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车驾里的河南

  引子:从一车一马到通达天下

  在安阳殷墟博物苑车马坑展厅内,六辆商代“马车”完整有序地排列着,这是截至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车马坑遗迹。

  车马坑的最南边,是一条8.35米宽、两边设有1.8米宽辅路的大道,其上,4条车辙痕迹清晰可见。仿佛带我们回到3000多年前商王朝的王公贵族驾着“香车宝马”,浩浩荡荡出行的场景。

  3000多年后,2022年6月20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在全国率先成形,“横”贯东西、“竖”连南北、“点”通晋鲁、“撇”向川府、“捺”指江南,进一步厚植和巩固河南的全国交通重要枢纽地位。

  联八方,通九州。目前,河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216公里,位列全国第一方阵;郑州机场国际(地区)通航城市增至42个,全货机航线增至48条,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钢铁驼队”来往奔忙,中欧班列畅行欧亚。河南,一个内畅外联、协同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加速成形。

  从前车马很慢,路途遥远。而今车轮滚滚,一日千里。

  奚仲制舆

  任重材惟美,多工制不僭。七香参鹤驾,五色间鸾轩。

  ——宋·丁谓《车》

  《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可见夏代已出现了适应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

  古代文献中,记载有黄帝、伏羲氏、奚仲等造车传说,也记述夏启曾动用战车征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时曾动用不少战车,说明夏代造车及用车制度已相当发达。

  关于“奚仲造车”,《左传》《荀子》《墨子》《说文解字》等均有记载。管仲《管子·形势解》一文中,盛赞奚仲的造车水平,“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认为,奚仲所造的“车”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标准、具有重大创新的马车。

  有史料记述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正”封地为薛国,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奚仲造车之地在今驻马店平舆县。平舆历史悠久,夏商时期为挚国。

  平舆县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相传挚国国君奚仲看到族人拖曳重物靠肩扛手抬,很吃力。他观察后发现,把东西放滚木上移动会省力很多。他选择当地盛产的质地坚硬的槐木,做出圆木轮子,轮子中间掏孔,两轮孔中间穿一根横木,世界上第一辆靠两个轮子转动的木制车辆就这样诞生了,他命名为“舆”。他的这一发明创造,是人类解决交通问题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奚仲,堪称“大国工匠”。

  因车称“舆”,又因当地地势平坦,后人以“平”字冠名,这也成为“平舆”地名之由来。平舆成为“中国车辆发源地”,名传古今。2008年1月,平舆县被中国民协公布为“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车驾里的河南

  车舆无语,历史有痕。

  穿行平舆县城,车舆文化元素满满。奚仲公园内,由著名画家、雕塑家娄家本设计的巨大雕塑“车舆创世”,令人印象深刻。

  挚都民俗文化博物馆里,数十辆古老太平车引人注目。太平车由车厢、轸木、车轱辘、车轴等组成,古朴实用又足见巧思匠心。

  “奚仲在平舆发明的车辆,经两千多年改进,宋代演变为太平车,一直沿用到近代。”我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车舆文化的专家张振立说,太平车是中国古代造车工艺成熟的标志,因其保留夏代“车辀”雏形,有“中国车辆活化石”之誉。

  太平车,中原一带称“轱辘头车”,亦称“牛车”,坚固耐用、行驶平稳,故曰“太平”。这是我国特别是中原地区古代最重要的农业生产、生活交通工具,农耕、播种、收获时,处处可见其身影。它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堪称我国古代造车史上的瑰宝。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太平车逐渐被胶轮马车、架子车、拖拉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取代。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造车技艺被保留了下来。2006年,平舆县“太平车手工制作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平舆地方政府加大经费投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组建工匠队伍复制太平车,对太平车制作技艺抢救和保护。当地还规划了车舆文化园、奚仲宫、舆侯祠、古车舆博物馆等项目,全力打造“车舆文化”品牌。平舆,正成为游客争相奔赴的“诗和远方”。

  车辙重现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先秦·《车邻》

  史料记载夏代发明了车辆,却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截至目前,中国最早的马车见于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遗址,其结构牢固,工艺复杂,距发明时间很久远了。但中国车辆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处?具体什么模样?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

  真相也在一点点揭开。

  周口淮阳平粮台遗址,继20世纪80年代发现中国最早的排水管道后,2019年又有了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遗址南城门附近早期道路路面上,发现有车辙痕迹。其中一段车辙双条并进,间距0.8米,被专家推测为“双轮车”车辙印迹。

  “经碳14测年,其绝对年代距今4200年。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双轮车车辙痕迹,对研究中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这一发现,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淮阳平粮台遗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兴奋不已。

  这表明,中原先民4000多年前就有了使用双轮车的传统,这为商代车马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前,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车辙,将中国用车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淮阳平粮台遗址车辙的发现,将中国用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

  走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南侧大路上,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清晰可见。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说,最近又新发掘出超过5米的车辙,两辙间的轨距为1米左右。目前的车辙主要在宫殿区附近,可见双轮车只有最高贵族才能使用。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车驾里的河南

  相较于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的马车轨距为2.2米至2.4米,无论是平粮台遗址还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轨距显然窄得多。考古专家许宏认为,这基本上可以肯定它不是马车,而是有某种特殊功用的车子,至于它是用人力还是畜力拉动,目前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皂角树遗址出土了二里头文化陶盆残片上的“车”字形契刻符号——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中间由“十”字交叉直线串联,上方连接一个椭圆,从上往下看,类似车厢、两只车轮的样子。

  这个刻符与甲骨文、金文中的“车”字颇相似,同样也有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以及类似车轴和车辀的交叉直线。有学者认为,考虑到二里头遗址已发现了双轮车留下的车辙痕,刻符出现应非偶然,它应当是二里头时代的“车”字。

  车辚辚 马萧萧

  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

  ——东汉·张衡《西京赋》

  殷墟车马坑、洛阳天子六驾车马坑、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郑韩故城车马坑、徐阳墓地车马坑、南阳夏庄墓地车马坑……河南考古屡屡发现不同年代的陪葬车马坑,令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社会等级分化、礼仪制度,更为世人揭开一段由畜力车开启的漫长交通史。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这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很早以来,我们的先祖们就开始驯化动物为人类交通效劳了。古文献中多有商人先祖“乘马”、“服牛”的记载。《管子·轻重戊》曰:“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据专家考证,帛是喂牛马的槽,牢是养牛羊用的圈,服是驯服。善迁徙和经商的商人,很早驯服牛、马等牲畜驾车。这一创举,对商人大规模迁徙和频繁的经商活动如虎添翼。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在商朝,马车主要是贵族出行代步工具。到了周朝,马车是王公贵族权力的象征。到春秋战国时期,马车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武器。当时国力计算以“乘”为单位,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区分。

  这一切,在河南皆“有迹可循”。

  虢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展厅内,原地陈列虢国国君虢季墓、虢季夫人墓和虢国太子墓三座陪葬车马坑,这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早的地下车马军阵,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这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惊叹,如置身军阵,仿佛能听到战马嘶鸣。

  随着车之结构形式逐渐固定,古人开始发挥“创新创造力”,比如加装伞盖、帷幔、防雨防晒等装置,不断提升体验感、舒适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战争洗礼后,车辆结构和性能日臻成熟。有的车,可立、可坐、可卧,乘用舒适,装饰奢华……

  2017年7月,2400年前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出行的“豪华房车”,呈现在新郑市郑国车马坑景区3号车马坑内。新发掘出的1号车,车长2.56米、宽1.66米,车舆顶部有防雨防晒设施,顶部周边装饰管状铜器、骨器,车篷上有彩席遗痕,车轮辐条多达26根,足见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说:“这是迄今为止郑韩故城内所见形制最大、装饰最奢华的马车,为郑国国君出行的‘一号公车’”。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时礼制森严,出门坐马车要讲究礼仪规矩的。天子到底有没有“驾六”?天子如何“驾六”?自汉代以来,因缺乏实物佐证,夏商周三代天子是“驾六”还是“驾四”,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2002年,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车驾里的河南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馆长贾中宝说,当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周王城广场,发现397座东周墓葬和18个车马坑,震惊世界。这支“豪华车队”由北向南摆放,其中一辆马车车辕两旁成排对称摆放6匹马尸骨,正是天子之乘。

  汉朝时,“贵者乘车,贱者徒行”,在南阳汉画馆,展厅有一幅极为壮观的车骑出行图像:图中心位置为两驾装饰华贵的马车,车前有七人骑马先导,车后又有八人骑马随行,再现了汉代贵族出则连车列骑的气派场景。

  蒲轮辟四门,双縠似雷奔。唐宋明清的漫长历史时期中,马车成了出行、货运的主要交通工具。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多处太平车身影。

  车辚辚,马萧萧。“马车”驰骋中原数千年,催生了璀璨的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它见证了交通方式重大变革,为现代交通大发展大繁荣埋下了重要伏笔。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车驾里的河南

  通九州 联天下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

  ——南宋·陆游《路傍曲》

  晚清以后,随着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马车功能进一步弱化。

  清朝末年,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京汉铁路应运而生,为中原腹地增添了便捷大通道。据《郑县志》记载:“郑州为古东里,自铁路开通后,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此后,随着陇海铁路通车,郑州成为全国铁路枢纽,商业日渐繁荣,快速发展成大城市。

  “奚仲造车”数千年后,随着新中国成立,河南交通运输事业迎来历史性变革。1959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洛阳诞生,至今它仍是中国农田耕作的主力军。

  进入21世纪,河南的交通运输业更是走入蓬勃发展新时代。河南顶尖“王牌”宇通客车,全国市场占有率30%,是全球最大的商用客车生产基地。今年4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宇通客车再次担纲重任,连续17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实力与民族品牌魅力。

  无独有偶,上汽集团郑州发动机分公司一期项目4月份在郑投产。该项目年产能60万台,年产值超过50亿元,郑州成为上汽集团全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基地。

  郑州日产主销车型皮卡,多年稳居国内皮卡市场前三位;比亚迪去年落户郑州,主要生产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

  目前,河南有整车生产企业17家,产能145万辆左右。对于汽车产业发展前景,河南“志存高远”。到“十四五”末,河南乘用车产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30%以上,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今年我省计划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00公里以上,通车总里程将突破8000公里。

  6月16日,郑州东站迎来了“复兴号”家族中技术最前沿的新成员——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它们已伴随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的实施,投入到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中。

  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郑段的开通,河南“米”字形高铁最后一画终于完成,河南也率先在全国将“米”字画成。

  车行天下,路通八方。构筑立体交通大格局,河南,将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