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机构简介 > 直属单位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一、工作职能

  承担曲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任务,编演传统和现代曲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班子成员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副书记:常松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书记、副主任:陈勇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张付中

  三、内设机构

  办公室

  演员队

  乐队

  舞美队

  业务室

  演出科

  老干部科

  物业科

  四、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红专路57号

  邮编:450002

  电话:63391255

  传真:65954383

  电邮:hnshqjtuan@163.com

  剧团简介

  2012年,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划转为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

  河南省曲剧团创建于1960年,是河南曲剧唯一的省级专业表演团体,素以剧目丰富、行当齐全、队伍精良而著称,涌现出了张新芳、王秀玲、高桂枝、周玉珍、李振乾、胡希华等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也培养出了刘青、杨帅学、方素珍、李杰等一大批新秀。多次参加全国性文艺演出活动,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及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

  在“三并举”原则指导下,排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七部委“中国人口文化奖”、河南省人民政府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国家级大奖。多部剧目被拍摄成电影,近60个剧目分别被中央和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或拍成戏曲电视片。一大批优秀青年艺术人才茁壮成长。李杰获第9届、第11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导演奖”、第十一届“文华导演奖”;杨帅学、方素珍分别获得第20届、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李亚军获得第11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表演金奖”。连续三年赴台湾进行艺术和学术交流,深受宝岛观众好评。2012年曲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参加国际戏剧节,受到海外观众欢迎。河南省曲剧团的乐队在近十多年戏剧大赛中,连续获得优秀伴奏奖。

  曾于2006年,受国务院艾防办、国家卫生部的委托,携《飘扬的红丝带》一剧共在北京、甘肃、内蒙古、辽宁、吉林、广西、贵州等十六个省、市、自治区45个市、县、区演出55场,行程近4万公里,十几个省市的二百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2006年曲剧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河南省慈善总会授予河南省曲剧团为“爱心艺术团体”荣誉称号。

  2014年,《老鼠嫁女》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在美国国际戏剧节上一举荣获“最佳集体优秀表演奖”、“最佳化妆造型奖”、“最佳服装设计奖”等多项大奖。

  2014年8月份,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开办曲剧本科班,18名青年演员被中国戏曲学院录取。至此,河南曲剧开天辟地地有了首批本科学历的接班人。

  今天的河南省曲剧团是河南省的重点专业表演艺术团体。在团长常松的带领下,全团上下坚持“用剧目树形象,以市场求发展”的指导思想,执著追求艺术理想,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契合。在创作手法、表演形式、声腔特点、音乐伴奏风格等方面已形成了河南省曲剧团的独特风格,造就了一批在全国颇有影响的老、中、青艺术家,建立了一支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门类齐全、实力较强的青年创作队伍。现有在职正高级职称15人,副高级18人,中级以下60余人,构成了老、中、青交替互补,高、中级相互协作的阵容优势。现在,河南省曲剧团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在向新的艺术高峰攀登。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