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探访任家古宅:从清代四合院变身博物馆

探访郑州“任家古宅”:从清代四合院“变身”博物馆

  隐匿在闹市中的任家古宅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即使是百年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浮沉兴亡的一颗砂砾。而郑州高新区东史马村却藏了一处古宅,在历经了一个又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后,向守护着它的后人们,展示着那刻在岁月里的沉寂与沧桑。

  东史马村从前是一座城中村,现如今,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闹市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隐匿其中,它就是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任家古宅,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

探访郑州“任家古宅”:从清代四合院“变身”博物馆

  郑州天祥博物馆

  2009年,任家古宅被列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8年后,任家古宅经过申请,并经河南省文物局审核,成为郑州天祥博物馆。这座宅子免费对游客开放,在政府的支持下,任家古宅的“天祥私人博物馆”也变得正规起来,这座宅子一直到今天,都被保护得很好。

探访郑州“任家古宅”:从清代四合院“变身”博物馆

  院中有许多清代时期的石雕拴马桩

  任家古宅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由任家祖辈任君选所建,他是当时的二品官员。因建筑考究精致,雕刻巧夺天工,传到任德润这一代才逐渐竣工,共耗时63年,连房带院占地达三十多亩。

  宅子上有一块牌匾,写着“辅翼国政”四个大字,这是道光皇帝钦赐,送给任德润的。任德润是任君选的曾孙,当时也是在朝为官,是布政司政史,属从二品大员,因为他能力出众,便得到了道光皇帝亲赐牌匾。

探访郑州“任家古宅”:从清代四合院“变身”博物馆

  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个亿都不卖的清代古宅”,是自媒体为了夺人眼球起的标题。当时城中村拆迁,有开发商开出很高的价格,都被任金岭老先生回绝了。中国文化最讲究的就是传承,任家家族的兴衰荣辱,都在这座宅子中,而任金岭面对拆迁,他自然是不会同意的。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br>探访任家古宅:从清代四合院变身博物馆

  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任家古宅

  看着周边的老宅子被一座座拆除,为了保护古宅,任金岭找到相关部门申请,将家中的文物捐献出来,让文物局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财产,而任家古宅不仅被保护了下来,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天祥博物馆。

探访郑州“任家古宅”:从清代四合院“变身”博物馆

  在天祥博物馆最大的第四展厅,一方刻有“天祥寨”三个字的大石匾就摆在展厅中央的位置。据说这里以前此地叫天祥寨,当时战乱不休,为了保护一方百姓,任家先祖在四周建起了寨墙,这块天祥寨石匾,就是悬挂于北寨门上的。为了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于是就把博物馆命名为天祥博物馆。

  游客在参观郑州天祥博物馆内的古文物

  在展厅内,还摆放着一些精美的木雕,这是古建筑的部件—斗拱。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的英雄,之所以很多古建筑能屹立几百及上千年不到,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斗拱。无论从艺术或技术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建筑的精神和气质。

  这座宅子从最初的七进院,经过历史与岁月的洗礼,变成了如今的两进院落,保存到今天已实属不易。而且,宅子里面还保留着清代豪宅的原始风貌,现代装饰几乎没有,屋内的格局与格调都是清代的气息,这也让任家古宅成为当地标志性的古老建筑之一。

探访郑州“任家古宅”:从清代四合院“变身”博物馆

  任家古宅分为前院与后院,前院待客,后院生活,而现在任家的前院是开放状态,供游客参观,后院则是他们私人生活场所。

  在任金岭的房间中,还存留着许多古代的瓷器、衣服、茶具,这也都是古时的文物,是任家祖先留给后代的,也是历史留给后人的。

探访郑州“任家古宅”:从清代四合院“变身”博物馆

  任金岭的老伴和孙子

  任家历经七代人,祖辈用过的东西有很多都被保留着,从清代到民国,再到今天的21世纪,岁月虽然消磨了许多,但是在任家古宅中,还保留着历史的痕迹。

  历史是值得保护的,传承也是值得坚守的,在当今社会,很多需要传承的东西却渐渐离开了我们的生活,人们很少见到,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文物建筑保留传承,不仅是保护建筑本身的文化艺术,更是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让后人有一扇追忆过去的窗口。

责任编辑: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