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重渡沟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上了中招试卷

3847326095175194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说:“在栾川重渡沟看到了旅游的希望。”《人民日报》头版头题《“生态饭”才是“长久饭”》、评论员文章《用“生态”之美引领“发展”之变》,对重渡沟发展生态产业,变风景为“钱景”进行了翔实报道和赞赏。

5048397608776757

  今年河南省中招试卷有这样一道考试题,原题是这样说的:“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地处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砍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重渡沟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是我省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让河南百万学子结合重渡沟的发展经验为我省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重渡沟发展生态产业,让当地群众端上了旅游碗,吃足了旅游饭,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梦想。何缘能上今年河南省中招试卷,让众多学子感受如今重渡沟的生态之美呢?当地群众又何缘由过去的砍竹、挖矿到如今的开民宿卖风景呢?

  昔日的重渡沟

  土生土长的重渡村原党支部书记贾文献这样说:“二十多年前重渡沟是栾川出了名的穷山沟,老百姓只知道挖坡种地,砍竹换盐。一年下来全村人口1000多口人,平均经济收入不足400元,全村群众守着金山要饭吃。吃喝靠统销,花钱靠救济,生活靠赊欠,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穷生活。”

8597220364424882

  在重渡沟发展管理了二十多年的现任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刘海峰深有感触地说:“从毕业就来到了重渡沟,当时的重渡沟是水长流山坡秃,老百姓开荒种地,伐竹换钱,也照样是过着苦日子,是出了名的‘光棍汉子多,失学儿童多,生活赊欠多,打架斗殴多,封建迷信多,喝酒闹事多’的六多村。当时镇上人还给重渡沟编了这样一句顺口溜,‘绿水青山无限好,只见大哥不见嫂’用来形容重渡沟当时的贫穷。”

  乡村振兴——民宿发展之路

  刘海峰介绍说:“重渡沟发展生态,并用生态之变引领了发展之变,经过二十多年的旅游发展,特别是对生态资源的恢复保护,重渡沟群众尝到了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的甜头,绿水青山真正成了当地群众的‘小银行’。特别是近几年来,重渡沟依靠生态资源发展旅游赚到了钱,更加注重青山绿水的保护,重渡沟群众依靠发展生态旅游脱贫有钱之后,广泛动员当地群众对全村人民的幸福生活进行了重新定位,最终确定以“打造一个有温度的景区,让游客、村民和员工都幸福”的发展愿景,通过农家宾馆床位数量做减法,服务品质、软硬件设施做加法,实现减量不减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当地群众投入3.5亿多元从事民宿建设,或藏翠竹,或临兰溪,或依青山而建,目前重渡沟拥有三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1家、精品民宿95家、农家宾馆257家,接待床位达到了12000余张,重渡沟民宿集群建设初具规模。”

5919673030484926

  刘海峰高兴地说:“重渡沟依靠发展生态旅游,群众端上了旅游碗,吃上了旅游饭,改变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1700口农民转型成了一支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大军,使重渡沟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实践地。特别是近年来民宿的蓬勃发展,一批有知识、有情怀、有理想的新重渡沟人加入到乡村振兴的发展之中,村民也从一个旅游服务员变成了一个民宿管理员,他们不仅获得了一个全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有了一份有尊严的管理服务工作,更有了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奋斗人生,为全国其他乡村的发展生态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提高乡村价值提供了有利借鉴。”

  重渡沟现任党支部书记马建伟说:“重渡沟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富了全村群众,同时也美了山村,如今重渡沟山青水秀,竹林青翠,村容整洁。这几年虽说受疫情影响,但全村户均旅游接待收入仍超20多万元,人均旅游接待收入超5万元。重渡沟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旅游建设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小康建设示范村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地’等荣誉称号。”

19055462401187096

  重渡沟绿色发展,村民幸福的实践备受各级政要关注,2013年5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到重渡沟视察时称赞;“重渡沟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在全国都具有借鉴意义,重渡沟的经验值得推广。在这里看到了旅游的希望,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前景,希望你们栾川的路越走越宽,带动更多老百姓致富。”汪洋副总理并亲笔给重渡沟村民回信:“群众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工作目的,你们生活好,我们就开心。”

  2019年7月1日《河南日报》头版以“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更加多彩的绚丽篇章”为题,报道原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上的致辞中,向多个国家的政党、政治组织领导人和代表讲述重渡沟生态发展的故事,他说:“河南省栾川县深山里有个叫重渡沟的小山村,百瀑千泉,万亩竹海,过去却是有名的穷山沟,重渡沟人穷则思变,搞起了‘山水风光+农家生活体验’旅游开发,被誉为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人们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真切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统一,在旅游开发的带动下,栾川依靠生态优势发展全域旅游,建起了特色村落,让鸟儿回来,让游客回来。一个个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实现了由卖矿石向‘卖风景’的华丽转身。”

8793346150626276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重渡沟,对重渡沟绿色发展、村民幸福、村容美丽、乡村振兴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专题报道,并向全国推广。也难怪今年河南省的中招试卷让重渡沟的生态发展跃然纸上,并进入河南百万学子的心里。重渡沟依靠发展生态,助推乡村振兴,使村民幸福、村风文明、村容美丽的建设成果,为河南百万学子解答了今年中招他们要回答的试题。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