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脱贫攻坚专题 > 领导讲话

宋丽萍同志在全省文化和旅游脱贫攻坚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党的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有“红色首府、将军故里、诗画江南”美誉的信阳市新县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脱贫攻坚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别具深意、非常重要。这次会议是今年年初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一次会议,既邀请了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的领导出席指导,还安排2019年14个拟脱贫县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具有很强指导性、针对性。

  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有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脱贫攻坚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是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指明了总方向,提供了总遵循。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及省委、省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新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学习。二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在重庆召开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暨旅游厕所革命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领域改革和“厕所革命”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和推广地方推进改革的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安排下步工作。需要我们抓好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旅游公共服务是做好文化和旅游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支撑,二者联系紧密,所以我们两项工作一并安排部署。三是当前脱贫攻坚战当前进入集中总攻阶段,形势更紧迫、任务更艰巨。在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取得了显著进步,经验需要总结、问题需要解决、责任需要明确,亟需动员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持续发力、精准施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的贡献。

  昨天下午,我们实地查看了几个点,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比先进、找差距、增动力。刚才几个单位结合实际,做了大会发言,经验方法很值得学习推广。延庆同志、康洁同志分别对文化和旅游脱贫攻坚工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第一,坚守革命初心,强化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今年5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于都--红军长征出发地考察调研,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等作出重要部署,对即将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出要求。倾听历史的回响,追寻红色的记忆。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新县这样一个具有深厚红色历史的地方,安排部署文化和旅游脱贫攻坚工作,是一种精神洗礼,也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一定要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抓实抓好主题教育,推动包括脱贫攻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内的各项工作开展。去年年底,按照机构改革部署文化和旅游部门整合。近半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感到责任更大、担子更重。特别是5月23日,省委书记王国生深入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对加快全省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发挥文旅融合优势,强化使命担当,抓住文化扶贫这一“志智双扶”的重要支撑;用好旅游扶贫这一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不断深化文化“铸魂工程”、提升旅游幸福产业,推进脱贫攻坚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就全国总体而言,文旅工作对脱贫攻坚具有明显的支撑带动作用。目前,乡村休闲旅游、度假旅游、体验旅游、观光旅游,已经成为全国旅游主流方式,为乡村振兴带来有效机遇和无限空间。乡村旅游全面助推农民脱贫致富、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和重要引擎。今年4月,在安徽黟县举办的2019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春季)推介活动上,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刁新育表示: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30亿人次,营业收入达8000亿元。截至2018年底,农业农村部已创建388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推介了7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从零星分布向集群分布转变,空间布局已从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向更多适宜发展的区域拓展。近年来,云南、贵州、四川、江西、湖南等中西部地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加快了脱贫步伐,带动了乡村振兴。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和旅游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从我省情况来看,文旅工作积极融入脱贫攻坚大局。我省90%的非遗、民俗等原生态文化扎根在乡村,70%的自然、山水等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为了把文化优势变为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近年来我省文旅工作积极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出台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文化厅“十三五”时期艺术事业发展规划》《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河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河南省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河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划分与管理》等一系列文件,以伏牛山、大别山、南太行和黄河滩等贫困地区为主攻方向(“三山一滩”恰好是我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地区),以乡村旅游国家级示范县、示范点和星级家农家乐为抓手,以文化扶贫“三千行动”、旅游扶贫“十百千万工程”为载体,将乡村旅游列入“河南十项民生工程”,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责任制,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9458万元支持61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1个景区带村重点景区建设,安排省级高成长服务业专项资金950万元扶持乡村旅游建设,与中原银行签署协议加强乡村旅游信贷支持力度,在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按实际成效来讲,文旅工作为我省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编排演出了《焦裕禄》《重渡沟》《村官李连成》等一系列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文艺剧目。文旅融合的结晶--豫剧《重渡沟》在最近举办的第16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文华大奖。在全国率先启动了“舞台艺术送农民”“舞台艺术送基层”“戏曲进乡村”活动,推出“万场大戏免费看”民生工程。开展了“春满中原”“出彩河南人”“全民阅读”“非遗展演”“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活动,深入基层演出,打造惠民品牌,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在我省召开了“戏曲进乡村”现场会。探索出了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典范(新县)、助推景城融合的典范(修武)、助推城乡一体的典范(济源)、助推乡村振兴的典范(栾川),初步形成了要素齐全、规模庞大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格局,全省共有2241家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0个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5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个精品民宿,创造了“焦作现象”“栾川模式”“西峡经验”“新县实践”等全国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名片。2018年,全省贫困村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98.87%,培育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7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50个、旅游扶贫示范户431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66万个,从业人员37.2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达到29.5万人,输送游客2384万人次,带动贫困人口10万余人脱贫。在全省2018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省文化和旅游厅取得“较好”等次第一名。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辛勤工作在文化和旅游扶贫战线和为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目标要求

  “较好”等次第一名,包含着肯定和鼓励,也意味着差距和不足,更是对我们工作的警示和鞭策。这个结果也说明,目前我省文化和旅游脱贫攻坚工作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其他系统的工作相比,与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做好2019年脱贫攻坚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需要进一步自我加压,问题整改到位,目标明确具体。

  要求更加严格。前不久我参加了全省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培训班,省领导亲自授课,指出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为关键的一年。可以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最大的政治任务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心也是脱贫攻坚。从领导层面来说,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部署,今年4月份在重庆主持召开的“两不愁三保障”座谈会上再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强烈信号。自201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六次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督战。通过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更是不计其数。去年,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文化和旅游论坛在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的独特优势,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领域扶贫工作着力点,加强艺术创作生产,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科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并且上级对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力度越来越大,明察暗访的频率越来越高,受到问责追责处理的越来越多。这次文化和旅游部重庆会议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统计就做得非常细,区分了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别,一共形成了9张表,包括每项改革的目标完成数量、已经完成数量和完成比例,以及分省排名等。拿到表各省(区、市)很清楚可以看到本地完成情况和排名,无形当中感受到压力山大。

  问题仍较突出。在河南省2018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根据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反馈的情况看,我们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基层文化服务效能有待提升;二是部分地区扶贫扶志作用发挥不够;三是乡村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四是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需提升。涉及文化和旅游系统8大类17个问题,主要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旅游工作。其中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文化设施缺乏、项目实施进度慢、项目实施管理不规范、项目质量不过关等问题 14 个;服务效能发挥不好、设施被占用 1 个;乡村旅游发展缺乏支持 1 个;产业扶贫带贫模式缺乏可持续性 1 个,主要涉及到焦作、新乡、鹤壁、周口、信阳等地市。有不少地方,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按照“七个一”的标准衡量,达标率低。这些问题如不严格对照标准、彻底整改到位,必将影响到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公共服务效能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个大问题。究其原因, 一是供给内容和方式陈旧,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够,很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还属于僵化刻板的、单向度、灌输式的供给,不接地气,群众不喜欢不接受。一些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发挥还不够,服务不主动,群众去的不多。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技意识不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度不高。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行业开放性不足,存在“重上不重下”、“重行政命令,轻需求导向”的倾向,服务效率仍然偏低、发展活力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还有待拓宽。四是供给机制不健全,群众需求征求表达机制和对供给绩效的评估制度尚未普遍建立。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发挥不够。五是基层文化队伍存在的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和效能的提升。对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

  任务十分繁重。2019年,省文化旅游厅向省委省政府承诺了10项目标任务,其中包括:要完成加工提高脱贫攻坚题材戏曲作品10台,向贫困县送各类演出1000场;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县5个,培育乡村旅游特色村55个,扶持旅游扶贫示范户600家;集中培育一批星级精品民宿,新增床位1000张;把4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打造成A级旅游景区,其中在贫困村打造15个,推出10条特色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全省所有县(市、区)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这些都是硬任务,要如期完成,难度不小。会上下发了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对涉及12大类46项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对此,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一定要清醒认识做好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提振精神,负重奋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把握工作重点,提升工作实效

  今年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当前时间已经过半,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一定要咬定目标,聚焦重点,统筹推进,强力攻坚,提升实效。

  一是在打造扶贫品牌上下功夫。去年,我们根据行业部门优势,结合工作实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文化扶贫“三千行动”和旅游扶贫“十百千万”工程创建,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参与,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届的好评。今年,这两项活动要按照持续深入开展,力争取得更大成效。关于“三千行动”,要确保剧目质量,各责任单位要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艺作品,特别是贴近群众生活、反映脱贫攻坚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到贫困县和脱贫攻坚一线去。在实施文化惠民演出中,要优先考虑国家、省级贫困县和国家部委及省派驻第一书记的贫困村,为每个村演出不少于2场。省厅相关处室要加大指导服务力度,每个贫困县全年演出不少于20场,确保全省12月底前完成1000场演出。同时要做好“文化工作者千人进千村扶贫行动”和“民营文化企业千企帮千村扶贫行动”,实施要组织抽查工作开展情况,发现敷衍应付者,要在全省通报。关于“十百千万”工程,前期已下发了通知,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实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要对照标准,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旅游扶贫示范县和乡村旅游特色村,11月份要完成申报、专家评审等工作,12月底要完成认定工作;旅游扶贫示范户,9月份要完成300家评定工作,12月20日前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加强巩固既定培育成果,认真做好旅游扶贫数据统计,及时总结经验模式,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旅游扶贫成效。要通过这两项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掀起推进文化和旅游扶贫的新高潮。

  二是在提供产业支撑上下功夫。增加就业、促进创业对提高群众收入、实现脱贫为目标尤为重要。要深入挖掘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一要强化统筹指导,抓实三级培训。要聘请一批涵盖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政策法规等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分批次、多形式组织对文化和旅游扶贫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并要对市县培训做好指导。市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利用人才中心、培训中心等现有资源,分期分批培训旅游发展实用人才、乡村旅游重点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和乡村旅游骨干,发挥典型引领带动作用。县级要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培训贫困人口可以脱贫致富的技能、知识性培训。二要创新运作模式,带动创业增收。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采取“景区带村”、“公司+农户(贫困户)”、“能人带农户(贫困户)”等多种模式,能人吸纳或租赁贫困户山林、果园、土地、房产等生产资料、资源合作参股,共同建设等形式。由政府规划,企业或能人牵头,市场化运作。引导、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能人进行开发建设,根据需要吸纳或租赁贫困户的部分果园、鱼塘、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源作价参股,经营业主返聘贫困户家中劳动力在经济实体中从事管理和生产,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渠道。通过民宿改造提升、安排就业、定点采购输送客源、培训指导以及建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区、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等方式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三要培育创客基地,激发发展潜力。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和创意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融合创新的孵化作用,促进创意资本向乡村流动、推进产品创新,全方位激活互联网+乡村旅游,培养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乡村旅游创客人才。加强对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普查,完善旅游扶贫规划指导,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设计推广“自驾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性。引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城镇退休职工、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鼓励各类专业人员在有条件的贫困乡村进行创作创业,在伏牛山、大别山、南太行等贫困地区,建立一批写生基地、文创基地、研学基地,全面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潜力。

  三是在问题整改上下功夫。对于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问题,要提升政治站位,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抓好对照检查和问题整改。一要把握原则。对反馈问题,正确对待、照单全收,真查实改、不走过场,不留空白和死角,全面整改,标本兼治。坚持统筹推进,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问题、2018 年度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扶贫省级责任单位问题清单以及自查的问题结合起来,一体整改、一体解决,确保改到位、改彻底。二要把握目标。在集中整改期内将所有个性问题销号清零,全部整改到位;对共性问题区分轻重缓急,能在整改期内整改的,全部整改到位;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明确时间节点,限期整改到位;需要长期整改的,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抓好整改。三要把握要求。各责任单位要深刻剖析根源,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列出总体问题和具体问题清单,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标准及时限,实施台账管理,挂图作战推进,及时调度督导,以“立即改”和“钉钉子”精神逐一督办落实,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对在整改工作中敷衍塞责、工作不力、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公共服务首先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要完成今年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和旅游厕所建设任务,必须再增压力、再提进度,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工作。一方面,要加快进度。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保障好旅游厕所建设所需资金,精心组织建设项目实施,抓住施工的有利时机,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对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省辖市、县(市、区)要予以奖励。另一方面,要严格管理。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所有项目必须进行前期的摸底调查、认真征求群众意见、合理规划选址,讨论制定实施方案四个关口,在此基础上,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把质量关。省文化和旅游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开展进度和质量巡查、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并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不增加额外支出,确保项目质量优良、群众满意、资金安全。

  五是在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上下功夫。公共服务“好不好”“适用不适用”的问题是群众反映突出、直接影响考核的中心环节。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先后对文化站效能问题和公共文化云服务工作做出批示。文化和旅游部雒树刚部长多次指出,要“唤醒沉睡状态的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使它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为人民群众文化服务的作用。”各地要继续把落实政府责任、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作为主要任务。要切实提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必须适应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和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的趋势,着力推进文化创新,提供具有时代特点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抓好群众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组织聚焦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精神的群众文艺创作、文化活动。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在城乡基层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项目,比如城市书房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建立需求征询反馈机制,形成信息畅通的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映渠道,对需求信息进行科学筛选、分析,并向供给者提出产品服务要求,把原来由公共文化机构“送菜式”变为群众“点菜式”,以需求主导供给。建立群众参与决策机制。通过设立公示、听证和咨询等程序,引导专家和群众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服务供给、管理和评估等决策。建立按需供给的配送机制。在群众需求信息分析基础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供给做出相应调整,并通过便捷的配送方式,使群众能够更加便利地享受到精准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反馈评价机制。“点菜式”服务为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至于“菜品”丰富不丰富,合不合口味,还要群众来评判。要把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衡量服务效果的重要依据,定期开展满意度问卷调查、网络满意度调查。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促进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统筹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整体提升。要依托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服务平台,开展公共文化云服务。善于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精准掌握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各类景区、景点参与人群的特征和偏好,以及公共文化资源的使用情况等,深入分析和把握公共服务发展趋势。

  第四,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完成任务

  圆满完成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一定要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强化举措,齐心协力,把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要提高站位,合力攻坚。全省文化旅游系统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锤炼“四个意识”的大熔炉、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成效的重大行动,把文化和旅游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铆足干劲、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我们已成立9个由厅领导任组长的调研指导组,将随时直奔县区现场暗访工作开展情况。省文化和旅游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办公会,听进度、找问题、研究推进措施。各地市、县区要对照台账,细化责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做好相关工作。

  要落实责任,转变作风。责任落实、作风建设事关工作成效。各地市、县区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牢牢抓在手上,明确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扶贫各项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王国生书记多次强调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我们要始终保持“三股劲”,持续转变工作作风,用心、用情、用力抓扶贫,下足“绣花功夫”,多积尺寸之功,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去做,一点一点去抓,以钉钉子精神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要严格督查,严肃问责。各地要对文化和旅游脱贫攻坚工作科学谋划,合理摆布,采取超常举措,实现齐头并进。在重点、难点工作推进中,要树立有解思维,创新方法破解难题、务求实效。厅办公室、扶贫办要成立督查组,对照工作台账,实施清单管理,紧盯关键事项、关键环节,定期紧督严查,及时亮进度、晒问题、比差距,层层传导压力,倒逼工作落实。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实施全程跟踪问效,直到问题解决。对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效好的单位和个人,公开表彰奖励;对执行不力、措施不硬、在扶贫、公共服务效能考核中位居后三名的,要从严问责追责。

  同志们,文化和旅游脱贫攻坚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对每位文化和旅游扶贫干部能力和作风的一次严峻考验。我们要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各项决策部署,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坚决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责任编辑:毛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