安全无事故。
假日期间,南阳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智慧等领导先后参加了卧龙岗文化园开园、白河正式通航通游仪式,两个项目受到省厅的关注,各级媒体报到转发相关盛况,炒热了节日的气氛,扩大了社会影响力。10月1日至2日朱是西又分别到淅川荆紫关、西峡老界岭实地调研文旅发展,指出文旅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一个绿色产业,也是一个扬名富民的产业。要深入挖掘我们丰富的文化内涵,利用好自然旅游资源,努力发展文旅产业。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推动南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旅游市场安全有序
节前,局党组专题研究,召开十一假日期间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重点筹划部署节日期间安全防范工作,制定了节日领导干部值班值勤表,拟制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国庆节假期间文化和旅游市场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2年国庆假期及前后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各级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压实四方责任,在抓好文化旅游产业恢复发展的的同时,继续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优化疫情防控和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国庆节日期间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各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景区坚持“限量、预约、错峰”, 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景区的开放管理。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严格限制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75%,做好游客扫码测体温工作。指导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为扎实做好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稳定工作,各级组织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突出火灾隐患排查、常态化疫情防控、旅游包车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等工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派出11个节日安全综合督导组分别由分管局长(科长)带队,深入到各县区组织不间断对旅游景点、星级饭店、旅行社、重点文物单位和网吧、KTV等文化娱乐场所重点部位安全工作进行抽查,确保万无一失。同时,每日通报国庆期间天气预报情况,为县区和旅游企业及游客提供出行参考。
二、强化质量意识,文化旅游市场不断丰富
9月28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南阳文旅“十一”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投资集团、卧龙岗文化园相关负责人通报全市文旅“十一”系列活动。10月1日,卧龙岗文化园正式开园,占地2200亩的一期工程将再现凤鸣高岗、龙吟淯水之千年古城文化底蕴。卧龙岗文化园围绕楚汉文化、诸葛亮文化、本地非遗文化等,在园区的溪谷廉泉、飞龙潭、诸葛草庐、躬耕陇亩、龙门照壁等点位分时段布设演艺节目,情景剧、汉舞、曲艺、器乐、行为艺术等表演。游客可以观看气势磅礴的情景舞蹈剧《臣本布衣》和活雕塑演绎《三顾茅庐》,穿越到那个风云迭起的三国时代;可以体验众人齐诵《出师表》,感悟一代先贤诸葛亮的爱国情怀;可以欣赏国家级非遗南阳三弦书《孔明传奇》,说唱间诠释诸葛亮一生传奇;可以聆听悠悠古琴,一曲《卧龙吟》,令人心驰神往,梦回卧龙;可以欣赏曼妙灵动、千姿百态的汉舞,一览大汉风华;可以品味精彩绝伦的汉服走秀,步履间尽显大汉威仪。除了精彩的节目,非遗文化和汉风市集也是趣味十足,120多名非遗手艺人现场制作玉雕、传拓、刺绣、糖画、剪纸、烙画、面塑等非遗项目;琳琅满目的汉风市集,租汉服、贴花黄、拍古装,游客可以充分体验传统服饰文化之美;投壶、木射、套圈,各种古风雅趣的游戏让人流连忘返。同日,白河正式通航通游,曾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白河泛舟将从梦想走进现实。9月30日至10月2日,在南阳市文化馆西广场举办了文旅文创成果展,各县区近百家文旅游企业展示了近千种文创产品。同时“行走南阳发现中国之美”抖音挑战赛正式启动。
国庆节假日截至目前全市公共图书馆进馆人次约30504人,线上、线下活动293场,线上、线下惠民参与人次约63526人;公共文化馆进馆人次约14152人,线上、线下活动266场,线上、线下惠民参与人次97753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进馆人次约18936人,线上、线下1166场,线上、线下惠民参与人次291096人。全市各县市区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其中10月3日,在中国传统佳节重阳节到来之际,新野县图书馆走进上港乡中心敬老院开展“喜迎二十大,浓浓敬老情”重阳节送书送温暖慰问演出活动,为群众人民送上节日的祝福和精彩的文艺演出,并送去精心挑选的期刊、报纸。宛城区城南里文化美食街,举办中国•南阳第二十届收藏文化交流活动暨城南里第二届美食文化节;龙湾温泉景区举办仲景经方汤泉节,游客们可以沐浴仲景经方汤泉、品仲景养生药膳、观经典大片、享非遗体验、红色教育主题活动等;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推出甲骨文拓印研学活动和穿汉服免费游优惠活动。南召县大宝天曼景区举行了南阳市大铜器争霸赛(传统民俗)暨首届金秋山货节,并推出对南召居民凭身份证现场和网上预约免门票入园和南召外居民享受一票进两人的优惠政策。唐河水秀喷泉在国庆假日期间每天晚上进行演绎,画面唯美、视觉震撼。社旗山陕会馆景区为迎国庆,推出系列文化旅游惠民活动,戏曲、评书天天有,各种民俗表演持续不断,镖师走镖、武术表演等处处争艳,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三、强化服务意识,乡村旅游成为旅游的首选
假期前三天,天气晴好,因疫情因素,很多市民携亲朋好友,走进乡村,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快乐。假日期间通往方城县七峰山生态旅游区、七十二潭景区、德云山风情植物园、大乘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望花湖风景区等主要景区的道路上自驾游车辆络绎不绝。南阳紫金绿园、荷花园、玉兰生态园、汉冢卢园、画家村、石头村、丹江孔雀谷、凤凰古寨艺术村、龙泉度假区等乡村旅游点,以品尝美食、购物、文化活动、徒步健身、娱乐休闲、家庭聚会等形式多样的乡村体验旅游,使假日市场日趋丰富。汉冢卢园举办了优惠大酬宾,免费看古装戏、猴戏魔术、变脸表演等活动,大山农业科技园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活动。瓦店豫花园、紫藤斋葡萄园、黄台岗画家村等农游点在假日期间生意火爆,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去观赏、垂钓、采摘、摄影、品尝农家饭菜。方城县望花湖周边吴沟村、庄科村,七峰山周边南王庄村、磨沟村等农家乐生意火爆,博望黄金梨、三环山软子石榴、贾李庄冬枣等采摘园区也迎来游客小高峰。桐柏县月河徐寨、城郊尚楼、新集磨沟等旅游示范村,假日游客络绎不绝,很受游客青睐。内乡县农家采摘游持续升温,堰庄村的石榴、杨沟村的柑橘、灌涨的葡萄、大周村的猕猴桃,已经逐渐成为内乡乡村游的品牌,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感受农家收摘丰收喜悦。
四、注重文明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意识不断提升
节前,各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悬挂国旗、彩旗,布置花卉图案,为国庆节日营造良好氛围。各级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微信以及车站、广场、景点信息屏等多种渠道,动态发布有关实时道路交通情况、住宿、饮食、气象、卫生、景区接待量和文明旅游提示等服务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出游、文明出游。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旅游服务单位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防止餐桌浪费行为的要求,提倡就餐小盘光盘行动,有效遏制了餐饮浪费现象。市域旅游景区景点在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处、入口、主要通道设置文明旅游提醒标牌,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设立文明旅游引导员、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在游览线路、重要游览点进行文明旅游提示和宣传广播,开展文明引导、文明劝导,进一步提升游客安全防疫、文明出游的意识。国庆节假日期间,全市各景区、乡村旅游点等游览区域井然有序,排队、戴口罩、保持距离等已成为游客的日常习惯。预约入园、扫场所码、检测体温等程序已经被广大游客普遍接受,并积极配合。内乡县衙安排志愿者为游客提供茶水供应、游客帮扶、医疗救助、秩序维护等服务,以更贴心的人性化服务方便广大游客出行参观。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人数增多。广大游客的爱国热情高涨,假日期间,一些社会团体、个人等纷纷到桐柏革命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地、唐河革命纪念馆、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瞻仰革命英雄前辈,重温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五、严格行政检查,筑牢文化旅游市场安全底线
节日期间,各级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部门从严行政检查,指导督促已复产复工的景区景点、星级饭店、旅行社、网吧和KTV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坚持常态防控、有序开放、预约限流,严格执行日常消毒通风、配备防护用品、员工健康管理、入场戴口罩及检测登记等疫情防控措施。严格审查旅游包车车辆和驾驶人的资质,签订规范的租车协议;指导旅行社加强导游、领队的安全教育,在行程中,提醒司机安全驾驶,提醒游客落实“一盔一带”交通安全措施,做到安全乘车。督促A级旅游景区落实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景区内观光车、索道、缆车、游乐等设施设备的自查。各级联合本级消防救援部门组织对室内公共服务场所、娱乐游乐场所、大型机械设备设施、A级景区、星级酒店、文保单位等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检查,摸排安全隐患,及时整治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50余处,为节日期间游客出行提供了扎实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李辰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