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文化转向”的关键节点,文化和旅游将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主战场,“文旅文创出圈出彩”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常态。
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文化转向”的关键节点
从国际来看,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后工业时代初期(1971-1992),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54.6%增加至65.4%,服务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从52.4%增加至65.1%。在这一时期(也称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均出现了“文化转向”。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竞相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上升到国家层面。美国的文化创意产品于1996 年成为最大宗出口产品。1996-1998年,日本、英国、韩国先后将文化创意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日本于1996年制定《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1996年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韩国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战略并设立文化产业局。韩国2007年文化产业占GDP接近7%,英国2008年创意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8%。日本、韩国的入境游客接待量不断增长,分别从2004年614万人、761万人增长至2019年的3188万人、1460万人(图1)。
从国内来看,以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50%为进入后工业社会标志,北京(2000年达到55.6%)、上海(2000年达到52.4%)、深圳(2002年达到50.11%)、成都(2013年占比达50.2%)、杭州(2011年占比达50.02%)等在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其发展战略也出现了“文化转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实施的“创意城市网络”中,深圳、北京、上海分别于2008年、2010年、2012年被评为“设计之都”,成都于2010年被评为“美食之都”,杭州于2012年被评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与此同时,在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的游客接待量也进入较快增长期(图2)。
2021年,我省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9.1%。预计“十四五”中期我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将超过50%,迈入后工业社会。“文化转向”将成为“十四五”时期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标志性特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等将迎来快速增长,文化和旅游消费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文旅文创将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河南建设。
二、文化和旅游将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主战场
从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国际经验来看,恩格尔系数低于30%以后,会出现消费升级领域的“文化跃迁”现象,文化(含旅游)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大幅攀升,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成为居民生活必需品。按此划分标准,20世纪80至90年代,美国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20%以下(16%),进入极其富裕阶段;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一般在20-30%之间,处于富足阶段。
从人均GDP与居民消费的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后,社会将全面进入休闲时代,度假旅游成为首选,科普教育开始加速,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30%;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以后,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会真正形成,艺术、收藏等市场会出现繁荣。在1983-1994年间,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的人均GDP先后超过1万美元(图3)。在这一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低于30%)与人均GDP达到8000-10000美元,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发到国家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呈现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从发达国家主要博物馆游客接待量和出境游指标来看,在这一时期均保持了7-15%的持续增长。
我国2020年恩格尔系数为30.2%,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于2014年降至30%以下;我省2018年恩格尔系数为26.1%(根据《2018年河南省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我国2019年人均GDP站上1万美元新台阶(7.08万元),我省郑州、济源、焦作、许昌、洛阳2019年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必将出现明显的“文化跃迁”现象,我省文化和旅游将进入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的黄金机遇期。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抢抓扩大内需机遇,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省文化和旅游有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文化旅游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来看,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激发文化创造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将深入融入国民经济体系,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表现在消费领域,立足新发展阶段,各种文旅文创新业态将成为推动文旅市场持续升温的关键力量,如长沙、成都等网红城市以其文创产业的集聚、文旅融合的创新,满足着不同游客多元化的文旅消费需求。
三、“文旅文创出圈出彩”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常态
近年来,河南放大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坚持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之路,在文化传播、文创开发、文旅演艺、主题公园等领域不断出新出彩,与武汉、西安等周边城市相比有异军突起之势,在全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潮中已“快进一拍”,“1+1>2”效应初步显现。特别是2021年以来,河南取材中华传统文化,推出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四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现代表达,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形成“破圈效应”。据统计,2021年河南春晚全网点击量超50亿、元宵奇妙夜全网点击量超30亿、清明奇妙夜全网点击量超25亿、端午奇妙夜全网点击量超50亿。以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郑州东部文旅板块已经崛起:历时4年打造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投资56亿元,是中国首座全景式全沉浸戏剧主题公园,是中国最大的戏剧聚落群,正成为文化旅游新方式。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以电影主题演艺为核心,已成为沉浸式潮玩地和网红打卡地。随着大批文旅新业态项目相继涌现,文旅文创产品“破圈”已成燎原之势。今后一个时期,河南将厚植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坚持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之路,在文化传播、文创开发、文旅演艺、主题公园等领域不断出圈出彩,领跑新时代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赛道。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