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汤汤,灵境宝地。初秋的沿黄生态廊道灵宝段,呈现出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卷。
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三门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党中央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灵宝市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分层次抓好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深入推动贺信精神在金城大地广大干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灵宝是黄河入豫第一县,有历史、有文化、有生态、有资源、有产业,是黄河中下游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也是仰韶文化中期核心分布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选地。灵宝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统筹布局,突出一个龙头(函谷关景区),建设一个核心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核心区),积极打造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让灵宝这张黄河生态廊道上“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金色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龙头“舞”起来。加快建设函谷关5A级景区,统筹推进函关古道、函谷古城整体规划实施,重点推进老子文化养生园二期和灵宝非遗展览馆、薰衣草庄园提升等项目建设;持续办好《道德经》文化艺术周、函谷论道等特色节会活动;不断加强对函谷关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展示推介,联合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拍摄的《跟着书本去旅行之函谷雄关》《道德经从黄河走向世界》等优秀视频,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核心“聚”起来。树立大函谷关发展理念,带动全域山水景区整合提升、国家级大遗址保护利用深度融合。不断加强对遗址的调查研究,实施北阳平遗址群数字化展示工程,推进西坡遗址大房基保护性展示工程后续工作。充分发挥黄河文化、黄帝文化、《道德经》文化、黄金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促进虢州石砚、灵宝金石等文创产业迅速发展,灵宝小吃经营群体不断壮大,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灵宝函谷关和荆山黄帝铸鼎原世界级文化IP。以黄帝铸鼎原、北阳平遗址保护展示大棚、西坡遗址核心聚落展示区等为重点,建设集考古体验、研学旅行、生态观光、景区旅游于一体的“中华文明探源地”。
示范“带”起来。在全长约60公里的沿黄公路建成通车的基础上,加快黄河生态廊道附属项目建设。系统梳理沿黄5个乡镇42个村人文历史和优势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东寨等观景驿站3个,改造提升黄河入豫处等观景台3个;研究出台了6.5万亩黄河滩涂土地管理政策,谋划实施了万亩古枣林、万亩彩色小麦、万亩荷塘、万亩油葵、万亩优质蔬菜、万亩特色水果“6个万亩”产业集群项目。目前,灵宝市以函谷关镇东寨村为重点,抢抓机遇、深挖资源、铸造品牌,高质量推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金城灵宝,正在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永葆初心,阔步前行。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必将继续谱写新时代华彩篇章。
责任编辑:李辰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