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国故城考古发掘工作启动仪式暨发掘方案专家论证会议举办
(报送单位: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事件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商丘考古发掘工作,2021年5月20日,宋国故城考古发掘工作启动仪式暨发掘方案专家论证会议在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星灿莅临指导,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致辞,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讲话,市领导王全周、王琦、岳爱云及有关专家学者出席。
该项目旨在发掘深埋在黄河泥沙之下、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曾经居住的宋国都城,揭示历史上因黄河泛滥形成的奇特“新城叠旧城”现象,希望发现更古老的商代和可能的先商时期城址。该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擦亮殷商文化之源品牌,加强商丘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阐释和传播,全力建设华夏历史文明殷商文化之源传承创新区具有重要意义。
2.商丘市一大批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
(报送单位:商丘市文化馆)
事件简介:为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商丘市文化馆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有关申报要求,组织对申报项目开展田野调查,深入挖掘项目本身内涵,组织专家对重点项目进行论证,并对申报项目进行指导修改。202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商丘火神台庙会”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2021年7月,民间文学类《帝喾传说》《庄子传说》《朱襄氏传说》《孔子传说(夏邑祖籍传说)》《葛天氏传说》,传统美术类《王公庄绘画》《布艺(商丘虎头鞋虎头帽)》,传统音乐类《唢呐(豫东唢呐)》,传统戏剧类《柳琴戏》,曲艺类《鼓琴曲》,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幻术(赵氏魔术)》《大洪拳》,传统技艺类《葡萄栽培与果酒酿造技艺》《金顶谢花酥梨栽培和加工技艺》《传拓技艺(毛氏传拓技艺)》《驴肉制作技艺(辛家五香驴肉制作技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商丘麻花制作技艺)》,传统医药类《中医正骨疗法(黄氏正骨法)》,民俗类《郭氏族礼》共19个项目列入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永城市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
(报送单位:永城市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永城市文化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进免费开放,文化活动经常化,文艺创作精品化,文体表演特色化,打造了“文艺走基层”、老年钢琴培训、少儿艺术培训等10多个品牌活动,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3个,组织举办各类文艺展演、赛事、培训等120余场次,创作文艺作品300余篇(幅),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优秀民间文化传承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21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4.豫剧《小推车》《黄河故道梨花开》喜获河南省第十五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
(报送单位: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商丘演艺集团、宁陵县委宣传部、宁陵县文化广电旅游局)
事件简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商丘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大力指导下,商丘市豫东调传承保护中心精心创排了以淮海战役为背景的大型豫剧《小推车》,该剧获得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小推车》演绎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里,华东、中原、华北地方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援人民解放军作战的感人故事。它是一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戏剧佳作。6月30日晚,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场”河南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豫剧《小推车》在河南省人民会堂精彩上演,并荣获文华大奖。
宁陵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于2021年创作上演的现代豫剧《黄河故道梨花开》,以宁陵县主打产业酥梨的发展历程为素材,以科技兴林为主题,讴歌了上世纪60年代以高治学和林燕为代表的农科院林果专家扎根基层、不辞辛劳,传授梨树栽培管理技术,为宁陵酥梨事业奉献半个多世纪的感人事迹。《黄河故道梨花开》是对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礼赞。该剧剧情生动,唱腔优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中荣获文华大奖。
5.商丘市两家园区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报送单位: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睢县县委宣传部、夏邑县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2021年12月3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第七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评选结果公布,睢县惠济文化大观园、夏邑县火店镇文化产业园两家园区文化产业特色突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入选第七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至此,商丘市实现了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零”的突破。
2021年,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加大指导培育扶持力度,引导文化产业园区在活跃文化创新创业、扩大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文化产业园区“两个效益”突出。
睢县惠济文化大观园内设睢州美术馆、好风相从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好风相从国学文化大讲堂等10多个文化项目,多次主办和承办书画展览,推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省市县等各级书画作者网络书画展2000多人次和上万幅书画作品,多次承办全国和省市县体育赛事和各类文化节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大型文化交流、培训、研学等活动30多场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惠济文化大观园还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
夏邑县火店镇文化产业园是全国最大的手工艺品生产基地,从业人员3万余人,主打宫灯、旗穗、中国结等手工艺品,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发展文化产业优势显著;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以文化交流活动和展览展示、文化产业引领各项实践教育、举办特色文化活动三部分为抓手,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已形成颇具地方特色的研学旅游、非遗传承、文化产业,引领文化消费升级。
6.商丘市新增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报送单位: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柘城县委宣传部、民权县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2021年12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商丘市共入选11处。至此,商丘市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总数位于全省前列。
此次商丘市新增的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古遗址1处、古建筑4处。其中,睢阳区入选2处,为潘庙遗址、李口李氏宗祠;睢县2处,为河南省立睢县中学教学楼、睢县王氏三烈故居;民权县1处,为民权县葡萄酒厂旧址;柘城县3处,为中原野战军前方指挥部旧址、私立循先学校旧址、赵楼武德堂;夏邑县2处,为青年庄知青旧居、郭店张氏古民居;宁陵县1处,为赵尔庄清真寺。
商丘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的增加,进一步夯实了商丘文物保护的基础,扩大了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范围,提升了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规格,丰富了商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商丘文化影响力。
7.永城市苗桥镇获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
(报送单位:永城市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苗桥镇扎实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
该镇依托豫鲁苏皖交界区域“扫黄打非·淮海工程”,构建起信息共享、市场共监、案件共查共办等协作体系,对协作区域内的网络赌博、不良信息传播、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物跨省销售及新闻“三假”违法行为等严格管控、重点打击。将“扫黄打非”和基层党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乡村振兴、基层综合治理等中心工作及相关平台深度融合,20个村全部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扫黄打非工作站”,定期举办“扫黄打非”送戏下乡、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基层文化阵地牢固,“护苗联盟”、手机微信公众号,“云上永城”APP“扫黄打非”专版平台、“扫黄打非”小宣传员等,在创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8.永城市高庄镇、民权县北关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报送单位:永城市委宣传部、民权县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永城市高庄镇、民权县北关镇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1年11月,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高庄镇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民俗鼓乐、地方戏剧、曲艺说唱等多项艺术形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民俗文化表演体系,特别是该镇车集村“舞狮”已有200多年历史,传承谱系完整,规模较大,成为当地重大节庆、纪念日巡演的主角。为了丰富民俗文化表演项目,近几年该镇又增添了踩高跷、划旱船、担花挑、倒骑驴、二鬼摔跤,以及秧歌、腰鼓、盘鼓等杂耍表演,在豫鲁苏皖交界区域享有很高声誉。
民权县北关镇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多彩,涵盖传统美术、戏剧、曲艺、书画、杂技、民俗、音乐、摄影等多种项目,该镇文化艺术创业创造创新活跃。王公庄素有“中国画虎第一村”之称,王公庄文化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村大多数人从事绘画和相关产业,拥有国家、省、市、县级美协会员300多人,绘画经纪人238人。以“虎”为题材的工笔画产业长足发展,在全国小有名气,90%以上的绘画作品以销定产,40%的作品远销到日本、孟加拉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9.商丘信华建国荣获五星级旅游饭店
(报送单位: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事件简介:2021年10月13日,全国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在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上发布《酒店五星级旅游饭店评定结果公示(2021年第2号)》,认定商丘信华建国酒店基本达到五星级旅游饭店标准;11月13日,全国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关于批准五星级旅游饭店的公告(2021年第6号)》正式批准商丘信华建国酒店为五星级旅游饭店,这是商丘市首家五星级饭店,将进一步促进商丘市文化旅游发展。
10.“豫见美食 香约商丘”,商丘举办首届十大名吃、名厨、名菜评比活动
(报送单位:商丘广播电视台)
事件简介:2021年12月,在商丘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商丘广播电视台举办了“豫见美食·香约商丘”——商丘十大“名吃、名厨、名菜”评比活动。
经过现场初评、网络投票、线下技能评比和社会美誉度等综合评判,活动评出了商丘十大“名吃、名厨、名菜”,为推进豫菜振兴、“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实施文旅强省、技能河南战略交上了一份商丘的出彩答卷。
1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党史知识竞赛
(报送单位:商丘广播电视台)
事件简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共商丘市委、商丘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商丘市委组织部、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中共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商丘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商丘广播电视台策划承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党史知识竞赛。为期两个月的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有5000余人参加,赛事10余场,线上活动精彩纷呈,线下活动好评连连;方式方法灵活,组织精益求精,融入了街头采访、参赛党员采访、视频答题等互动方式,丰富了比赛形式,增强了活动效果,线上直播观看人数6.37万人。同时加大宣传推送力度,各类媒体跟进发稿280多篇。
12.“百年华诞寻初心”“百岁人家感党恩”系列大型主题融媒体报道
(报送单位: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事件简介:2021年3月至6月,商丘日报创新实施“百年华诞寻初心”“百岁人家感党恩”两个系列大型主题融媒体报道。报社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基层,10个融媒体报道组分赴全市10个县市区,探访红色圣地,采访百岁老人,追寻红色记忆,讲述百年变迁,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两大系列50篇“寻初心”、50篇“感党恩”稿件,在编采、制作、刊播方面打破常规,与电视台强强合作采写制作文图视频。除纸质媒体刊发外,商丘日报还在旗下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多渠道推出。立体传播让文图和视频融入受众心里,篇篇形成“爆款”。“学习强国”河南平台为这两个系列报道开设了专栏,将其全部精编推送,许多报道被中央、省级媒体平台转发;河南省委党史教育专报《河南新闻动态》第4期对这两组报道给予表扬。省委宣传部《河南新闻阅评》第47期以《精心设置话题 创新表达方式——评商丘日报“百年华诞寻初心”“百岁人家感党恩”大型主题系列融媒体报道》为题专题阅评,高度评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全周批示表扬。
13.《红色百年·商丘记忆》百集系列党史文献纪录片
(报送单位:商丘广播电视台)
事件简介:《红色百年·商丘记忆》百集系列党史文献纪录片,是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商丘市委党史办、商丘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隆重推出的建党百年献礼大片。3月18日,开机仪式在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全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军出席开机仪式,在录播中全程给予大力指导。6月2日,在商丘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行了开播仪式。
该片是商丘市建党百年宣传教育的精品力作,拍摄团队先后奔赴北京、宿迁、泗洪、徐州、新乡多地,采访了数百名革命英烈后人、党史研究专家及事件见证人,拍摄了大量极具历史价值、文献价值的视听素材,是迄今为止容量最大、展示人物最多的一部红色纪录片,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商丘历史、献礼建党百年的一部重要电视纪录片。该片突出地域特色,彰显时代精神,讲好商丘党组织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真实反映商丘党组织不同时期的革命英烈和红色记忆。该片先后在商丘广播电视台、学习强国、商丘新闻网、今日头条、官方抖音账号等播出、推送,受到广泛好评。
14.永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评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
(报送单位:永城市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永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搭建了市委、市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桥梁纽带,20多档电视栏目创意新颖、特色鲜明;外宣持续领先,在央视新闻、“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等发稿量持续保持商丘地区各县市区排名第一,在省市电台电视台发稿量名列前茅,新闻作品分别荣获省级电视类、广播类“牡丹奖”“大河奖”等多个奖项,为永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2021年1月,永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
15.好风相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条屏书法作品展在睢州美术馆举办
(报送单位:睢县县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2021年6月28日,“好风相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条屏书法作品展”在睢县睢州美术馆举办。睢州美术馆先后多次成功举办全国书法作品展。本次条屏书法展由河南志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商丘市委宣传部、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给予大力指导支持,以讴歌党的丰功伟绩为主题,系全国规定主题、规定形式、展出作品最多的一次书法展览活动,展览共收到全国3203套条屏书法作品。全国权威书法家组成评委会和监委会,共评出获奖和入展作品223套进行装裱、出版。本次展览共展出书法条屏884幅,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参观游客10万多人次。央视书画频道、中国名家书画网等报道,在全国书法界颇具影响力。
16.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报送单位:民权县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2021年12月,根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认定15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及评分细则,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相关要求,通过旅游景区自愿申报、省辖市推荐、专家暗访检查、厅长办公会研究等程序,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文化旅游景区被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7.首届芒砀山汉服有礼文化季
(报送单位:永城市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首届芒砀山汉服有礼文化季”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永城市政府联合主办,2021年5月1日持续至7月1日。
该活动由芒砀山旅游区携手字节跳动等线上媒体共同策划执行。先后推出了“同袍秀典”“华服游园会”“成童礼”“成人礼”等华服汉礼主题活动,吸引汉服和汉礼爱好者1000余人直接参与,观赏游客超过2万人次,抖音话题“芒砀山汉服有礼季”传播量达8481万次,创作发布芒砀山旅游视频3589条。
18.睢县“百村万人”同唱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庆祝建党百年
(报送单位:睢县县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2021年7月1日,睢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村万人”同唱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群众文化活动在睢县545个行政村同时举行,3万多睢县儿女饱含深情,用最美的“合声”礼赞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本次活动是睢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文化活动,由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睢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睢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睢县人民文化馆承办。主会场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乐曲响起,数千名干部群众放声高歌,抒发了睢县人民对伟大的党、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礼赞之情。由66名青年共同擎起一面600平方米的巨大党旗,缓缓覆盖了整个方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19.睢县白庙乡土楼村获三项省级称号
(报送单位:睢县县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睢县白庙乡土楼村采取“文化+产业”模式,吸引各地艺术家创作交流。50个农家小院被来自北京、郑州等地的艺术家租赁,从事书画艺术创作,帮助38名群众提高绘画技能;组织农民画工笔画、手写春联、手绘门贴,书画从业队伍不断扩大;打造36处包括餐饮、民宿、书画、休闲、艺术衍生品设计等特色文化小院,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先后助力50余人脱贫致富,菊花、牡丹、丹参种植,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2021年,土楼村获得“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放心消费者创建示范景区”三项文旅方面的省级称号。
20.四平调公益微电影《开戏》登录央视频并荣获亚洲微电影节金奖
(报送单位:梁园区委宣传部)
事件简介:2020年,由国家税务总局商丘市税务局联合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出品的“税收有温度”——四平调《开戏》公益微电影拍摄圆满成功。《开戏》主要展现非遗剧种四平调向好发展的历程,宣传了税收对于文化扶持的意义,宣扬了商丘悠久的历史文化。
该微电影在100余人经过120个小时的拍摄制作后,成功在央视频等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并获得了亚洲微电影节金奖。
责任编辑:李辰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