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兼具旅游与文化的双重魅力,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打破传统剧场的观演关系,使观众和演员、舞台融为一体,让观众在观演中参与互动……如今,沉浸式演艺以其特有的互动场景和观赏体验,日益受到游客喜爱。近年来,洛阳市一些文旅企业着力打造沉浸式演艺项目,让游客获得全新的观赏体验。
沉浸式演艺项目让游客获得全新的观赏体验 戚帅华 摄
让观众从“局外”走进“剧中”
穿唐装、品唐茶、登阙楼,跟随演员一起为“武皇”献礼……2022年6月初,在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一场沉浸式演艺正在进行,古色古香的实景,精致考究的装扮,丰富的互动体验,让观众“一秒穿越”,仿佛置身盛唐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中。
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增强游客沉浸式体验,应天门遗址博物馆着力打造集盛唐宫廷美食茶礼文化体验、隋唐服饰文化展示与体验、沉浸式剧本互动等于一体的沉浸式演艺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体验。
沉浸式演艺是一种新型的演出形态,较之传统旅游演艺能在短时间内引导观众入戏和共情。观众不仅能观看演出,还能参与剧情,与演员互动。
隋唐洛阳城天堂明堂景点推出《明堂韶乐》沉浸式演艺、老君山打造《知道·老君山》沉浸式乐舞秀、洛邑古城打造以“梦里隋唐、尽在洛邑”为主题的沉浸式演艺项目……近两年,洛阳市一些文旅企业纷纷在打造沉浸式演艺项目上发力,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内的沉浸式演艺 戚帅华 摄
优质内容是核心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不少知名景区推出的演艺项目几乎都打上了“沉浸式”的标签,但部分演出还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
作为一种新的文旅业态,沉浸式演艺在热度日益攀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瓶颈。一方面,口碑、票房都叫好的精品不多,并且引进的多、原创的少;另一方面,一些沉浸式演艺只注重运用声光电等技术营造炫酷的舞台效果,停留于视听感受的表层,忽视动人的情节内容,沦为空洞的“技术秀”。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闫玮表示,沉浸式演艺的核心是内容,只有扎实的内容和创新的演出形态相结合,才是沉浸式演艺未来的发展方向。
注重互动性 做好差异化
如何将沉浸式理念与旅游演艺更好融合?业内人士建议,要让观众更好地“沉浸”进去,应在注重互动性、体验感的同时,深入挖掘自身文化旅游资源,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沉浸式演艺只有在区域市场中做到了唯一,才能让观众看得懂、记得住。”闫玮建议,应重视内容设计,挖掘演出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要在加强故事情节设计、优化体验感上下功夫,讲述观众感兴趣、有特色的故事。
比如,成都市安仁古镇依托独特的民国风情打造了《今时今日安仁》沉浸式演艺,通过裸眼3D、全息、多媒体影像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在游览中了解一段属于安仁古镇的民国传奇。为了让观众获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演出现场还有民国风情巡演、旗袍茶会等特色活动。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在沉浸式演出过程中加入巧妙设计,让观众自然地融入演出。比如,某个剧情在往下推进时,设置一个谜题,让观众去解,既能让观众过“戏瘾”,又不会过度干扰戏剧的发展方向和节奏。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