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媒体互连

《河南文旅报道》河南文旅再次引爆全网,到底凭什么?

  当最后一抹霞光洒在龙门石窟上,衣袂飘飘的飞天从空中飘落,在佛像前幻化出众多分身,造型各异的飞天如同一幕动态的油画,让人惊艳不已。

  七夕,河南卫视推出的《七夕奇妙游》节目又双叒火了,从春晚《唐宫夜宴》的到端午的《洛神水赋》各类演艺节目,再到沉浸式戏剧主题公园《只有河南 戏剧幻城》,今年河南文旅多次“霸榜”惊艳众人,一次出圈可能有幸运助推,多次出圈则说明了实力所在,为何曾经的河南文旅会沉寂许久?如今河南出圈的法宝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地方值得其他省份学习借鉴?

  河南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

《河南文旅报道》河南文旅再次引爆全网,到底凭什么?

  在自然资源方面,河南地貌特征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山水北雄南秀,中原大美如画。在历史文化,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八大古都河南占了四席,漫长的文明进程给河南留下的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可谓“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河南文旅报道》河南文旅再次引爆全网,到底凭什么?

  虽坐拥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但是在很长时间内,河南文旅并不出众,手握宝物却不知道如何利用,虽然大力提倡文旅融合,然而实际发展过程中只是文字的融合,并没有进行产业的融合,文化保护总是被以往陈旧的观念所束缚,认为历史文化遗产必须“束之高阁”,这种的模式让文旅融合徒有其表,增加了文旅与游客之间的距离感,所以多年以来,河南的文旅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河南的改变一是源于创新。

  近些年来,河南规划从旅游大省向文旅强省的转变,要求把握需求多元化、供给品质化、业态多样化、发展全域化的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抢占文化旅游发展的先机。而从“大”到“强”的转变离不开依托市场需求、用户思维进行创新和产业升级。

  曾经各种晚会节目中也有许多依托传统文化,制作精良的古风舞蹈,但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为什么只有河南卫视今年推出的几个节目出圈了?其核心之一就是依托科技赋能,将传统的文化演出形式进行创新,无论是水中起舞还是现实与虚拟融合的空中起舞均是如此。

  以此次《七夕奇妙游》为例,其节目总导演之一路红莉在采访中介绍到,节目拍摄被分为三个板块,一部分是在龙门石窟实景拍摄,一部分在摄影棚里搭蓝棚拍摄,使用3D建模和360度影像的方式重现龙门石窟的奉先寺,第三部分则是完全使用AR技术。她也直言表示,“AR技术对于舞蹈本身的改变还是很明显的。”依托文化底蕴的舞蹈内容加之依托科技手段创新的表现形式,最终才能呈现出让大家耳目一新的节目。

  正如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波所言,“都说内容为王,但也需要形式包装,七夕奇妙游把最能体现时代元素、最受年轻人喜欢的‘三体’思维、穿越情节、飞天梦想等贯穿其中,既正本清源,又固本培元,达到了古今相得益彰的效果。”

  这种创新的思维不仅体现在河南卫视的节目中,也体现在河南各个文旅活动中,例如在今年四月举办的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中,利用全息影像技术进行人屏互动,歌手在高台高唱,动漫形象“复活”,国宝“说话”,虚拟演示沿黄九省(区)博物院镇馆之宝,辅以动漫手段让文物“活”起来,带观众带了一次精彩纷呈的沉浸式演艺体验。

  二是符合市场的审美。

  河南文旅的出圈也在于精准把握住了年轻一代的审美,如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年轻人接触各类文化、演艺项目的渠道更加广泛,审美也在逐步提高。河南卫视的演艺内容将传统文化国潮化,不论是外在表现形式,还是编曲配乐、摄影剪辑等,将多维艺术的美感融于一体,正如观众所言,“每一帧都可做屏保”。

  综上来看,河南文旅的出圈也在情理之中,从用户思维角度出发,抓住观众兴趣点和聚焦点,依托当地文化特色进行内容规划编排,通过对审美的把控与形式上的创新,从而“活化”传统文化,让文旅融合产生1+1>2的效果。

  中旅联认为,无论是内容、审美还是创新,河南文旅的模式都值得其他省份去学习,其实每个省份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与底蕴,然而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部分文旅项目要么有创新无内容,导致项目都是技术的堆积,缺乏可观赏性;或者有内容有创新,但审美水准仍然还停留在十多年前,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最终前功尽弃。

  总而言之,学习河南文旅的时候,三者必须要兼得,缺一不可。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