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 > 其他文件 > 提案建议答复 > 2025年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1126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河南省委会:

  《关于优化政策加快河南文旅强省建设的提案》收悉。提案中对河南文旅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同时围绕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丰富文旅产业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优质文旅品牌,增强管理服务能力,构建文旅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系列建议,对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相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着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动全省文化旅游工作取得新成效。去年全省接待游客突破10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万亿元,实现新突破。一是文旅文创融合见行见效。提请省委、省政府召开2023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出台系列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意见》《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动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政策》《河南省旅游民宿用地政策指引》《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通知》等,为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标准办好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欢乐春节—全球活动启动仪式”、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等活动,持续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二是文化遗产保护走深走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连续3年5个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贾湖遗址等14项考古项目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均居全国首位。打造全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省份,在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三是文化事业发展有声有色。豫剧《大河安澜》、曲剧《鲁镇》、歌剧《银杏树下》等多部作品荣获全国文艺大奖。全省乡村文化合作社、城市书房等达11000多个,线上线下开展各类公共文化艺术活动近90万场、服务群众超1.8亿人次。四是文旅产品业态创意创新。3年来我省有信阳鸡公山、淮阳太昊伏羲陵、新乡宝泉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郑州银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济源王屋老街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开展“文产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河南样本”在全国推广。“黄河古都、太行云天、生态伏牛、红色大别”旅游公路初见成效。五是河南文旅品牌出圈出彩。倾力打造安阳“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河南文旅新名片,持续开展“四季河南”等主题文化旅游活动。连续三年在京津冀江浙沪等15个省市举办引客入豫宣传推介,成效明显。2024年老家河南新媒体总传播量207亿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二、下步贯彻落实打算

  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提案中的意见建议,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与实施,聚焦“两高四着力”,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一)纵深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科学编制我省“十五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筹办2025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研究出台《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规划》《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落实举措》《文旅产业链群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拓展“旅游+百业”“百业+旅游”业态,培育新增20—30个文博研学、休闲康养、体育赛事、数字演艺等新型文化旅游业项目。

  (二)系统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持续深化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积极推进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河南博物院新院、夏商考古研究中心等项目建设,聚焦“夏商文明研究”等课题加强研究阐释,办好世界古都论坛,推动万里茶道河南段申遗,实施中蒙、中肯联合考古项目,积极举办文物外展。指导做好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验收工作,谋划推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持续实施“非遗点亮计划”,落地一批“非遗进乡村、进景区、进民宿、进街区”非遗主题空间、活动和产品。

  (三)扎实抓好艺术精品创作。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推出2—3部反映抗战历史、砥砺民族气节的好作品。按照《2023-2025河南省舞台艺术创作规划》,创作《妇好》《官渡之战》等10部新剧,加工提高《大河安澜》《赤壁公瑾》等5部优秀剧目。积极申办第十五届中国艺术节,力争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群星奖”评选上取得新突破。

  (四)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实施空间焕新、文艺点亮、能人扶持、数字赋能4个行动,叫响“豫出彩·一起来”群众文化品牌。指导郑州、洛阳、济源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城市书房等新空间运行、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文化合作社、乡村文采会5个试点。

  (五)全面促进旅游业态转型升级。编制《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规划》,做好龙门石窟、殷墟等景区培育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工作,指导济源王屋山、商丘归德府、鹤壁黎阳城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制定鼓励旅游住宿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力求新增等级以上旅游星级饭店10家左右、等级民宿50家以上。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啄木鸟计划”,持续提升服务品质。

  (六)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延链强链。制定河南省文化旅游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培育4个“强长板链群”、4个“补短板链群”。推广文产赋能乡村振兴“光山经验”,推广许昌胖东来、郑州油化厂等工商旅融合模式,通过文产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争创2个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城市(郑州、开封)、2个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中牟新区、洛龙区)。出台扩大文旅消费的具体举措,用好旅游专列、包机奖励政策,适时发放文旅、住宿类消费券,有效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七)不断提升“老家河南”影响力。突出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河南文旅新名片,持续宣介“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四大IP。策划跟着名人去旅行、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特色文旅活动,组织“四季河南”“引客入豫”等重点客源市场推广。加强“入境游联合体”建设,在产品、服务、便利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四个提升”。参与举办“欢乐春节”“茶和天下”等系列外宣活动,全面提振我省入境游市场。

  感谢贵单位对河南文旅工作的支持与关注!

  2025年6月1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文化和旅游厅 0371-69699781

  联系人:杨朔

  邮政编码:450003

责任编辑:刘飞