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榜 —解建业
解建业,1923年4月生,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方营村村民。1939年,刚刚17岁的解建业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听说国民党的军队和新四军正在联合抗日打鬼子,解建业就留了下来,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13军89师。
此后的5年,解建业曾三次参与对日作战。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信阳时,新四军的一支部队也在信阳西茶山驻扎,两地相距不到1公里。当时,他常到新四军驻地看新四军战士唱歌、演戏,有时候就在新四军连队吃饭,对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1945年12月29日,已升为班长的解建业在东北通辽带领全班战士弃暗投明,被编入解放军某部机枪连,解建业任班长。当时班里就一挺重机枪,上级领导就让他担任机枪手。
1946年,解建业参加四平保卫战,他不仅受到表彰,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建业说:“日本人谁不恨,谁都恨,日本人来了,人民就不安生了,你不打他,他打你,打跑他了就不欺负整个中国人民了,你是为人民服务,那就不讲死了,不讲害怕,枪一响就光知道向前冲了。”
1947年5月,我军在东北发动攻势,歼敌8万余人,在怀德战役中,一次敌人来袭,炮火攻势猛烈,呼啸的枪声,让8名入伍不到一个月的新兵不知所措,打着打着就聚在一起。作为班长的解建业发现情况后,冒着枪林弹雨把8名新兵分开。危机才刚刚化解,他又听到机枪手抱头痛哭起来,原来一枚炮弹落在机枪手脚边坑槽,眼看炮弹就要爆炸,解建业一个箭步就冲了出来,一脚把机枪手踹开,爆炸后的弹片划伤解建业脑袋,还炸伤了他的腰部,肋骨断了3根。
之后解建业在床上躺了4个月不能翻身,只能让人喂食,如今右肋部还有碗口大的紫色疤痕,他说头部残留的弹片,每到阴雨天都隐隐作痛。解建业说:“我那时是班长,班里8个新兵8个老兵,8个新兵没有战斗经验,打仗时聚在一起,要是炮弹来了,这8个人就都牺牲了,我一个一个的把8个人拉开了,结果炮弹落在机枪手旁边,我把机枪手踹开,炮弹爆炸了,炸伤了我的腰部,8名老兵8名新兵没伤亡。伤口没长着,我着急啊,又上前方来了。”
伤好后,解建业被提升为机枪排排长。从此,他带着六七十个弟兄,从东北打到华北,又从华北打过长江,参加了辽沈、平津、淮海和解放大西南战役。
平津战役中,解建业作为突击队员,在出发前写下了决心书。当时在炮火的掩护下,他们突击队员架起几十个云梯强攻。经过3天3夜激战,攻下了天津城,但他所在的排有十几位战士壮烈牺牲。老人拿出一个红色的小本,上面记载着他那次立大功受奖的大致情况。他和部队一路追击国民党逃兵,在湖南武冈打了一仗,一个排俘虏敌人200多人,缴获步枪23支,轻机枪一挺,没伤亡一名战士。他也从排长升为副连长,但仍担任机枪手。
长沙和平解放后,解建业所在的部队稍作休整,又南下广东、广西,在十万大山参加剿匪。那个时候,几乎每到晚上,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就会疯狂反扑,所以,那时几乎是夜夜打仗。解建业说:“那仗一打必有伤亡,小部队伤亡,大部队安全,就是说人民安全。“
朝鲜战争爆发后,解建业又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在朝鲜,解建业参加了三大战役:云山战役、清川江战役和横川战役。在清川江战役中,解建业遭遇一生中最惊险的一次战斗,部队伤亡非常大。解建业说,一天夜里,他带着战友向敌人占据的山头摸去。那天非常黑,伸手不见五指,战士们之间只能以击掌为识别信号。走着走着,突然脚下一软,踩到一个敌人。解建业倒地,和敌人抱在一起。一个战友听到声音,赶来用匕首将敌人刺伤,解建业反手杀死了敌人,才得以脱身。天亮时,他们攻占了12个山头。敌人的飞机、坦克疯狂反扑,他们坚守了1天1夜。
“那一仗,我们全排70多人,牺牲了50多名战士。” 解建业回忆,眼瞅着那么多好兄弟倒下,再也见不着了,战斗结束后,活着的战士哭了好半天,难受得饭都吃不下去。
和平岁月,时刻勇于担当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解建业转业到东北监狱和附属工厂当了两年管教干部。1958年,国家鼓励工人回乡支援农业生产,解建业响应党的号召,回到河南南阳老家卧龙区王村乡方营村当农民,并主动放弃了一月85块的工资,当时他的固定收入只有24元的伤残抚恤金。
“人民出钱让我们当兵,让我们当干部,我是共产党员,我少花了钱,人民群众就会少掏钱,从那以后我不要工资了,光要点残疾补贴的钱。” 解建业说。当时的南阳县政府给解建业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希望他能留在县城工作,但他决心要回到农村支援农业生产,两次放弃留城机会,这一干就是60多年。
“1958年上级号召,没有战争了,农业是第一战线,毛主席号召之后,我说回农村算了,南阳县人家给我安排,给我两间房让我住着,让我别回家,安排工作我不干,参加农村参加劳动是光荣的,我要回家,上农村。”解建业说。
回到村里以后,解建业被选为村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平整土地,兴修水利。那个时候农村生活十分艰苦,连个架子车都没有,解建业每天都是第一个起床到村口敲钟,集合完劳力后他和群众一样参加劳动,用铁锨挖、用大筐挑,这样的辛苦劳动,解建业每天只能得到9分的工分,因为战争落下的伤残,他不能像壮劳力那样拿10分,加上当时有5个儿女需要抚养,解建业家的日子都是紧巴巴的,每年年底算账时都要“倒找钱”。
就这样解建业硬是用3年时间和邻村一起修通了15公里的干渠。卧龙区王村乡方营村村支书高玉祥感慨道:“大干渠把彭李坑水库引过来以后我们这儿的穷面貌改变了,变成鱼米之乡了,农民得到了相当大的好处。”
大队支书当了四五年之后,谢建业发现方营村9组因为种种矛盾工作上不去,他就主动去了9组当组长。高玉祥:“兼任9组组长的时候,带领老百姓学习、开会,讲一些爱国家爱集体的事迹,来感化老百姓,当时生产队的面貌逐步的改变了。”
后来,回乡知识青年多了,他又主动让贤,辞去职务,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说,“我文化程度不高,应该让有知识的年轻人带领大家过好日子!”
20年军旅情,一生强国梦
17岁当兵,从农民变成战士,经历无数生死,立下不少战功,战争结束,带着满身伤痕,毅然放弃高薪回到农业第一线,别人问他后悔不后悔,解建业说:“你是个党员,党的号召,你后悔啥?不后悔,我为人民服务,我还有啥亏的,做啥都不亏啊。”
解建业有三子二女,一个儿子种菜,一个儿子在外打工当泥水匠,小儿子在家务农、打零工,儿女们都像父亲一样踏踏实实、本本分分。今年的一场重病,让一向硬朗的他变得步履蹒跚,听力也严重下降,别人说话时,甚至需要他的三儿媳妇赵国侠当“翻译”才能沟通。而当问到这位老党员对政府、对组织有啥要求,仍是他说了一辈子的话:“只要有活干,有饭吃,小车不倒只管推,不给国家添麻烦。”
不久前,老人因脑梗住院花费近2万元,按新农合的有关规定报销了6000多元。有人劝他去找民政上申领补助,他说,“我还存了几个钱,还掏得起,这比以前已经强多了。”
村里召开的党员会及各种活动解建业几乎没缺过。在党员会上,他经常教育年轻党员都要向党看齐,向支部靠拢,在群众中起带头作用。不向国家伸手要任何东西,不要任何利益。他这种精神也使村里的党员干部感动,都以他为榜样,他这种奉献精神,也让村里全体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都收到很大启发,都赞扬这样的老革命!
战争年代,他陷阵当先,身经百战,和平时期,他为支援国家农业建设勇于担当,谢建业用一腔热血书写着铮铮的爱国之情,其个人先后荣获“抗美援朝纪念勋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等八枚军功章。
中国好人榜—李波涛
李波涛,1978年月生,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王喃庄村人。
“2012年以来,公益车队已接送农民工10000余人次”
今年41岁的李波涛是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王喃庄村人,2002年到浙江平阳县打工,至今已有17个年头。期间,他打过零工,踩过三轮,开过货车,做过木工。
“刚到鳌江镇时人生地不熟,新朋友、老朋友们没少帮我,我一直想着回报社会。”
浙江平阳县聚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对他们来说,有钱没钱,春节都要回家过年。
为了帮助农民工顺畅返乡,2012年,李波涛决定春节不再回家,留守温州平阳免费接送返乡农民工到车站。他这一干就是7年。
“我也是一个打工者,知道由于务工地点距离火车站或长途汽车站较远,无法及时赶到车站乘车而耽误行程的郁闷事。”提起多年来自己春节不回家,坚守浙江平阳免费接送民工到车站一事,李波涛很感慨,“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包括以后每年春节,我都会坚守在这儿义务接送民工到车站乘车。”
为了便于农民工乘坐他的出租车,李波涛还特意通过当地电视台等媒体向广大民工告知了自己的热线服务号码,2012年以来,公益车队已接送农民工10000余人次。每年高考,李波涛还组织河南籍30多名出租车司机,成立“河南老乡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免费接送高考学子。
“我已在平阳务工17年了,能为这里的考生做点微薄之力,应该的!只要一个电话,无论路程多远,我都会及时开车上门免费服务。”李波涛说。
“两年来,公益团慰问特困群众400多人”
为向平阳群众奉献更多的河南大爱,2017年7月,李波涛在平阳发起成立了“平阳县温州一家亲公益团”。
“我想把在温州平阳打工的太康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公益团,把河南人的大爱奉献给温州人民。”李波涛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成立了由30名太康老乡和其他省市的多名爱心人士参加的“平阳县温州一家亲公益团”。目前,公益团成员已发展到103人。
平阳山区一名12岁的女孩,父母早年离世,一直跟着乡邻生活,性格格外孤僻。李波涛得知这一消息后,及时组织老乡们捐款3000元,驱车50公里把捐款送到孩子手里;在平阳打工的安徽籍农民工张某的妻子突发重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为给妻子筹钱看病,张某求助媒体。看到这一消息,李波涛迅速组织老乡们捐款5000多元;平阳县梅源乡陈焕钦老人,生活无法自理,多年来靠左邻右舍送食物维持生活。李波涛组织公益团成员不定期到老人家里看望……
“‘平阳县温州一家亲公益团’成立2年来,已开展敬老扶弱、扶残济困等各类公益活动130多次,慰问孤寡特困群众400多人,捐助善款10万余元。”平阳县温州一家亲公益团主要成员刘培记说。
2018年是太康县脱贫摘帽年,家乡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始终牵动着李波涛这位身居异乡游子的心。
65岁的胡义堂的老伴有心脏病,大儿子精神不正常、二儿子左手截肢;50岁的胡丙义和残疾的老母亲艰难的生活在一起……
“俺村的贫苦户都和李波涛没有亲属关系,但是他对贫困户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送钱、送药又给找工作,想的很周到,”谈及李波涛的大爱情怀,逊母口镇王喃庄村村干部付博勤竖起了大拇指,“2018年以来,波涛先后组织公益团成员为村里8户贫困户捐款2次4万元;邮寄价值1万2千元各类药品5箱;通过联系温州企业,为本村提供月工资3000元以上的就业岗位16个,16名乡亲顺利就业,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支义务巡逻队为鳌江镇的安宁出了很多力”
请关好门窗、煤气,注意防火、防盗......如今,在浙江温州平阳鳌江镇大街小巷,每天晚上,都有这样一支身穿黄色反光背心,手拿警棍、警灯,在重点路段和各个小区的义务巡逻队。
“2018年8月初,在当地派出所的动员下,我组织成立了‘鳌江镇新居民巡逻队’,目前共有50多名成员,每位队员都配有黄色反光背心、警棍、警灯等。巡逻队每班15人,每到晚上7时准时对辖区内重点区域、楼道、周边主干道开展义务巡逻排查。”问及成立义务巡逻队,李波涛满满的自豪,“开展义务巡逻,除了为鳌江镇社区平安、和谐贡献咱河南人的一份力量外,更主要是想展示咱河南人淳朴善良、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
“这支义务巡逻队为鳌江镇的安宁出了很多力。鳌江镇的消防安全、治安情况都比较理想,我们生活在这里很放心!”提起该支新居民义务巡逻队,鳌江镇某小区居民李女士感慨地说,“一年多来,义务巡逻队为鳌江镇社区的和谐稳定提供了良好保障,得到了居民的好评和称赞,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用手中的警灯,在漫漫黑夜里为鳌江社区居民亮起了一盏‘平安灯’。”
“这样可不行,我得想办法让全村风气好起来”
“呦,涛哥,在外发财了吧,赶快过来陪哥几个打两圈”2017年春节,连续5年没有回家过年的李波涛,刚到村头,就被儿时的伙伴拉进“代销点”。
“过年闲的时候,家里的大部分人靠喝酒、打麻将、斗地主打发闲暇时光,社会风气不很好。”本来高高兴兴的过年气氛,李波涛却泛起了愁,“这样可不行,我得想办法让全村的风气好起来。”
李波涛先后组织10多个人出力平整场地、自掏腰包3000元购买奖品,跑遍了周边5所小学借桌子、板凳,开始在老家张罗第一场农村春晚。经过3天的紧张筹备,逊母口镇王喃庄村首届村级春晚顺利开演。
“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很接地气,吸引了本村及附近村庄上千名群众观看,”本村村民李占营一边欣赏一边打趣,“我说老付嫂子,真看不出来你还有这一手,明天我搬个凳子去恁家听戏呀!”
“看到乡亲们从酒桌上、麻将桌旁走出来,和和气气的在一起说说笑笑、热热闹闹,这次回家过年真有意思”,提及办村晚这事,李波涛记忆犹新。
“波涛连续两年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筹办‘村晚’,自掏腰包一万五千多块,还捐赠书籍300余册,在他的倡议下,俺村的‘文明使者义工队’已经发展到20多人”。对李波涛的义举善行,村干部付留军满满的佩服,“现在,俺村打麻将的人越来越少了,抬杠、闹别扭的事都不干了,大家都在向波涛学习,争做文明人,村里省了很多事”。
李波涛的大爱善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新华网、河南日报、大河网、周口日报、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中华龙都网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转载。“太康老家是一座‘好人之城’,很多人和事感染着我,”面对赞誉,李波涛说,“下一步,我将继续努力,把公益活动一直持续下去,为更多有需要的温州平阳人送去河南人的关爱与帮助,为老家好人之城增光添彩!”
中国好人榜—申长远
申长远,1981年12月生,河南省延津县小潭乡卫生院盲人针灸医生。
申长远出身于河南省延津县一普通农家。1996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使他双目失明,15岁的申长远跌入无边无际的黑暗。
越是见不到光明,越是眷恋光明!面对命运的无情打击,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世界,申长远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要做一个敢于挑战命运的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苦心励志精学艺
“灾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母亲的教导让申长远立志学门手艺。为了有个“手艺”、有碗饭吃,他跟随村里的“响器班”,吹唢呐、学唱歌、学唱戏,勤奋努力让他的唢呐技艺突飞猛进,红遍了十里八乡,并先后荣获第7届、第9届河南省残疾人文艺汇演唢呐项一等奖、声乐类二等奖,声乐类一等奖,第7届、第9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唢呐项三等奖、唢声乐类一等奖。
心气高远的申长远,面对大家的夸赞,突然决定放弃“吹唢呐”营生,要当医生,当一个推拿按摩的医生,当一个帮人去疾疗伤的医生。
为了学好按摩,2002年,在政府的资助下,申长远到郑州学习按摩。为了提高“指力掌力”,别人练体能每天做3组,他做5组,天天150个俯卧撑、150个哑铃上推、150哑铃扩胸。
在挑战命运中成长,在挑战自我中坚强。申长远在临床中发现,有些病痛如果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更好,他就又打起了学习针灸的念头。
常人学针灸还异常艰难,盲人学针灸更是“难上加难”。为了学针灸,他先后拜山西吕晓峰教授、河北常胜祥院长和中国针灸大家董氏奇穴传人胡光等人为师,成为了这些针灸大师唯一的“盲人徒弟”。
为了学好针灸,他从“针灸铜人摸起”“从自己扎起”,他在自己身上扎了上万针、掉了几层皮,把自己扎得千疮百孔。凭着超于常人的手感、超于常人的毅力,他通过一点一点的摸,一针一针的扎,用了近3年时间,终于学有所成,练就了一手娴熟的针灸绝活。
针灸让申长远在临床治疗中游刃有余。他在郑州开创了“申氏中医针灸”并渐渐名声大噪,成为了“河南盲人针灸第一人”。
一腔赤诚图报恩
因为技术精湛、态度和善,因为手到病除、医术高超,申长远不仅在郑州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收入还颇为丰厚。
一根银针有深情,回报桑梓献真心!
2016年8月,申长远果断放弃郑州的高薪收入,返乡与延津县小潭乡卫生院合作创办了“针灸推拿门诊”。从让乡亲们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出发,向低价诊疗,甚至是免费诊疗进军。
由于申长远手艺高,看病便宜,他的“针灸推拿门诊”开设以来,每天慕名来针灸推拿的人络绎不绝,平均每天都在60人次上下。
把针灸事业当做生命,把乡亲们的病痛挂在心间。方圆十几里谁家有了病人,他总是随叫随到,决不耽搁。
2016年冬天的一个雪夜,在诊所忙活了一整天的申长远刚准备吃饭,邻村小忠村的一个张姓留守老人打来电话,说老伴提水闪了腰,疼得无法下床。申长远二话不说,撂下电话,拎起出诊箱就往病号家赶。由于雪天路滑,双目失明的申长远狠狠地摔了一跤。他爬起来揉了两下胳膊,风风火火地继续往老张家赶。巧施银针,妙手回春,申长远一番精心治疗让老人缓解了病痛,但患有低血糖症的申长远却出了一身的虚汗。
“申大夫医德高、医风好、处处替病人考虑,遇到他是俺们一家的福分。”赵建设的爱人一边扶着坐在轮椅上的丈夫,一边动情的夸赞着申长远。赵建设因脑出血在郑州住院治疗了9个多月,花光了家里的几十万元积蓄却不见好转。看着并发症多,疼得站不起来的丈夫以及每天上千元的催费单,赵建设的爱人整天以泪洗面。申长远在郑州坐诊时,了解到赵建设的情况后,主动提出让他们到延津小潭乡卫生院针灸治疗。“在申大夫这里治疗,时间不长建设就能慢慢坐起来了。一天诊疗费才几十块钱。”
看着每天忙得团团转的申长远,徒弟既心疼,又不解:“咱在郑州开门诊,出一次诊、扎一次针收费500块。在延津老家开门诊,一次收费二三十块。图啥?”
申长远语重心长地告诉徒弟:“我能有今天,全是党和政府给的,是家乡父老给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能忘党恩,哪怕赚钱再少,只要能让乡亲们少些痛苦,多些笑脸,哪怕乡亲们不领情,我也要干下去!”
一片真心待病患
“每一个残疾人,都有一段辛酸的记忆。他们受到的忽视、冷落比常人多得多。我要努力带着他们,过上一份有尊严的生活。”申长远说。
2018年的冬天,家住延津县僧固乡的盲人王晓伟唯一可以依靠的师傅在车祸中去世。申长远得知此事后,冒雪到晓伟家中看望,给他送去了价值4000多元钱的板胡,还把晓伟介绍到郑州桃花源中医按摩专修学校学习。
当听说延津县丰庄镇聂园园因下肢瘫痪,冬天外出打工行动不便时,他立即向省残联申请了一部电动轮椅,还把她介绍到中牟残疾人孵化基地学习电子商务。
为了减轻贫困家庭的看病负担,申长远先后为小油坊村的侯东明、胙城大韩村的张连文、榆林村的潘振杰、固头村的周保林等义务免费治疗240多天,减免医疗费两万余元。使众多贫困户、五保户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一门心思结穷亲
“开封的腾小曾因为没手艺、家里穷,找我学针灸。学成后一个月挣一万多块钱,不仅娶了媳妇,还有了儿女,逢年过节都开着自己的轿车来看我。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认为只要教会了徒弟,徒弟有吃有喝了,比啥都强!”申长远说。
2010年以来,申长远先后开门收徒14人,都是穷苦人,其中盲人徒弟2人。在他毫不保留、手把手地教导下,14个徒弟先后都开办了属于自己的诊所,过上了自立自强丰衣足食的生活。
为了避免自己因病致残的悲剧不在重演,为了斩断因病因残致贫的病根。他多方努力,帮助县妇幼保健院引进了汝州金庚康复医院小儿脑瘫康复项目,该项目上马,治疗费用仅是大医院的四分之一,同时还可以享受新农合报销政策,大大降低因病因残返贫率。
近年来,他还牵头组建了自己的爱心团队,每逢六一、七一、重阳节等节日,他都会主动联系爱心人士到郑州儿童福利院、延津县各乡镇敬老院和中小学校开展义诊、捐赠活动。他还先后和10名困难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先后组织捐款捐物近20万元。
“一根银针,两手推拿,著手成春,扎遍酸麻胀痛;三更不眠、四季忙碌,捐钱捐物,满腔热忱助人。”是患者对申长远的盛赞。他慷慨助人的事迹,相继被新华网、河南广播电视台、大河报等媒体报道。2019年5月份申长远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更坚定了申长远要帮别人点亮精彩人生的信心和决心:“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在老师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栽培支持下,自己才有了手艺、有了事业,我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将针灸这门手艺传下去,把爱心的接力棒传下去,让更多残疾兄弟和困难群众都有出彩的机会,并帮助他们走得更长、更远。”
中国好人榜——田京卫
田京卫,196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世林(漯河)冶金设备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电焊工高级技师。
勤学苦练,锻造过硬本领
1985年,田京卫初中毕业,这一年他母亲病故。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田京卫选择放弃学业,早点参加工作贴补家用。1986年12月,18岁的田京卫通过招工,进入了世林(漯河)冶金设备有限公司(原漯河冶金机械总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正式上岗前,公司都要对新进员工进行培训,由于田京卫出身农村,一些家在城里的学员看不起他、疏远他。但田京卫没有自暴自弃,他暗暗告诉自己,“要干就要干好,要为农村出来的小孩争口气”。
起初,基础知识薄弱的田京卫学习机械制图时非常吃力。那时候他常常缠着老师给他讲入门要领,一遍不行两遍、三遍、四遍……直到弄懂为止,他的这股韧劲让老师很感动。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田京卫很快就摸出了门道。在厂里组织的考试中他总是名列前茅,厂领导每月奖励他5块钱,当时每人每月生活费是15元,成绩前五名可每月发到20块钱。这极大地鼓舞了田京卫,更增强了他苦练本领的劲头。1988年田京卫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顺利结业,进入电焊工岗位工作。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设定了事业上的追求目标,田京卫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目标践行,“既然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田京卫这样告诫自己。上班时,他跟着师傅认真学习技术,一遍遍练习,一点点体会。下班后,他又向书本求教,反复研读《焊工工艺学》《焊接实操指导》《电工学》等书籍。对于焊接工作来说,一点小小的瑕疵可能就会导致一场灾难。因此,焊接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细致严谨。动作不对,呼吸太重,焊缝就不均匀了。从姿势到呼吸,田京卫从学徒起就接受到最严苛的训练。带上焊接面罩,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操作动作,但是对田京卫来说,却是进入到一种状态。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只要功夫深,普通工人也可以成为专家,成为高技术人才。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方法得当,加上勤学苦练,田京卫很快便能独当一面了。由于工作出色,田京卫多次被厂里授予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他娴熟的专业技能,也为他日后诸多的创新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拓创新,秉承工匠精神
田京卫在电焊技术上不断进步,思想上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97年6月,经过党组织多年的培养、考察,田京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田京卫入党后,工作激情、上进心更加强烈了。田京卫始终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别人看来,能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了,而田京卫却积极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效率、节省材料、改善产品性能。平时大家都已经下班了,田京卫却经常面对设备、工件陷入沉思,不断揣摩,对忽然想到的方法总是去试一试效果。他的这种刻苦钻研精神,也让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慢慢成长成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手。
“做工作就要有一股韧劲,既要严谨专注,更要敢于创新。”对于工匠精神,田京卫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第一次创新,田京卫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97年,公司的产品大料钟、大料斗堆焊的合金,用的是D667焊条,这种焊条从理论上讲必须用直流焊机,这种焊机公司只配备了一台。随着公司堆焊量迅速增大,一台焊机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且这一台焊机已严重老化,故障频发。但购买新焊机在当时不大可能,因为这种焊机不但价格高,而且噪音大。怎么办?田京卫对着电焊机反复思考,晚上回家看书,白天则摸索试验,看能否用交流焊机代替直流焊机焊接。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摸索,田京卫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仅此一项技术创新就为公司节约资金700余万元。
这次成功后,田京卫便在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一发不可收拾,他的“铸铁件冷焊焊接操作法”推广实施后,铸铁件由原来的因铸造缺陷大量报废,变成修复后合格率100%,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成本;他的“阀门一次试压合格操作法”推广实施后,阀门一次试压合格率由原来的不足40%,提高到一次试压合格率100%,降低成本20%,效率提高50%;他的“大型结构焊接反变形法” 推广实施后,避免了因焊接完工后造成的变形而进行的返工返修,提高效率50%,等等。据不完全统计,33年来,田京卫获得创新成果390多项,获得专利7项,他的热风阀改进项目连续两次获河南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热风阀阀板改进项目连续两次获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1.6亿元,每年给社会带来间接经济效益约20亿元。不断创新也给田京卫带来了应接不暇的荣誉,他成为了一个名声在外的创新型技术能手。
尽职尽责,坚守生产一线
从2000年开始,田京卫逐渐走上了领导岗位,从最初的车间主任到现在的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但是他仍然坚持把自己的办公室设在生产车间设在生产第一线,随时和工人们进行最有效的沟通交流。现在,田京卫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车间里走走停停。走,是为了看到不同产品的焊接;停,是为了和工友们探讨焊接的技艺。正如起初自己的启蒙老师一样,田京卫也不吝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新的想法与同事们交流碰撞。也正是这样的交流互动,让田京卫和他的同事做出了更加优质的产品,赢得了全国冶金企业的信赖。在企业效益处在低谷的时候,企业活源少,职工思想不稳定,他每天坚守在生产一线,鼓励工人,操作指导,遇到疑难活件,经常亲自下手操作,跟工人们和技术能手们一起就产品和工艺进行探讨和研究。从1999年至2004年,田京卫连续6年每天工作时长达13个小时以上,星期天更是几乎不休息。由于长时间过度劳累,他的右脚骨被诊断为疲劳性骨折,医生要他少走路,减少劳累,建议让他卧床休息三个月,可是他一天也没有休息,只是吃了一些接骨和活血的药,仍然坚持和工人一起上下班,坚持和工人一样加班。当时有人议论他说,“这个人是傻子,走路已经瘸成那样了,还不休息,真是一个拼命三郎。”他听了之后都一笑了之。
正是他这种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周边的工人们,使大家都铆足了干劲。他所带的机械分厂,是连续5年获得厂里各项荣誉大满贯的部门,这项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田京卫常常说:“我获得的所有荣誉都是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荣誉属于大家”。2008年厂里奖励田京卫4万元,他把奖金全部拿出来,为分厂全体员工发放了快餐杯、茶杯、雨伞。2013年厂里困难职工吴松钊的孩子考上大学,正当一家人为孩子的学费发愁时,田京卫拿出1万元为这个困难家庭解了燃眉之急,至今吴松钊提及这事仍感激不已。大家都说,跟着田京卫干浑身都是劲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田京卫深知只有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才能让更多年轻人成长成才,才能提高企业活力和生产力。2008年,在漯河市总工会和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田京卫劳模创新工作室和田京卫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这也为田京卫收徒传技搭建了平台。多年来,田京卫向工友传授技术、组织培训196次,为工友们解答疑难问题4300多个,带出技术能手199名,所带徒弟一个个也都崭露头角,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有多人荣获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区域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焊工)优秀选手、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漯河市技术能手。田京卫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12年4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田京卫技能大师工作室于2012年10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称号。
“他就是技术专家,不管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他总是与你在一起想办法搞定。”提起田京卫,机械分厂班组长刘辉对师傅给予的帮助指导感激不已。田京卫说:“我有这么多有成就的徒弟,他们都很尊敬我,我可满足、可骄傲。”
默默奉献,舍小家顾大家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田京卫却把名和利看的很淡。他曾经有机会全家调到广州铁路局,1997年调令发到了公司人力资源部,这对田京卫和家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到广州工作不仅待遇会提升,而且发展空间也将会更大。当时,他做过思想斗争,在去与留的抉择上徘徊。当他回想起市委、市政府、总工会、公司对他的关爱、培养,一股暖流涌上心间。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社会各方领导的关怀和培养。田京卫告诫自己:“人不能忘本,心不能忘恩。”只能用自己的忠诚、奉献、感恩来报答,就这样他决定不去广州铁路局,在漯河、在世林干到底。
工作上的忙碌,让田京卫对家人无暇照顾。1997年,田京卫的父亲患肝硬化腹水住院2个月,他没有请一天假,为了不耽误正常工作,白天他按时上班,晚上到医院陪伴,直到父亲去世。1999年,田京卫的女儿5岁,由于他和妻子工作都很忙,只能让女儿自己坐公交上学前班,学校距离他家6公里,要过两次马路,前两次爱人请假骑自行车默默跟在公交后面,眼含热泪望着女儿过马路,而他却连一次跟公交车的时间都没有。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一次开家长会,爱人有事让他去,他高高兴兴去了,到了学校他竟不知道女儿在哪一个班。女儿上高中时,三年时间均是她妈妈接送,一次女儿的同学问,“你是不是单亲家庭?”女儿放学回家后将同学问她的问题告诉了他,他的心头涌上了一股说不出来的情绪,感觉自己愧对女儿太多太多。他自己也因常年加班吃饭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热一顿凉一顿”和休息不规律,得了严重的胃病和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33年来,田京卫秉承着“干一行,爱一行, 专一行”的职业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奉献的真谛,以精湛的技艺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了一名当代技术工人的风采。他三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个人先后获得创新成果390多项,获得专利7项,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1.6亿元,2005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1年6月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八批河南省优秀专家”、2011年6月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12月被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中原大工匠”称号,2019年5月被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2019年河南省装备制造行业大工匠”。他享受国务院津贴和漯河市政府津贴,并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中国好人榜—王瑞平
王瑞平,女,1950年4月生,林州市临淇镇关也庙村务农。
王瑞平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丈夫在小区看门,儿子出外打工,儿媳在市区一家饭店工作,两个孙女上学。她家买房子还有贷款。平时,老人喜欢捡废品补贴生活。
2018年9月9日晚8时许,王瑞平吃完晚饭后,在居住的盛和家园小区里散步,顺便拾点废品。很快,她拾了半口袋废品。再往前走,一个垃圾箱旁的草坪上,放着一个双肩包和一个手提包。她提了提,很沉,以为是学生扔的废书,没在意,便拿到家中。
孙女睡觉后,她便到地下室整理拾到的废品。一拉开那个灰色的双肩包,一捆捆人民币映入眼帘,老人惊住了。她急忙拨通儿媳杨女士的电话:“早点下班回家,家里有点事儿。”杨女士回到家后,一看情况,立即拨通了开元派出所电话。
接到报警电话后,值班民警王科、李伟亮和两名辅警陈伟高、郭鹏宇立即赶到王瑞平所在的小区。王科等人打开执法记录仪,将包内的现金、物品逐一清点。现金有52万余元,还有银行卡、部分票据等。根据票据,他们发现了失主张先生的姓名和联系方式。9月10日凌晨1时30分许,王科拨通了张先生电话。张先生刚和朋友聚完会到家,急忙和老婆赶到开元派出所。9月10日凌晨4时许,52万余元现金转回给了张先生夫妇。
王瑞平老人的儿媳妇杨女士介绍,他们家生活还行,平时没事儿时婆婆会捡个废品。当时捡到钱后,婆婆吓蒙了,就赶快给她打电话。婆婆从老家里出来,老人家说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虽然他们家庭条件一般,但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分都不能碰。
王瑞平拾巨款报警归还失主的事迹传开后,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河南广播电视台、大河报等媒体纷纷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中国好人榜—赵进前
赵进前,1979年9月生,河南省平舆县高杨店新张胡营厂庙村村民。
2019年10月13日上午8点,开封市第三十一中学附近的一处废旧工厂,一名3岁的男童趴在了6米多高的房顶上,男童的一只脚卡在了房顶的石棉瓦里。赵进前的妻子宋美看到惊险一幕后,赶紧呼喊救人。听到妻子的呼救声,赵进前不顾一切冲上前,爬到房顶救人。就在他抱住孩子的那一刻,由于孩子十分恐慌,不停的挣扎,再加上房子年久失修,房顶突然坍塌,赵进前抱着孩子掉了下去。从房顶掉下后,男童被赵进前紧紧抱在怀里并无大碍,而赵进前却头部重创,被送到医院紧急抢救,术后赵进前问了一句孩子是否有事儿,就再也没有醒过来。由于他从房顶坠落,头部着地,头部重度开放性颅脑损伤,颅内大量出血,多发颅骨骨折。入院时呈现脑功能衰竭症状,急诊做了开颅手术抢救生命。术后CT发现颅内多发脑梗塞,同时伴有颈椎骨折和多发肋骨骨折、肺部损伤,病情重,危及生命。他救人的事情经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新浪、网易等几百家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开封市有关领导、驻马店平舆县有关领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到医院看望他,为他捐款祈福,祝愿英雄早日醒来。
为表彰赵进前见义勇为的行为,11月14日上午,开封市公安局禹王台分局赶到开封市中心医院,为赵进前送上《见义勇为确认证书》。
见义勇为背后是好人
赵进前的妻子宋美回忆说,10多年前,他们刚处对象的时候,那个时候她家里人都不愿意。赵进前到开封找她,他俩去鼓楼夜市,一个残疾人给他要钱。他当时给了十元钱,谁知道给过后面又来了一群这样的人,每人十元,一会功夫,一百七十元就都发没有了。吃完饭,还是宋美付的账。虽然付了钱,但宋美被赵进前的精神打动了,就同意了婚事。“我想着,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就帮,以后他也会善待我的,所以我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他。”宋美说,生活中,也许有很多像赵进前这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迹,平凡的感情,却在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中造就了许多的不平凡。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动汇聚成一个个文明,和谐,温馨的音符,为这个社会奏响了一个文明、和谐、美丽的新篇章。
修房只收材料费工钱分文不要
赵进前是一名农民工,做防水是他赖以谋生的职业。虽然工作辛苦,但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有时候修房只收材料费、工钱分文不要,有时甚至义务修房。
2017年8月份,他在大梁门附近打工时听说一位留守老人家里的房顶漏了,而老人的儿女远在他乡,孤苦伶仃。赵进前当时二话没说,免费为老人修补了房顶,当时有人说他实在的过了头,他笑着回答说:“老实了不好吗?”2019年9月份,开封市意拳研究会两次修房顶时,研究会坚持付费,但是赵进前仅收材料费,分文不收人工费。不收工钱的原因很简单,他第一次为开封市意拳研究院会修缮房顶,听说研究会是自筹费用,常年义务为居民群众普及传授意拳养生健身桩,帮助居民群众养生健身。同年9月份,大郭屯马三家里卫生间做防水,赵进前看到马三家里有残疾的老人,生病的孩子,生活实在是不易,活干完后分文不收费,而且第二天又去马三家里给免费墙壁做了一层防潮。他说,马三家里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他家里太阴暗潮湿了,给他做就做到位,屋里面不潮了,孩子老人不容易生病,家里也就可以减少点负担。
别人有难 伸手相帮
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人在遇到急难事儿的时候,远方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给予帮助,表示邻里之间关系亲厚。十几年来,不论邻居谁家生活遇到困难,赵进前都第一时间到场,张张罗罗,忙前忙后,出力献策。邻居中有的老人是五保户,每年春节,赵进前就要给这些老人一些零花钱,帮助邻居老人提水,晒被子这些小事儿,赵进前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了。他说“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做好事心里总是踏实的”。况且我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值得一提。”
2018年6月26号,赵进前和妻子宋美途经五一路地下道上口,当时下着大雨,路上的积水漫过小腿,一位年迈的老大爷摔倒在雨水中。当时,老大爷满脸鲜血趴在水里起不来,赵进前看到后,立即把车停到路边跑上前去扶起老大爷,用毛巾给老大爷捂着伤口把老人送到附近的诊所,老大爷包扎好伤口后感动得拉着赵进前的手一个劲地感谢。事情过后,赵进前的妻子说他,你就不知道给老人的家人打电话让他们来处理吗?万一人家有个啥好歹赖上了你咋办?赵进前笑笑说,世上哪有你想象的这么多坏人啊!
中国好人榜——左春秀
左春秀,女,1933年3月,中共党员,原郑州火车站纪委书记,郑州市“老年雷锋团”创始人。
1989年,左春秀从郑州火车站纪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离开了工作42年的岗位。“我在车站各个岗位都干了个遍,现在退休了,我还能为车站做点什么?”1992年,左春秀将郑州火车站离退休的老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义务服务队(“老年雷锋团”的前身),开始为协助站区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做三品检查,为有需要的旅客答疑解惑、退换车票、送热水。从此,郑州火车站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旅人途中多了一个温馨的瞬间。这一送,就是27年,现在,满头白发的她被受助旅客亲切地成为“左奶奶”。27年来,她累计帮助旅客解决各类难题6.2万多个,志愿服务总时长达到2.7万余小时,义务服务旅客及群众126万余人次。
救急救难,建立“困难旅客服务基金”
义务服务队成立后,左春秀发现总有些旅客因钱包丢失无法买票回家。为了帮助他们,1996年,她发起成立了“困难旅客服务基金”,带领志愿者们自发捐款筹集资金5000元,以解旅客燃眉之急。基金使用过程中,她亲自对受助困难旅客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备案,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基金管理制度,形成了常态化的帮扶机制。据不完全统计,该基金成立23年来,先后帮扶困难旅客598人,累计垫付资金5.6万余元。金钱帮助之外,她还为困难旅客提供情感支撑:被她开导过的身处生命低潮的中年旅客跪地磕头,说她就像“自己的妈妈”;被她善行感动的年轻女孩儿从送给自己母亲的花束中取出一支,执意要送给“可爱的左奶奶”……她随身挎包里有个塑料袋,里面珍藏着许多受助群众寄来的明信片和留下的联系方式,她笑着说这是她坚持这么多年的力量源泉所在。
苛刻对己,无私帮助困难群众
1993年,左春秀在收看新闻知道贫困地区的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消息后,当即向希望工程捐了300元,并且想方设法联系上了这所小学,又发动其他志愿者为其捐款10000元。她连续15年向江西、河北西柏坡、荥阳和郑州铁一中等7个地区和学校捐款30000余元,资助12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四川汶川、玉树、舟曲等地发生特大地震后,她立即捐款6000元,并组织志愿者有序捐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入党的老党员,她先后三次交纳特殊党费1万余元。较之对待困难群众的慷慨,左春秀对待自己却是苛刻的,衣服洗了一水又一水仍然舍不得扔,一个包子或十个饺子就是一顿饭。在她眼里,别人的困难比天大,自己的不便总是能克服的。
进驻站点,树立“文明使者”标杆
2013年7月,郑州市文明办在郑州火车站东广场设立了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老年雷锋团”进驻站点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郑州火车站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是郑州市的闪亮窗口。左春秀带领这支全国活跃的平均年龄最大的志愿服务团队,为群众义务指路、提供热水、走失寻人、零钞兑换、调解家庭纠纷,月均服务4万余人次,单日最高服务3400余人次。她的家与志愿服务站的距离不远,但深受严重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以及两次癌症化疗后遗症的折磨,这段年轻人一二十分钟就走到的路程,她每次都要艰难地步行一个多小时。即便如此,她上岗的时候从来没有迟到过,就是后来住进了医院,也要每周到站点上去看看。每当有人劝阻,她总动情地说:“不知道还剩下多少时间了,我要争分夺秒地为大家多干点儿事情啊!”
责任编辑:毛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