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 > 其他文件 > 提案建议答复 > 2025年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1124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河南省委:

  贵单位“关于以IP品牌塑造推动河南省康养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民进河南省委会长期以来对我省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注和支持,现结合我厅工作职能和实际情况,答复如下:

  康养旅居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业态,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融合,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康养旅居产业,既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提升我省康养旅居产业发展水平及相关IP品牌塑造成效,我厅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讲好“河南里的中华文明故事”。发布首批6条文物主题游径、9条主题旅游线路,面向全球近40个国家宣发“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举办“欢乐春节—全球活动启动仪式”、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世界古都论坛、世界研学旅游大会、2023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大型节庆活动。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康养旅游发展体制。根据《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依托我省山水、温泉、中医药、太极少林文化等优势,推动医疗机构、疗养机构进小镇、进景区、进度假区,建设乡村休闲康养旅居度假单元,大力发展多元康养旅居产业,打造一批全国重要的康养旅居目的地和康养产业集群。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体系,着力健全旅游产业体系,夯实建设旅游强省的基础支撑,发展多元业态,做强生态观光游,做深研学科考游,做活特色乡村游,做优休闲康养游,做精体育赛事游,做美旅游城市游,创新主题、重构业态、再造优势。三是实施“文化和旅游赋能城乡发展计划”,推动“老家河南换新颜”。推进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发布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标准,联合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为40个村拨付3.2亿元资金;创新开展“非遗点亮老家河南”乡村营造行动,成功打造140个非遗创意空间;持续开展民宿“走县进村”行动,培育“红旗渠人家”等200余个民宿品牌,打造修武云台山等30余处民宿集群。推进文化和旅游赋能城市更新:推动应天门、洛邑古城等穿越千年的“大遗址”变身为时尚亮丽的“主舞台”,跻身全国文旅“顶流”。四是立足资源特色,丰富康养旅居业态产品。全省立足于高品质康养旅游资源优势,以县为主体、村为单元,推进大文旅、大健康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按照文化引领、艺术点亮、美学提升、消费驱动的原则,积极发展原乡、旅居、民宿等多种业态,多措并举打造以伏牛山、大别山、太行山为主的康养产业集群。推出休闲康养旅游线路,“南阳仲景养生小镇——南召五朵山康养旅游地——洛阳栾川陶湾镇伊源康养谷——焦作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焦作云台山康养旅游基地——新乡辉县郭亮康养旅游基地——辉县宝泉旅游区”。河南康养旅游的优势逐渐凸显,康养旅居IP初步形成,吸引全国各地的康养人群走进河南、旅居河南、颐居河南。五是搭建中医药宣传平台,提升康养旅游品牌形象。积极整合中医药资源,以“中医药文化+康养旅游”为重点,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康养旅游发展路径,搭建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重点区域按照文化引领、艺术点亮、美学提升、消费驱动的原则,加快布局精品民宿、乡村酒店、艺术聚落等人文体验空间,打造一批彰显中原文化底蕴、承载现代生活方式的乡村旅居目的地,助推乡村振兴。同时,推进太行山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伏牛山国民休闲旅游度假地、大别山豫风楚韵·红绿融合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下一步,结合贵单位所提建议,我厅将从以下5个主要方面发挥河南省康养旅游优势,打造河南省康养旅居IP,推动河南省康养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开展康养旅居工程。持续落实《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河南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依托全省山水、温泉、中医药、少林太极文化、乡村等资源,打造康养旅游示范区、康养小镇及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推动康养业态融合,发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多元业态;深化医养康养结合,建设全国医养型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中医医养型示范基地及医养结合知名品牌,支持西峡、淅川、新蔡、栾川、禹州、修武、新县、光山等中医药康养研学基地建设。同时,支持宛西制药、羚锐制药、福森制药以及相关食品企业研发药食同源产品,探索开展药食同源试点;支持各地开发更多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康养旅游对消费的带动作用。

  二是打造康养文化IP。依据《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中实施中华文化超级IP工程,推动“中医药文化”IP打造为全国一流文化IP要求,重点挖掘《黄帝内经》、张仲景、华佗等人物与文化符号,以及四大怀药、百泉药会、禹州药会等资源。构建以张仲景文化为核心,涵盖洛阳正骨文化、怀药文化、大宋中医药文化等的河南中医药文化体系。系统梳理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精神内核,支持南阳市举办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仲景论坛,加快中医药文化超级IP打造。依托河南太极拳发源地,叫响“共享太极·共享健康”文旅名片。

  三是开发乡村旅居产品。以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为重点区域,按照文化引领、艺术点亮、美学提升、消费驱动的原则,加快布局精品民宿、乡村酒店、艺术聚落等人文体验空间,打造一批彰显中原文化底蕴、承载现代生活方式的乡村旅居目的地,助推乡村振兴。推进太行山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伏牛山国民休闲旅游度假地、大别山豫风楚韵·红绿融合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

  四是培育特色优势新业态。顺应旅游消费大众化、出游个性化、需求品质化趋势,建设文化创意城市、人文旅居乡村,布局文物考古研学、红色研学、戏剧研学及剧本娱乐项目,推出精品演艺、小剧场和脱口秀沉浸式产品;打造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及精品赛事,培育博物馆、主题公园类沉浸式智慧文旅体验新空间。常态化举办文旅消费专项活动,争创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

  五是加强康养人才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康养旅居、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中医康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纳入急需紧缺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扩大康养领域人才供给,吸纳康养旅居相关专业技能人才走进景区、民宿,加强对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升文旅行业人才培养水平,完善人才激励政策。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提出更多宝贵建议。

  2025年7月11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文化和旅游厅0371-65509350

  联系人:毋卫红

  邮政编码:450003

责任编辑: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