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淅川县盛湾镇瓦房村,只见,通往村内的道路干净整洁,临街住户房屋古朴典雅错落有致,住户的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村部前美丽的花海像色彩斑斓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秀美的村庄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
“平时节假日时间,一天就能接待就餐客人8桌左右,毛收入有个3千元。”淅川县盛湾镇瓦房村村民赵合成,在本村内开了一家桂香农家乐,他说,平时在家务农和开农家乐两不误,收入也比以前明显高了很多,腰包也越来越鼓了,精神面貌有了大大改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提高了,每天生活乐滋滋的。
在该村星空瓦房民宿基地采摘园内,游客们在采摘园内兴致勃勃的采摘着白桃。“个大鲜亮,白里透红,核肉分离,汁多爽口,肉软味甜。”休憩间,游客陈女士洗干净大桃,品尝着美味可口的果实。
抬头望去,石榴果子压满枝头,通红的圣女果、白桃惹人喜爱,一排排油光闪亮鲜嫩水灵的绿色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
淅川县盛湾镇瓦房村党支书记王红伟介绍,盛湾镇星空瓦房民宿,建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软籽石榴园内,于2021年5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酒店共有精品客房10幢,帐篷营地10座,每天接待来自淅川、南阳、信阳、平顶山等周边城市游客,可同时接待游客60余人左右。客房位于山顶之上,在客房阳台凭栏眺望,有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享受。民宿内配备有观景厅、阳光餐厅,提供高标准管家式服务。民宿基地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吃、住、游、玩、采”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已经形成了“农旅”“文旅”相结合的复合型旅游模式,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王红伟介绍,星空瓦房民宿,采取“基地+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管理的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基地每年支付荒山租金1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民宿建设和投入运营以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累计带动当地村民60余人在基地务工,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该基地的建立,拉动了瓦房、泰山、分水康养休闲旅游线路,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瓦房、泰山等村集休闲、采摘、观光、食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淅川县盛湾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旅游兴镇战略部署,秉承生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旅游兴镇之路,打造了“移民第一村”鱼关、“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土地岭、星空瓦房、泰山庙古镇、横山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响亮的品牌,走出了一条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淅川县盛湾镇党委书记杜轶说道,下一步,淅川县盛湾镇将持续优化“东中西”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深挖“两山一渠一支部”资源潜力,深度结合“移民精神”“英雄渠精神”,发掘“红色文化”,逐步做大做强全域旅游。完善扩大星光瓦房规模,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将瓦房星空民宿从一个网红打卡点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提升土地岭古村落乡村旅游,将土地岭从一个传统古村落打造成一个集文旅、英雄渠精神教育为一体的千年古村落小镇。致力将横山打造成一个红色教育基地,打响盛湾横山凹淅川井冈山的红色文化品牌。将鱼关民俗博物馆打造成一个爱国主义基地和移民文化纪念地。适时开展盛湾镇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打好“组合拳”,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媒体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闻媒体。借助作家采风、摄影赛、诗词大赛等文创活动,精心策划举办系列旅游品牌宣传活动。进一步讲好盛湾旅游故事,宣传好盛湾旅游特色,打响盛湾旅游品牌,让更多的游客走进盛湾、了解盛湾、感受盛湾。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