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共服务 > 视频影像

《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第1集,汴绣起源

  河南省文化馆联合省内多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推出25集系列文化纪录片《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今天推出的是这部纪录片的第1集《汴绣 大宋之缘》。

《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第1集,汴绣起源

  茶坊、酒肆,

  绣户、珠帘,

  粮船云集、店铺林立

  所有的热闹繁华、所有的志得意满,在这一针一线、一笔一画中徐徐展开。

《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第1集,汴绣起源

  北宋建都东京开封府,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可以说“天下之枢,万国咸通”,《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繁荣之景“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第1集,汴绣起源

  汴梁城里最为人头攒动的,便是大相国寺的集市交易。这里每月开市五次,从猫犬宠物、家居什用,到文房笔墨香药食品,无所不包。耐人寻味的是,在京诸寺院的尼姑们也有固定摊位。她们售卖的商品多是女性服饰簪带。既已出家,修行应是大事,宋代的女尼却偏偏参与到市场化的生产中去,可见当时绣品市场的繁盛。

《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第1集,汴绣起源

  宋太祖乾德五年,就平定后蜀得到的锦工200人,安置在东京的绫锦院为皇室织锦,至太宗末、真宗初年已形成了400多张织机的大型作坊。虽然织锦规模扩大,刺绣却一直“官工不足,求索于民间”,上至帝王妃嫔朝服,下至诸侯常服,所有绣品由百姓绣户和寺院的绣姑来做,并按照刺绣档次来支发工钱。

《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第1集,汴绣起源

  到常宁三年,朝廷官员绣服有了程式要求,刺绣工序更加复杂,因此一所以刺绣为专业的“大学”诞生了——文绣院。有了文绣院,善绣的匠人被聘请为老师传授技艺,绣工的集中,技艺的提升,针法的改进,绣品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飞升。

《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第1集,汴绣起源

  上流社会对刺绣的喜好,也成为一种时尚扩展到民间。在民间商贾店铺招牌上及平民婚丧嫁娶的服饰上都用刺绣,而深居楼栏女子的绣品——“闺阁绣”更是得到后世人极高的评价,明代学者屠隆在其《画笺》中写道:“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线。其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闺阁绣以绘画图案作绣稿,所绣的绣品比画稿更丰满,更有立体感。

《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第1集,汴绣起源

  宋人以针分翰墨之长,用线夺丹青之美,开始惟妙惟肖地摹绣名家书画。在一定程度上,装饰性刺绣推动了观赏性刺绣和实用性刺绣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宋画繁荣。

《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第1集,汴绣起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省级传承人韩玉琴:“宋绣和当时和北宋文化艺术密切相连,背诵的诗词还有绘画,都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第1集,汴绣起源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兵攻陷汴京外城,北宋投降。

  随着金兵入侵,宋政权的南迁,部分绣工被带到苏杭一带,部分绣工因汴京屡次的水灾和战乱,流散到全国各地,宋绣也随之衰散到民间。

《豫见一带一路上的传统艺术》第1集,汴绣起源

  直到新中国成立,河南省为了复苏宋绣,于1954年冬在开封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刺绣合作组。以汴梁(今开封)及周边地区为代表的刺绣品命名为“汴绣”。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