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看两会代表“话”文化

  2020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针对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建言献策。非遗、文化扶贫、全民阅读……这些字眼活跃在两会代表的提案中,他们是如何规划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吴文科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吴文科在提案中呼吁加强对地方各级文化馆站人员岗位编制及事业经费投入问题的关注。在他看来,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既是因为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主渠道、主阵地便是地方各级文化馆站,另一方面也与他常年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与各地文化馆站工作人员在共同组织各种文艺创作辅导、惠民文化讲座等工作中的感受分不开。

  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并于次年3月1日开始施行,几年来,法律的力量是否已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应有的推动力?在全国各地的走访中吴文科发现,“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要承担机构,各地文化馆站理应依法在基础设施建设、岗位编制设置、专业人才配给及服务经费预算上获得地方更大的政策支持,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人员岗位编制不够、专业人才匮乏、事业经费严重不足,馆站正常运转难以为继”等现象仍普遍存在,特别是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及偏远贫困地区,相关问题就更加突出,同时“即使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基层文化馆站‘有了阵地没战士,有了战士没弹药,有了弹药没手段’的问题也同样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吴文科认为,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充分,是导致地方工作重心下沉不够,支持建设力度不够的原因之一。与非遗保护相似,“想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也需要‘六力并举’。”吴文科说,“六力”即指法律法规的保障力,政府主导的行政力,此外还有社会在人力、财力、物力及智力方面的重视与支持。然而在实际调研中他发现,“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一块牌子两种职能,一班人马几个机构”的组织架构问题在基层文化馆站首先就非常普遍。“在人员编制已经奇缺的情况下,一个普通的基层文化馆站往往还要同时肩负着多种职责与多类任务。”一方面,这迫使许多基层文化工作者不得不“吹拉弹唱、十八般武艺俱全”,同时因缺少专业指导和业余学习时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又存在着“样样都懂”却“样样不精”的现象,基层文化馆站“出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的尴尬局面难以破解。而另一方面,在服务工作繁重、人手不够的常态下,受到演出、展览、讲座等各类文化活动常在节假日或百姓休息时间开展的客观现实制约,致使许多基层文化工作者常年处于无偿加班、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状态。

  对此他建议,有关方面应组织开展面向全国各级文化馆站尤其是基层和老少边穷地区人员岗位编制及事业经费投入情况的进一步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按照所在区域的基础条件及社区人口的服务需求,配备补足或调整扩充相应的专业人员及岗位编制数量,同时根据所在地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经费的实际情况,科学核算并适当增加相应的事业经费,以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依法发放加班补贴,在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也彻底扭转并消除普遍存在着的长期侵犯文化馆站员工权益等现象。同时他还提出,在如何解决“人”的问题方面,地方馆站仅仅等靠体制的解决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主动“出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激活社区群众中的人才力量。“对于地方的文化专业工作而言,‘六力’中的智力资源尤为稀缺。”因此他建议,未来高校、专业艺术机构等也应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利用人才优势加强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引导,比如像“大学生村官”这样的精准扶贫战略也可以引入到地方文化战线的工作中来。


  朱晓进 推进文物古迹的数字化保存

  2019年,巴黎圣母院大火给各国的文物保护部门敲响了警钟,如何尽可能完整地保护文物古迹,是各个国家的文物保护部门都需要正视的一个难题。而巴黎圣母院起火后,法国专业的文物保护措施更是给全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专业的灭火到随后的重建计划,都是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法国著名的游戏公司育碧宣布要拿出自己制作游戏时对巴黎圣母院全景扫描的1:1的数据资料来帮助巴黎圣母院完成重修,正是这一份1:1的数据资料,给巴黎圣母院的重现带来了希望。

  由此可见,文物古迹的数字化保存对文物古迹的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巴黎圣母院,在中东,由于“伊斯兰国”对伊拉克、叙利亚文物古迹的损坏,美国哈佛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联合成立的数字化考古学研究所推出“百万图像数据库”项目,投入230万美元,试图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这些世界上最珍贵的遗迹。而在国内,山西大同北岳恒山悬空寺,已于近日完成高精度实景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工作,用三维的数据资料完整保存了悬空寺的风貌。文物古迹的数字化保存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其优点有:

  1、用数字化的资料对文化古迹进行完整的保存,有利于文物的修复和保存。例如上述举例的巴黎圣母院,一旦文物古迹被损毁,想要修复恢复原貌,数字化的保存必不可少。假设没有任何资料的留存,巴黎圣母院想要修复原貌,定是难上加难。

  2、三维定向、数据保存等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完整地对文物古迹进行数字化保存的地步,硬件不再是问题。当今三维定向、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可以全面的对文物古迹进行数字化的勘测,并能使数据得到安全保存,且经济成本已经可以接受,国内目前就有许多专门做文物古迹数字化保存的团队。

  3、文物古迹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将文物古迹数字化,可以增加文物呈现的方式,增加世界各地居民对于文物古迹的兴趣,方便古建筑学、文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进步与交流,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助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因此,应大力推进文物古迹的数字化保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国家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对推进我国文物古迹的数字化保存要有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应对文物古迹进行分类,逐步以点带面地推进数字化保存。数字化保存无法一蹴而就,应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先进行数字化保存,再对各省一级的重点保护文物进行数字化保存。

  二、采取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多渠道筹措文物数字化保存的资金。例如可以通过国家文物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划立项拨款和各级政府、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社会民间力量参与相结合的多元化筹款方式,调动各方对文物古迹数字化保存的积极性。一些有能力承担数字化保存的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应予以政策支持,鼓励其自主承担完成文物古迹数字化保存的工作;而对于一些无力承担相关数字化保存的文物古迹保护单位或无具体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则应由文物保护主管部门牵头协调解决。

  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应统一制定相关的文物古迹数字化保存的标准。从测量、数据的获得、数据资料的保存、影像资料录制,以及文物古迹数字化保存相关信息的利用和使用等各个方面,都应有详细的标准、规章甚至法律予以规范。同时,对于文物古迹数字化保存的从业者也应有行业的准入资格和行业标准等。


  张星星 更好发挥社会资本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与当前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和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要求相比,与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2019年,张星星结合工作,在黑龙江富锦市福祥年村红色经典教育基地、四川成都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聚落、河北易县狼牙山红色教育基地(狼牙山文化博物馆)做了考察调研。通过考察调研感到,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引进和利用社会资本,对激发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动力,增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活力,创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转变文化建设发展理念,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与经济开发结合起来

  文化建设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同时也对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各级政府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对保基本、促公平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文化管理体制和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服务等主客观因素,也存在与经济发展、基层自治、精准扶贫、社会建设、农民生活结合不紧等问题。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在文化设施建设与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方面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善于以灵活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旅游文化、地理文化与产业开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推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

  二、激活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动力,积极引进和利用社会资本

  党和政府对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度重视,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出台一系列重要法规政策,统筹建设集政治宣传、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但是,在综合利用政府、市场、社会资源,激发农村文化发展动力方面仍有不足,较普遍存在着等靠上级政府财政投入的倾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兴建、捐建或者与政府部门合作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把“坚持社会参与”作为基本原则之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积极利用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作为加快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改进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方式,为社会资本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相结合提供保障

  要正确认识政府、市场、社会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转变政府包投入、包建设、包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政府的作用是保基本、促公平,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市场的作用是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资源,丰富供给;社会的作用是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文化建设和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基层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开发、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党和政府在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确保基本文化服务的基础上,应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产业开发,增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发展动力。

  四、加强文化建设综合管理,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经济文化权益

  在坚持社会参与、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权益。在引进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投入农村文化产业开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监管,加强对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等投资主体的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民自治组织对农民群众经济文化权益的保障作用,严防损害农民群众经济文化权益的情况发生,确保规范有序发展,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提供可靠保证。


  刘玉珠 更大力度促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做好文物活起来大文章,这一基本判断既是重大机遇也是艰巨挑战。

  一、运用互联网高新科技大力促进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通过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持续、推出文创项目,推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互融合,给古老文物赋予了新活力、插上了新翅膀。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国家文物局加强“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建设,通过虚拟化的“云展览”集中整合各地博物馆资源。春节期间,全国文博单位迅速行动起来抗击疫情,虽然不能对外开放,但是充分利用数字化、动漫、游戏、VR、AR等信息技术,向公众提供全息影像欣赏、虚拟触摸、沉浸式体验服务。

  国家文物局还利用官方新媒体联合全国百余家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传递祝福接力活动,阅读量已经超过6000万人次。通过传播文物蕴含的历史价值、民族精神和文化力量,凝心聚力、提振士气,鼓舞各地抗击疫情的决心,发挥文物资源的积极作用。

  今后,随着5G、AR等技术的突飞猛进,这种数字观展、线上观展的方式将日趋常态化,很多观众将选择在家观展游览,足不出户欣赏文物精品。应当看到,这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需要及时总结梳理,顺应发展趋势,更加凸显高科技在促进文物活起来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发挥文物资源的特殊优势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以文物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兼具审美价值、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既超越时空又超越国度,既富有永恒魅力又具有当代价值,民意接受度高。文化遗产生动、直观,可以为政治、经贸关系注入文化活力,提供韧性支撑。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文物外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不论是大国外交还是周边外交,不论是主场外交还是国际多边场合,都不遗余力地推介以精品文物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倡议深入开展考古领域人文合作,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在意大利、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对互办文物展、文物保护合作、联合考古发出倡议;见证中国与意大利、法国、尼泊尔签署文物领域双边协定与合作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讲话时强调,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离不开文物活起来,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内外融通。对内,我们要深入挖掘阐释文物的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发挥教育启迪引领的作用;对外,要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文明对话,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针对文物领域对外交流品牌驱动力量不足,缺乏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方式方法,资源配置、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现状,我们将花力气下功夫,积极打造文物外展精品工程,这需要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予以大力支持。

  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根据中央有关部署,2020年,国家文物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研究起草关于促进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政策文件,服务国家工作大局,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总结近年来文物合理利用实践经验,并对新时代文物合理利用进行部署。

  这个文件将着眼于解决制约促进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机制性障碍,找差距、补不足。比如,我们还存在文物价值说不清、保护做不实、利用跟不上等问题,它们交织在一起,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文物价值说不清,就会降低对文物的科学认识,也就没有动力去实施保护,保护做不好更谈不上利用。比如,我们还存在着交流不多、沟通不畅、联系不紧密等问题,缺乏协调联动机制,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足,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效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政府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等各层面增强合力。我们认为,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中央层面要有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路径和分工,持之以恒协调各方综合施策,加快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体制机制建设。二是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把中华优秀文化、当今中国改革发展和中国人的精神面貌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发展路径展现给世界。三是大力探索和挖掘利用文物资源优势,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研究院的经验,把资源转变为资产,把一件件“物”变成可触、可视、可想的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四是建立专门的主责机构负责实施。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是一项战略性任务,无论是顶层设计的落实,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实施,都需要强有力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否则只能停留在口号里或倡导中。


  韩新安 建立突发事件中全国文艺创作、征集、推选机制和传播推广平台

  韩新安委员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到以抗疫、战“疫”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当中。一批主题鲜明、感情真挚、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塑造战“疫”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鼓舞斗志、抚慰人心、凝聚力量。

  韩新安认为,从这次疫情主题文艺创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文艺工作者热情很高,创作的作品数量很可观,但质量参差不齐,口号化、同质化、标签化、商业化现象客观存在,甚至有少数作品政治站位不高、理解不到位,导致在思想立意、价值导向上出现偏差,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有的还被西方抹黑中国所利用。二是绝大多数的创作和推广存在自发性、个体性、分散性。很多作品创作出来后,为了抢时效,质量与导向未经认真把关即快速传播出去。在文艺作品的传播推广上,明显存在各自为政、多头出击、自行其道的现象。三是网络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30.8个小时。意识形态领域面临风险与挑战,舆论引导明显需要统筹协调、科学谋划,以此改变导向不鲜明,弱化或消解主流声音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多次强调要加强舆论引导,强化正面宣传,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当前,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目前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工作的大框架来看,应该建立突发事件期间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征集与传播的预案机制,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文艺重要作用的指示精神。

  为更加有效地发挥文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韩新安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将文艺工作纳入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工作的总体框架。建议国家应急管理部在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总体框架时,将文艺工作一并纳入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框架,确定职责、统一部署,充分发挥文艺工作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共克时艰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建立全国性创作、征集、推选预案机制。建议中宣部宣传教育局等单位统筹全国文艺单位或组织,或分类别指定行业组织作为牵头单位,建立突发事件期间文艺创作、征集、推选机制,一旦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启动实施该机制,明确主题、导向,尊重艺术创作规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主题文艺创作,同时对文艺作品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将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奉献给人民,切实发挥文艺传播正能量的效应。

  三是建立全国性的线上线下传播推广平台。建议由国家网信办统筹建立以各大主流媒体为主力,集中传播推广上述机制下形成的优秀作品。一方面把主流作品和声音集中传播出去,形成主流宣传舆论,避免商业网络媒体碎片化、娱乐化信息消解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另一方面在更大范围、更加集中、更加有效地发挥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价值功能。


       王世明 依托文化新基建促进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

  两会上有关文化科技创新融合与产教融合的议案、提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王世明就“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提出建议。

  王世明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9年8月,文旅部、中宣部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要求。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3D、VR、AR等高科技的快速发展,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成为大趋势,科技渗透到绘画、影视、演出、出版、文保、非遗领域的创作、生产、保护、传播、消费各个层面,成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力量。

  如故宫、国博、敦煌研究院等运用AR技术提供全景环绕的沉浸式体验,实现了公众与藏品高度交互,让公众获得了“比真实更真实”的体验;又如,某企业运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文物艺术衍生品成了畅销全球的高端奢侈品。还有 AR艺术展演、舞台特效、机器人创作、艺术品数据链、智慧博物馆、智能艺术教学等等。

  王世明说,当前文化新基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科技赋能文化发展、艺术赋能科技创新已成新态势,此两者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技术、时机等各项条件皆已成熟完备。但目前艺术和科技融合还面临许多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欠缺、创新思维滞后;二是文化艺术产业链条较短,中高端价值环节薄弱,新技术运用不足,有效供给能力不强;三是艺术与科技融合学科建设滞后。

  对此,王世明认为,从国家层面上形成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深度融合,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还需要从几个方面去加强推动建设:

  一是加强学科建设。由教育主管部门鼓励高校设立艺术与科学新型学科,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背景,对已经立项的新型学科项目予以大力支持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发挥国科大、央美、清华、人大等高校的人才、技术、学科优势,建立艺术与科学跨学科培养基地,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是成立艺术与科学协同创新平台。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下发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建立艺术与科学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艺术与科学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构建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三是成立艺术与科学研究智库。建立艺术和科技融合专业性智库,探索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体系,通过集成科技和艺术的优势资源,拓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和范围,为推动艺术和科技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撑。

  四是成立艺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成立艺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艺术与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培养优秀人才,建设成为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五是推进艺术与科学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强文化与科技创新领域的标准化建设,由国家标准委指导、文化、科技主管部门或由中科院牵头成立“全国艺术与科学(或文化与科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障文化与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是创办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专业刊物。为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序推进创办聚焦“艺术与科学”的学术刊物,为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开发、成果展示、信息交流等提供平台。

  七是在权威融媒体平台推出“艺术与科学”或“文化与科技”新媒体公众号,扩展相关优质内容的传播渠道,提高受众覆盖面。

  八是筹办文化科技创新成果博览会。在“艺术与科学”理念指导下举办此展会,展示此领域的新产品、新设计、新技术、新材料。


  徐里 加大文化扶贫力度 丰富文化扶贫手段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完成全年脱贫攻坚任务增加了难度,如何跑出中国减贫的加速度成为关注的焦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此,徐里在两会上特别提出了《加大文化扶贫力度 丰富文化扶贫手段》的提案。

  徐里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我们下大力气改善贫困地区物质条件,路通了,房建了,通信发达了,而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缺乏却显得更为突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文化扶贫手段单一,功用发挥有限等问题,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规划,更好地服务于整体扶贫工作全局。

  针对这些问题,徐里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在新冠肺炎疫情给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的大环境下,建议相关宣传文化部门,积极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戏曲、山歌、相声、小品、美术、书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在防疫抗疫和恢复生产生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对真抓实干的“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的宣传引导。同时,运用好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新媒体、新媒介,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克服“穷自在"和“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观念,调动他们主动脱贫、艰苦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其次,加强文化扶贫的组织领导,提升文化部门在扶贫工作整体规划、顶层设计中的重要性。从横向看,明确主导部门,完善跨部门协同协作的工作机制,整合政策和资源,形成合力。从纵向看,要形成省、市、县、乡镇四级联动、分工负责、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基层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完善文化扶贫梯队建设。着重解决贫困地区文化人才短缺问题,积极开展基层文化工作者专业培训项目,完善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培养的大学生返乡工作激励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一步发挥公益文化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专业优势,为文化扶贫贡献更大力量。

  最后,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针对当地文化产业特色资源制定规划,精心进行专业指导,解决项目顶层设计问题。比如形成有特色的农民画产业基地和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基地,就是实施文化惠民扶贫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扶贫在方式、方法上的一大创新。它有利于发挥文化的力量,让困难群众搭上致富奔小康的快车。大力倡扬农民画、民间工艺美术建立多个有特色的农民画产业基地和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基地,既能原汁原味保留不同区域的传统文化特色,同时能有效引导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建议文化主管部门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鼓励引导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让文化扶贫、文化惠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新农村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徐利明 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随着乡戏、广场舞的兴起,农民热盼的乡村戏台明显缺乏”,“乡镇文化站人员配备不足,缺少培训的长效机制,且待遇差,工作热情低”。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利明说,我国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事业虽然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徐利明在两会上特别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提案。

  针对这些问题,徐利明委员提出了几条建议。首先,提高站位,完善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规划。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编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十四五”规划,将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新时代农民的精神文化家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农村公共数字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其服务中心免费wifi覆盖,推动农家书屋转型升级,适应数字化、网络化阅读新趋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其次,政府主导,多渠道筹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建议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持续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政投入,足额拨付文化事业经费,把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刚性、长效投入机制。拓宽经费投入渠道,建立健全多元文化投入机制,通过实施农村公共文化项目推介活动,文化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支持社会团体、机构和个人为各类文化活动提供赞助、捐款等,实现对文化的多元投入。

  第三,系统化改善工作环境,引进并留住人才。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出台配套政策,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进一步明确农村公益类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推动政事分开,明确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决策层的决策地位,将选人、进人、用人的话语权和决定权还给用人单位。为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文化干部在职称申报、评定等方面设立绿色通道。鼓励和支持专业艺术团体改革中的分流人员到社区、街镇担任文艺辅导员和文化指导员,稳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借鉴大学生村官制,提升基层人才的专业素养,鼓励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熟悉农村生活、有一定文艺专长的青年学生到农村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精细化拓展志愿服务,通过专业全面的志愿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提升和健全农村公共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

  最后,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实现文化兴村。目前我国农村文化需求呈现“求富、求知、求乐”的多样化特点,这些都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广江苏徐州马庄经验,充分调动农村文艺骨干的积极性,组织能反映农村生活、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将文化兴村与产业兴村相结合,提高农民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鼓励县级图书馆逐步实行总、分馆制,在乡镇、农家书屋建立分馆,形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的图书配送体系,促进城乡图书资源共享。鼓励农民通过自己的当众解读、座谈讨论、技术辅导、表演示范等方式,有效地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范围。


  黄细花 以新基建推动疫后旅游业振兴

  结合疫情期间的实践,今年,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在两会上提交了13份建议,其中直接涉及旅游业的就有5份。她建议,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应通过积极推进“互联网+旅游”、抓住“新基建”建设机遇等方式,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让国内旅游行业陷入了一片低迷。面对疫情危机,旅游行业应当危机中抓住机遇,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不断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基建’就是其中一个发展契机。”黄细花认为,“新基建”继承了传统基建扩内需、促投资、促增长等优点,同时还能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旅游行业应当投身“新基建”这波浪潮,推动旅游产业进一步迈向数字化,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黄细花认为,“新基建”有助打造“互联网+旅游”产业集聚区,将会不断拓展游客的体验内容、体验方式、体验质量,线上与线下对接,虚拟与实体交互,进行旅游产品换代与创新,促进“吃、住、行、游、购、娱”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

  为此,她建议,积极支持和推动旅游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加快以5G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建设,构建数字化网络平台,为推动旅游产业向数字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加强产品创新,做好景区对外连接的数据结构、服务结构与产品接口,有效连接新基建与旅游产品、服务节点。

  在另一份议案《关于推进“互联网+旅游”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黄细花指出,疫情期间不甘“蛰伏”的旅游业,凭借互联网开展了各式“云自救”,如“云旅游”“云景区”“云展馆”“云直播”,带来了新的变革、新的活力,为旅游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

  她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借助互联网这个“超级增量”,利用当前更新迭代迅猛的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精准关注周边市场、锁定人群、找准定位、满足需求,加速行业洗牌、加速产品升级、加速优胜劣汰、加速在线业态,满足人们文旅消费需求,激发旅游业发展新动能,应成为旅游企业当务之急和长期目标。

  黄细花建议,应积极推进各地景区实现智能化、智慧化的互联网升级,让预约旅游成为常态,并通过丰富在线旅行、度假产品、提供旅游线上场景服务、利用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旅行、度假服务等手段,增强体验感、参与感、融入感。同时,全面鼓励推行电子旅游消费券、电子消费券,积极发展直播旅游、直播“带货”,让云旅游、网络直播销售农副产品扩收益等成为新常态,让“美丽世界走进大家手机里、品质旅游产品走进家门里”。


  王瑞霞 将文物数字化纳入新基建体系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馆长王瑞霞建议,将文物数字化纳入新基建体系,让文物资源融入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建设。

  王瑞霞表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物质载体,也是文明延续、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物数字化是对文物进行全息记录的工作,是文化资源长久保存并得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让文物活起来的基础性工作。新基建,就是建立国家级的数字化基站、基地和平台,为5G时代的到来做好基础建设。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其数字化建设还没有纳入国家新经济建设体系中。然而,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些不法之人私自采集文物数字信息的情况,并从中牟利,致使国有资源流失。

  鉴于上述情况,王瑞霞建议,尽快出台文物数字化的国家标准,使文物信息采集标准统一,减少资源浪费;在国家层面组成专家组对文物资源的产权保护进行研究,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让文物资源利用做到规范有序;将文物数字化纳入新基建体系,让文物资源融入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建设,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冯远 营造新时代社会文化环境氛围、促进全民阅读

  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转换,创新发展新时代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创新精神,营造新时代社会文化环境氛围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

  针对目前国内各地(尤其是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多年存在的“视中为土,崇洋是尊”的商贸、旅游、房地产开发,城市(主要街区)建筑,个别公共(行政)机构设施建设的冠名、样式,建议工商、文旅、城乡建设等部门有计划的进行清理、更替(包括取缔),规范审批制度。提倡并鼓励创意创造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冠名、名称、商标、建筑设计,体现当代中国文化精神和形象塑造。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役取得重大成果,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接近完成和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解决了国民温饱和生活基本保障后,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增强人文素质将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建议教育、文旅、工、青、妇等部门联手将目前提倡的“全民读书”“书香中国”等开展普遍号召,针对国民平均年阅读量普遍较低的现象,提升至(分阶段)列入机关公务员、国企干部职工、院校、部队、社区及新农村居民的年度考评项目之一,辅之以各类群众性表彰激励活动或措施,扎实推进全民读书、全民学习,形成风气、营造氛围、培育阅读养成。


  王文保 让文物活起来

  众所周知,山西是当之无愧的文物大省。我国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其中山西占据了425处,相当于全国文物单位总数的10%。在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实践过程中,山西也进行了诸多有益实践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保表示:“从一线实践看,只有加强文物利用与维护,推动文物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才能让文物活起来。”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更多强调文物的被动保护,缺乏对文物积极利用的制度性保障,导致文物资源利用过程出现法律掣肘局面。

  对此,王文保建议,对文物保护法部分条款进行修改。

  首先,建议将文物保护法的名称改为文物法,从根本上保障文物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

  其次,建议在原条文中明确各级政府对文物利用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能,推动文物合理利用;

  最后,王文保认为在新时代,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也肩负着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的职能,因此,应当允许这些单位的事业性收入用于文物的利用。此外,是否允许企业负责经营,与文化遗产能否得到良好保护没有直接关系。对此,应鼓励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在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方针的前提下,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多种经营方式,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云冈石窟活化文物、让文物‘走出去’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的文物保护理念,有必要在文物保护法中增加‘利用传承’一章,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发挥好新技术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在保护的前提下推行分类保护,分类利用。”王文保说。


  孙艳玲 非遗进景区,旅游添活力

  伴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非遗融入旅游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更是作为提升旅游景区品位的重要元素,既有效延伸了旅游产品链,提升旅游档次和品位,也让非遗项目得到了活态传承,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

  如何让非遗成为景区的点睛之笔?全国人大代表、满族刺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艳玲的家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镜泊湖、雪乡等知名景区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为了让更多人认识靺鞨绣这项古老的技艺,孙艳玲先后在牡丹江市区和镜泊湖景区建立了两座靺鞨绣博物馆。几年来,博物馆的展品从几百件增加到数万件,小小的博物馆成了传播当地历史文化的“大讲堂”。

  在疫情防控期,如何打好“非遗+旅游”牌,孙艳玲建议,政府应加强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力度,把它作为当地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加以深度融合,立足当地各主要景区特点,重点做好非遗进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在主要景区或城市内规划建设非遗博物馆或展示馆,国家给予一定的免费开放经费补助。

  谈到非遗项目进景区的具体举措,孙艳玲说,一是可以组织适合展示的传统美术类和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在非遗博物馆或展示馆内展出,吸引游客参观;二是通过给予一定的补贴,组织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制作和展示,吸引广大游客现场参与互动。三是对当地非遗类旅游商品进行创新研发,形成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非遗旅游产品,既能销售当地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又推介了地方特色旅游。

  在孙艳玲看来,非遗进景区要保持地域性和原真性,突出乡土文化,形成展示、游览、购物、旅游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将非遗类的旅游产品融入景区,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理念。

  如何挖掘非遗作品中的特色,孙艳玲认为,要依托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借助先进的声、光、电科技手段,创作非遗项目的驻场演出,将适合表演的非遗项目融入其中,带领游客体验乡风、乡情、乡愁,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体验性和参与性,让游客切身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在主要景区内展示民俗礼仪类非遗项目,增强针对性、趣味性和当地群众及游客参与度,集聚人气,拉动消费。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舞台展示活动,激发游客热爱、关注和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热情,提升当地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让非遗走出去,离不开好的宣传策划。孙艳玲建议,除了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等重大活动为契机,以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为传播平台,向社会宣传普及非遗知识,还要与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合作,对当地非遗旅游商品进行创新研发,形成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非遗旅游产品,推进“随手礼”在景区销售并全面上线,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


  白庚胜 “旅游+”孵化西南联大文化IP

  众所周知,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白庚胜带来一份《用数字时代新思维构建西南联大文化IP,政企合力打造文旅融合经典》的提案,让人们注意到拥有秀美风光的西南地区也有亟待发掘的历史文化资源。

  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白庚胜认为,云南除现有文旅景区外,还可打造西南联大、云南陆军讲武堂、滇西抗战战场、滇缅公路等现代历史文旅景区,以及元谋人、古滇国、南诏、大理国和关隘、屯军等古老历史文旅景区。“尤其是西南联大文旅景区,可开发成大型文旅群落,做多向度、多层次、多形式的保护、传承、利用,助推民族团结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他说。

  白庚胜表示,云南文化旅游自然资源丰富,既有不同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题材。西南联大、滇越铁路、飞虎队等都是很好的文化IP。其中,西南联大是极重要也极具历史意义的文化资源。“因为它不仅代表云南,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精神。”他说。

  白庚胜认为,活化西南联大文化IP,要以新文创思路探索文旅融合形式。“文旅与传媒融合,一是要文化为尊、内容为王、精神至上;二是要依托市场,打造品牌,实现价值;三是要科技武装,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实现虚实结合、古今贯通、远近联通、线上线下结合的全天候深度文化旅游;四是实现政企学研联手,构建生产、消费、推广、观光链条,增强创意、管理、服务能力;五是向省外、国外延伸影响力,将州市域、区县域资源按主题进行整合发酵,形成巨大势能。”他说。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方面,云南走在全国前列,首创的“一部手机游云南”模式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旅游景点效仿的对象,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代表的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的建设,做出了积极可行的探索。截至今年5月中旬,“一部手机游云南”APP下载量超过230万次,使用人次超2000万,小程序集群累计访问量突破1700万人次。云南利用数字技术展开的数字文旅实践成效显著,已直接带动“云南旅游”网络搜索频次同比增长1154%,环比增长725%。“下一步在西南联大的IP开发上也需要贯彻这种新文创的思路,让西南联大不仅活在历史中,也活在年轻人的心中,让西南联大里的学者成为新时代年轻人的偶像。”白庚胜说。


  杨晓阳 美丽乡村要倡导“一村一品”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杨晓阳一直关心美丽乡村的建设。他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大城市、中小城市到城乡结合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千城一面’的现象。好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还保留着大量的传统建筑和古村落,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然而,中央部署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我们却发现乡村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如不重视保留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必会令最后的这些中国建筑文化的元素消失殆尽。”

  对此,杨晓阳表示:“美丽乡村要落到实处,就要倡导‘一村一品’。中国的乡村文化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而形成的。不同人群、不同环境,根据实用和美观这两个要求,来建造自己的生存空间。如果一股风地把所有农村都修成标准化,我认为历史上的文化精华、理想美感就会被破坏掉。”

  杨晓阳指出,“只有一村一镇的艺术受到重视,大众教育才能贯穿其间。如果再不采取紧急措施抢救,中国民间的建筑艺术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将丧失最后的阵地。我们是农业国家,村镇文化是我们的立足点。留住心、留住传统、留住美感、留住我们中华民族这些独特的本源文化,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将所有的农村都搞成一个模样,要倡导‘一村一品’,将中国文化的根系留下来。”杨晓阳强调道。

  杨晓阳还进一步建议:“在实体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建设的同时,还可以同数字化相结合,通过大数据支持,建立网上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之后,这个线上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可再链接到一个世界艺术史博物馆。相当于观众参观一次博物馆,就可以把整个艺术史梳理一遍。”

  “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并不只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家、艺术团队而建设。”杨晓阳特别指出,“它应该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必备设施,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可以了解古今中外艺术史的开端及其发展出的不同风格,在欣赏古今中外优秀艺术品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自身的艺术审美体系与标准。由此,既可促进国人整体艺术审美的提高,又可借助艺术丰富其对人生的认识、对其他知识的增长。”

  杨晓阳最后强调:“艺术教育要坚守‘实践第一’的底线。”


  李国伟 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

  “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为上。”是《徐霞客游记》对云南保山围棋“永子”的由衷赞美。全国人大代表李国伟是“永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用20多年时间找回失传百余年的“永子”制作技术,重新制定工艺标准。

  “我们的材质以保山当地盛产的南红玛瑙、玉石、翡翠、琥珀等宝玉石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定制,没有任何磨具,大小、厚薄、匀称全凭师傅的手艺完成。”这些年,李国伟在传承“永子”制作工艺的同时,积极推动围棋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他创建了棋校、主题文化酒店和集博物馆、文化馆为一体的“永子”棋院,聘用在册贫困户或贫困家庭子女为棋院员工,讲解围棋文化、教授围棋、从事棋子生产。李国伟说,发展“永子”文化产业,既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也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吸引更多人回乡就业,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实现文化传承和脱贫攻坚的双赢。

  类似的“非遗扶贫”模式,正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设非遗工坊已经超过了2000所,带动了将近50万人就业,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将近23万人,带动了2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

  “我们目前正在与政府部门合力把‘永子’打造成云南保山标志性的品牌名片,提高当地文化内涵和品位,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李国伟说。今年全国两会,李国伟再次建议将中国围棋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围棋有几千年历史,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了更好保护和传承,应该及时组织成立申报委员会,抢抓机遇,尽快启动申遗工作。”


  马慧娟 没有文化,只长庄稼的土地终究是贫瘠的

  今年,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实现脱贫摘帽。

  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见证了红寺堡从荒原变绿洲的每一步,她说,这片土地上焕发出的新生机,让她更有底气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

  “红寺堡人用拼搏与团结,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改写个人命运,改造生态环境,把一片半沙漠的荒凉之地改造成安居乐业的新家园。”马慧娟说,如今的红寺堡充满生机,黄花菜、枸杞和酿酒葡萄是当地靓丽的产业名片。新移民在火热的创业生活中,把自己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带到这里,高台社火、秦腔、眉户剧、皮影、烙画、剪纸、刺绣、纸扎等民间艺术碰撞、融合,生长出独特的“红寺堡移民文化”。说到这里,马慧娟言语间满是自豪。今年3月,红寺堡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次两会她建议把红寺堡区列为全国的脱贫攻坚示范基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中国脱贫攻坚的经验和成果。

  马慧娟曾在文章中说:“没有文化,只长庄稼的土地终究是贫瘠的,我希望让这里真正精神脱贫,解心灵之渴。”带着这样的心愿,2018年,马慧娟利用村里的农家书屋创办了“泥土书香读书社”,带领农村妇女识字读书。马慧娟说,如今村里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齐全,但缺乏专人管理。针对这个现象,今年全国两会,马慧娟提出加强乡村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建议划拨专款,提高文化协管员的待遇水平,设置专人专岗组织农民参加文化活动,帮助村民提升文化水平和文明素养。


  张雨东 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张雨东委员25日代表民进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视频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要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张雨东说,多年来,社会各方积极行动,全民阅读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应看到,我国全民阅读还不够普及,更不够深入,阅读还没有成为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张雨东说,应重启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立法进程,尽早以行政法规形式,对全民阅读的管理体制、财政投入、指标体系、重点任务、社会参与,以及弱势群体的阅读权益保障等重要事项作出规定。还应在国家层面设立“全民阅读节”。

  张雨东说,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方向,主动引领,把阅读人类文化的共同经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提高全民阅读水平。包括各级政协委员在内的知识分子群体,应自觉做好“领读人”的角色,承担阅读倡导、价值引领的责任。

  张雨东说,出版、传媒机构要提高出版质量,与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携手,做好优秀图书的总结提炼、研究阐释、深度解读、传播推广。图书馆、书店、阅读推广机构等应加强图书推介活动的力度。大中小学要积极开展亲子共读、师生共读、团队共读活动,用书香校园带动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机关建设。充分利用数字阅读的优势,把读书会搬到互联网上。要为弱势群体和残障人士提供阅读支持,推进阅读公平。

责任编辑: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