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遗址位于灵宝市阳平镇,东有夫夫河,西有灵湖河,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北阳平遗址群内的二级聚落。自1999年开始,先后进行了8次发掘,出土了玉钺等一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发现了占地516平方米带回廊的特大型房基遗址F105,堪称新石器时代单体建筑面积之最。2005年,西坡遗址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遗址”。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西坡遗址俯瞰图
两座房基保存完好,遗址规模宏大,加工考究,设计严谨,气势宏伟,工程浩繁,技艺精湛,为中国建造史上的创举,亦是迄今为止整个仰韶文化中所见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房屋基址。
F105房基遗址:5000年前中国最早最大宫殿复原再现
F105遗址在原址上做垫土保护后采取复原展示方式。在原址上夯土1.2米,墙体采用仿土质材料建造,屋顶采用铝合金仿茅草覆盖,房址四周修建观光木栈道。F105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带回廊的古典建筑,是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单体建筑遗址,具有原始宫殿性质,代表了仰韶时代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是目前为止发现最大的一座带有回廊性质的建筑,全屋由96根巨木柱构成支撑,专家推测它应该是铸鼎原周围原始部落一个公共活动的中心,是部落首领议事或联盟的活动场所。
F106房基遗址:地面模拟展示
2004年,编号为F106的一座仰韶时期特大型房屋基址被发现。遗址采用地面模拟展示方式,是一座占地约240平方米的特殊建筑,半地穴式的地面由7层材质铺垫而成,有草拌泥、料礓泥、河泥等,最后再涂以朱砂。
房基的发掘出土,使人们对距今约55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的建筑技术成就、居住形式和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2021年,为致敬考古百年,河南省举办纪念仰韶文化发现一百周年和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系列活动,作为“河南考古百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评选组委会邀请中央、省、市文物考古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市推荐项目进行了认真评析,并对一些重要考古新发现进行了合并,遴选了130项作为入围名单进入终评。经过专家多轮讨论、投票,最终评出了“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灵宝西坡与北阳平遗址榜上有名!这里有5000年前最早最大的宫殿、黄帝时期的“人民大会堂”。2022年,继灵宝黄帝铸鼎塬遗址入选《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中华文化超级IP工程后,灵宝西坡遗址再次入选河南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16条主题文化路线。
责任编辑:李辰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