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安阳相州窑复烧成果发布会在安阳迎宾馆举行。经考古、文物单位和高校专家学者鉴定,本次复烧的26种器型、70件青瓷和白瓷作品,基本符合相州窑使用材料、造型、釉色、装饰技法等特征,达到了预期效果。这标志着安阳相州窑复烧成功,填补了相州窑文化传承的空白。
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宣布安阳相州窑复烧成功,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致辞。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发言,省文物考古学会副会长秦文生,市领导董良鸿、薛崇林等出席。
高永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安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不懈加强相州窑保护研究,开展复烧技术攻关,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及国内外陶瓷艺术专家,共同推动相州窑活化利用,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本次复烧出窑瓷器成功还原了古法烧制技术路线和艺术特色,让这颗遗落千年的明珠重新绽放光芒。相州窑是文化、是历史、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将持续深化相州窑保护研究及周边产品创新开发,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相州窑成果,做大相州窑产业,打造相州窑品牌,奋力跻身中国名窑名瓷行列。
发布会后,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相州窑出土瓷器精品和复烧作品展。
据了解,相州窑是一座创烧于北朝,历经隋代,延续至唐朝初年,大型的、北方地区最早的瓷窑遗址。其烧造的白瓷质地细腻,造型美观,釉色厚重凝润,开创了我国烧造白瓷的先河,奠定了唐代及以后我国瓷器“南青北白”的格局。2020年以来,我市成立相州窑复烧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复烧技术攻关,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8月18日召开的专家鉴定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考察了相州窑复烧作品,听取情况汇报和中国科学院对胎釉成分检测结果,通过集中讨论最终得出复烧成功的结论。此次相州窑复烧成功,充分展示了相州窑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成果,为我市文物活态化利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